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fan
初春時節(jié),松花江鋪滿江面的那些冰雪已經不在。一切都顯得不太真實,在航拍圖片中放眼望去,松花江盡是灘涂肌理的縱橫,“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松花江!”如果我和陸曉路一同站在拍攝的現(xiàn)場,那么我們應該會發(fā)出同樣的感嘆。
今年年初,黑龍江省出現(xiàn)了罕見的干旱,松花江上游出現(xiàn)了灘涂,這些關于灘涂的影像完成度已經接近于長期拍攝的專題影像了,但這其實是陸曉路的偶然發(fā)現(xiàn)和抓拍,和他剛接觸相機時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很接近。航拍無人機不僅讓陸曉路的專題創(chuàng)作有了高度和角度的自由,還讓他的一些零散抓怕變得有趣起來。除了松花江難得一見的灘涂,現(xiàn)在看陸曉路的微信朋友圈分享,還有不少哈爾濱有趣的航拍日常瞬間。
當夏季晚霞在燃燒,在超過100米的高空航拍金色的松江大橋后多張疊加處理,那是陸曉路家鄉(xiāng)哈爾濱夏季最美的樣子,要用純凈的畫質來表現(xiàn)??吹郊腋浇乃苫ń嬗衅澩ш犜谟柧?,陸曉路的無人機飛過,也以俯視的視角拍下了一張照片。
正是因為不滿足于零散而隨意的拍攝,陸曉路在1994年開始了以長白山為主題的專題性拍攝,并在攝影圈中被人所熟知。關于拍長白山,陸曉路最深的記憶就是找高機位去俯拍,他時常去爬高山甚至是電塔來找尋理想的機位。山高處易發(fā)雷擊,在上頭拍攝,陸曉路甚至從來都不用鐵質的三腳架和雨傘,如此小心翼翼的他,每次攀爬高處,除了攝影時的專心致志,其余的時間都是心驚膽戰(zhàn)。這時常讓陸曉路的家人也感到擔心,直到一年多以前,兒子為陸曉路買了一臺大疆精靈Phantom 4Pro無人機。
長白山,以面積9.82平方公里的天池為中心,四面延伸的地界,環(huán)繞著16個山峰。陸曉路往返了長白山數(shù)十次,想要在地面拍出氣勢來,他一般會選擇拍攝全景畫面。不過有時候,就算是用最廣的鏡頭,他也時常感到力不從心。因為有時候在一些地方,實在是缺乏高度和角度,用接片把畫面拍得廣只會讓畫面顯得更平,層次和氣勢無從體現(xiàn)。
陸曉路認為,攝影師的核心價值之一就在于挖掘畫面中的美感,它們很多時候隱藏在普通的外表之下,貌不驚人,甚至稍縱即逝,像有些場景的意境核心就在于畫面引導線所建構的縱深,比如想體現(xiàn)長白山的古樸滄桑,不但要用接片拍出廣度,高度和角度也是必須,有時還須將畫面中隱藏的引導線夸張展現(xiàn)。
二十多年的長白山拍攝,陸曉路手上已經有了許多關于這座山的拍攝角度,什么天氣什么時間該去哪拍,了如指掌。“航拍長白山”這個角度對陸曉路來說,也一點都不新奇了。在直升機上航拍,陸曉路經歷過不少次。
但直升機起飛的條件畢竟是有限制的,長白山雖然風光秀美,但同時它的氣候也很無常,像極寒、大雪這些天氣時常會限制直升機起飛。以分鐘計算成本的直升機航拍時代,連航拍的懸停都不是那么自由。跟無人機航拍器的慢和細致比起來,直升機航拍多少有點像囫圇吞棗。以前乘坐直升飛機航拍,還有多少的角度未曾被發(fā)掘過?陸曉路說他也不知道。
內蒙古自治區(qū)中俄邊境附近有一個邊境小城叫額爾古納,進長白山進行專題性航拍之前,陸曉路首先在今年初,在那的一個商業(yè)拍攝項目首次大規(guī)模使用無人機航拍。
接壤內蒙,在鄂溫克族的歌聲下,東北典型白山黑水的粗線條消失,在眼前的已是典型的草原景觀,風景柔和了許多。這里畜牧業(yè)發(fā)達,風吹草低見牛羊,按照以往的經驗,要想拍廣闊草原上的動物,傳統(tǒng)的攝影人都會習慣攜帶長焦鏡頭前往拍攝,“拍清細節(jié),凝固動作”是這類攝影作品常見的表達。但在這一次,陸曉路和別人分享的,大多是航拍的視角。
隨著無人機一路升高,草原上的動物星星點點般散落在大地。在草原航拍,對陸曉路來說也是全新的拍攝體驗,對于技術不是很熟練的飛手,無人機的優(yōu)勢都很明顯,出片有時候是變得簡單了,有些情況下只需要高度升起,就能拍得好看。但是在廣闊的額爾古納草原,升得太高,動物的面積也跟著變小,拍出來的畫面很平。盡管草原的地形環(huán)境相比長白山要平緩得多,但是出片的難度其實反倒要高出不少,在這種環(huán)境下航拍,考驗的是飛手的位置感。草原的動物是不斷在移動的,光影也是不斷變化,“發(fā)現(xiàn)了有趣的拍攝元素之后,如何快速到達合適的機位,進行拍攝才是航拍的核心?!边@是陸曉路總結出來的心得。
盡管陸曉路早已在攝影界知名,但對于航拍這一全新的領域,他依舊保持著一顆好奇心,認為現(xiàn)在自己所處的階段,還依舊需要對航拍進行大量的練習,無論是抓取日常有趣的瞬間還是拍攝其他商業(yè)項目,都會是很好的練習機會。不久以后,陸曉路將會帶著無人機在長白山的黑水綠樹之間起飛,無人機的航拍鏡頭下,我相信陸曉路會拍出一個全新的長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