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王優(yōu),范蘭燕,劉瑩,卜思陽,王平華
摘要:本文介紹了朝陽縣2017年的溫、光、水等氣象要素,以及年內遭受的干旱、冰雹和洪澇氣象災害的情況及影響。結果表明,2017年朝陽縣氣候特點表現為氣溫偏高,降水偏多但時空分布差異大,日照總時數偏少。影響較大的氣象災害是春季干旱和大暴雨。
關鍵詞:朝陽縣;氣候特征;氣象災害
中圖分類號: S4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8.079
1 氣候要素概況
1.1 降水
2017年朝陽縣平均降水量為674.9毫米,比歷年(468.0毫米)偏多206.9毫米,偏多44.2%。降水偏多時段主要出現在6~8月,在此期間全縣曾出現2次大范圍強降水天氣過程,分別為7月6日~7日和8月2日~3日。
7月6日~7日朝陽縣降暴雨到大暴雨,全縣大部分地區(qū)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縣平均降水量為109.0毫米。
8月2日~4日,朝陽縣大部分地區(qū)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為145.6毫米,最大小時雨強為72.5毫米(朝陽縣臺子)。降水量超過250毫米(特大暴雨)的鄉(xiāng)鎮(zhèn)有2個,超過100毫米(大暴雨)的鄉(xiāng)鎮(zhèn)有17個,其中本站降水量246.6毫米突破歷史極值。
朝陽縣雖然降水較歷年偏多,但降水時空分布差異大,1月1日至5月21日全縣平均降水量僅16.4毫米,比歷年同期(66.4毫米)偏少50.0毫米,偏少近8成。其中3月1日至5月21日,全縣70余日無明顯降水,3月降水量僅0.1毫米,較歷年同期(8.0毫米)偏少9成多;4月降水量僅0.5毫米,較歷年同期(23.9毫米)偏少9成多。持續(xù)少雨且氣溫偏高,致使農田失墑迅速,全縣65%(113萬畝)農田發(fā)生重度干旱,給春播春種帶來嚴重影響。
1.2 氣溫
2017年全年平均氣溫為10.0℃,比歷年(9.1℃)偏高0.9℃。其中6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氣溫偏低,其他月份氣溫偏高。2017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0.5℃,出現在朝陽站(5月18日);年極端最低氣溫為-24.3℃,出現在羊山站(1月24日)。
1.3 日照時數
2017年全縣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426.2小時,比歷年(2667.8小時)少241.6小時。其中4月和11月日照時數偏多,其他各月均偏少。
1.4 風速與濕度
2017年年平均風速為2.7米/秒,比歷年(2.5米/秒)偏大0.2米/秒??諝庀鄬穸葹?9%,比歷年平均(51%)偏低2個百分點。
2 主要發(fā)生災害
2.1干旱
2017年4月至5月初,朝陽縣氣溫偏高,無有效降雨,各地墑情不好,5月中下旬和6月初,有少量降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旱情。
該縣主要種植作物是玉米,少量雜糧,受旱情影響,出苗率比往年低,部分山地干旱相對較重,經統(tǒng)計,截至6月12日,受災鄉(xiāng)鎮(zhèn)有柳城街道、賈家店農場、臺子鎮(zhèn)、六家子鎮(zhèn)、王營子鄉(xiāng)、南雙廟鎮(zhèn)、楊樹灣鎮(zhèn)、西營子鄉(xiāng)、東大屯鄉(xiāng)、松嶺門鄉(xiāng)。
2.2冰雹
2017年6月19日17時32分至47分,朝陽縣受東北冷渦形勢影響,出現了大風、冰雹強對流天氣。
朝陽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43個村遭受風雹災害:大廟、二十家子、臺子、西營子、古山子、東大道、北四家子、西五家子、波羅赤、木頭城子。造成了農作物玉米苗和部分水果被打斷、打落。
2.3 暴雨洪澇
2017年7月6日22時至7日15時,朝陽縣受華北氣旋影響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降水對緩解當前旱情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使一些鄉(xiāng)鎮(zhèn)遭受洪澇災害,導致農戶的農作物受災,房屋損壞及倒塌。其中王營子鄉(xiāng),基礎設施受損,道路路基2000延長米,橋引線200米,護岸壩1000延長米等;二十家子下臥村有兩座漫水橋沖斷,趙營子村有一處柏油路面被沖毀,劉杖子村房西橋被沖塌等;六家子鎮(zhèn)下坎子村兩個小橋沖毀,缸岔村兩個護岸壩沖毀。該縣受高空槽和地面低壓倒槽系統(tǒng)影響,普降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造成部分鄉(xiāng)鎮(zhèn)農作物受災,基礎設施損壞、公益設施損壞,家庭財產損失等嚴重影響。
3結語
3.1氣候影響與評價
大氣云水資源是全球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各地環(huán)境、生態(tài)、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可再生資源,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而提高人工增雨作業(yè)的效果能夠明顯增加云水資源的開發(fā)潛力,對提高全縣抗旱減災的能力有重大意義[1]。縣氣象局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年內實施火箭等人工增雨作業(yè),累計增加降水量1.0億立方米。尤其是在5月22日,積極開展作業(yè),全縣平均降水量16.2毫米,有效緩解了朝陽縣嚴重的干旱狀況。
春季降水量偏少,影響春季植樹造林的成活率。夏季降水偏多對降低森林火險等級,預防火災很有利。同時農作物在抽雄期至灌漿期內,熱量條件較為適宜,充足的降水也滿足了作物生長發(fā)育需求。
3.2 氣象災害影響與評價
2017年朝陽縣干旱、冰雹和暴雨洪澇等災害給農作物、畜牧業(y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等造成一定影響,使得部分地區(qū)大田農作物減產、畜牧業(yè)受損、房屋倒塌,道路損毀等。因此,及時制作并發(fā)布預警信號,提高預警信號范圍的精度,成為防災減災的重中之重。
4月至5月初的干旱帶來了較重的危害,部分鄉(xiāng)鎮(zhèn)經濟損失嚴重。針對朝陽“十年九旱”特點,建議在農業(yè)生產中要大力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和地膜覆蓋、生物覆蓋等節(jié)水栽培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的農業(yè)生產利用率[2]。
參考文獻
[1]周德平,等.遼寧云水資源分布特征及開發(fā)潛力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5,20(05):644-650.
[2]王曉杰,張富榮,郭佰匯,等.朝陽地區(qū)主要農業(yè)氣象災害及其防御措施[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5(09):244-245.
作者簡介:桑林,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氣象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