一帆
益智為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叫“益智仁”或“益智子”,可以食用。
走進深圳仙湖的藥園,在一片亂草叢中看到一種與眾不同、頭戴“帽子”的植物,每當微風吹拂,如同戴著“高帽”翩翩起舞的美少女,這就是益智。它那披針形的葉片長得很無序,但這葉片正暴露了它的姜科身份。
那個尖尖的高帽是它的總苞片,花未開時,總狀花序包藏于花蕾中,花開后整個脫落,花序軸被極短的柔毛。花冠白色,唇瓣白色而中部具粉紅色的條紋。
再過些時日,益智的果實就會掛上枝頭,蒴果鮮時球形,干時紡錘形,中藥“益智仁”就是益智干燥后的果實。
“益智”兩字作為植物名,乍一聽有點任性,其實這一名稱來源于它的藥性。益智作為藥用植物,在我囯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我囯“四大南藥”(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天)之一。
早在唐代陳藏器著的《本草拾遺》中就有關(guān)于益智的記載,并對它的原產(chǎn)地作了描述:“益智出昆侖及交趾國,今嶺南州郡往往有之?!睍x代顧微《廣州記》及嵇含《南方草木狀》也對其形態(tài)特征和用途作了描述。
中醫(yī)認為,益智仁溫而不熱,暖而不燥,補而不峻,澀而不瀉,有緩和滋補之性,很適合因腦力消耗大、腦營養(yǎng)供應(yīng)不足、學習時間長、學習壓力大、精神過度緊張而導(dǎo)致的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者;腦力勞動者和體質(zhì)虛弱者可將益智仁作為健腦、延緩衰老、益壽延年之佳品。
《本草綱目》等醫(yī)學典籍對益智仁的作用有如下記載:
? 治遺精虛漏,小便余瀝,益氣安神,補不足,利三焦,調(diào)諸氣。
? 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
? 治冷氣腹痛,及心氣不足,夢泄,赤濁,熱傷心系,吐血、血崩。益智仁也是廣東等南方地區(qū)常用的食物之一,常用來制作涼果等。
如何制作酸甜益智果
挑選七成熟的新鮮益智果,清洗后,先用鹽腌漬半個月以上,以減輕益智果的辣味和澀味,再放入含有鹽、糖等配料的溶液中浸泡,甜酸益智果便做好了,皮脆化渣、酸甜爽口,并帶有益智果本身的微辣,極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