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羅文娟,冶 娟, 燕華玲
(青海大學(xué)附屬醫(yī)院皮膚科,西寧 810001)
近年來對柴達木黑果枸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氧化方面。本研究探討柴達木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對皮下注射5%D-半乳糖(D-gal)聯(lián)合紫外線(長波紫外線UVA+中波紫外線UVB)照射后小鼠皮膚抗氧化作用及炎癥因子的影響。
SPF及KM雌鼠50只,45日齡,體重18~22 g,購于西安交通大學(xué)實驗動物中心,動物合格證號:0001209。
柴達木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粉末(西安瑞林生物公司),水溶性維生素E粉末、D-半乳糖(北京索萊寶生物公司),SOD、GSH、CAT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小鼠IL-1、IL-6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試盒(武漢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nfinite M200PRO酶標(biāo)儀(TECAN公司),紫外線輻照儀(北京精密儀器有限公司),UVA、UVB燈管(峰波長值分別為340、313nm,南京卡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DU800分光光度計(BECKMAN COULTER公司),手持勻漿儀(無錫沃信儀器有限公司),BB150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美國Thermo公司),SIGMA 3K15離心機(SIGMA公司)。
1.3.1 動物分組及脫毛
將50只小鼠隨機分為5組:正常組,模型組,維生素E組,原花青素低劑量組,原花青素高劑量組。剪去小鼠頸背部長毛,用雙蒸水和75%酒精為溶媒配置4%的硫化鈉溶液,均勻涂抹于頸背部毛發(fā)上,范圍約2 cm×3 cm,待毛發(fā)略透明呈淡黃色后(約6~8min),用棉球擦去毛發(fā)、流動溫水沖洗。
1.3.2 模型的建立
除正常組外,其余組以5% D-gal于頸背部皮下注射(10mL/kg·d),隔日進行UV照射:將UVA、UVB燈管各一支平行安插在自制照光箱中,距鼠約40 cm高處,以最小紅斑量開始照射,照射前預(yù)熱燈管15 min,照射40 min,隔日1次,持續(xù)造模40 d(UVA累計輻照劑量為98.4J,UVB累計輻照劑量為78.4J)。正常組小鼠在室溫光照下飼養(yǎng)。實驗始至第11天按分組給予不同溶液灌胃(3mL/只·天):維生素E組給予維生素E(50mg/kg·d),原花青素低劑量組給予低量原花青素(50mg/kg·d),原花青素高劑量組給予多量原花青素(100mg/kg·d),正常組和模型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
1.3.3 取材及10%組織勻漿的制備
造模第41天,對小鼠行腹腔麻醉,冰上快速取下頸背部造模處皮膚組織,鈍性剝除皮下脂肪及其他結(jié)締組織,漂洗,拭干,精密稱重,置于試管中,加入9倍預(yù)冷生理鹽水,在冰水浴中勻漿,制備組織勻漿(10%),離心(3500r/min)15 min,取上清液進行相關(guān)指標(biāo)檢測。
1.3.4 指標(biāo)檢測
嚴(yán)格參照相應(yīng)試劑盒說明書以酶生化法檢測皮膚組織上清液中SOD、GSH-PX、CAT活力,用雙抗體夾心ELISA法檢測IL-1、IL-6含量。
模型組SOD、CAT活力和GSH-PX含量較正常組降低(P<0.05);與模型組相比,經(jīng)維生素E及原花青素灌胃后皮膚組織上清液中的SOD、CAT活力和GSH-PX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原花青素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SOD、CAT活力和GSH-PX含量較維生素E組升高更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Table 1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s of SOD,CAT and GSH-PX among different
*:與正常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維生素E組比較,P<0.05。
模型組IL-1、IL-6含量較正常組升高(P<0.05);維生素E組、原花青素低劑量組、原花青素高劑量組的IL-1、IL-6含量較模型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原花青素低劑量組、高劑量組IL-1、IL-6含量較維生素E組降低幅度更大,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2。
Table 2Comparison of the skin contents of IL-1 and IL-6 among in different
*:與正常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與維生素E組比較,P<0.05。
皮膚老化按其來源可分為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老化兩種形式[1]。內(nèi)源性老化受基因調(diào)控,取決于細(xì)胞的自然老化過程。外源性老化主要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因素是紫外線輻射。紫外線是波長為100~400 nm的一組光源,按波長可分為長波紫外線(UVA 320~400nm)、中波紫外線(UVB 280~320nm)、短波紫外線(UVC 100~280nm)。平流層的臭氧可吸收波長小于290 nm的紫外線,因此真正能夠到達皮膚表皮的是UVA和UVB[2]。本研究以小鼠為研究對象,采用5% D-gal連續(xù)皮下注射聯(lián)合UV照射小鼠頸背部脫毛區(qū)域,共同建立小鼠皮膚衰老模型,綜合內(nèi)、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導(dǎo)致皮膚老化,全面的模擬皮膚衰老的真實自然狀態(tài)。
正常情況下,機體內(nèi)氧化與抗氧化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dāng)這種平衡被打破時,機體即表現(xiàn)出氧化損傷,其中SOD、GSH、CAT等抗氧化酶反映了機體抗氧化水平。既往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注射D-半乳糖及輻射過量的紫外線均可促使機體生成許多活性氧(ROS),攻擊體內(nèi)的抗氧化酶系統(tǒng),導(dǎo)致氧化與抗氧化反應(yīng)失衡,使得體內(nèi)抗氧化酶消耗增多、含量降低、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蓄積[3-4]。ROS的蓄積可導(dǎo)致細(xì)胞組成成分如細(xì)胞膜、線粒體、DNA氧化損傷,激活細(xì)胞因子和生長因子受體[5-6]。相關(guān)研究表明,UV照射可激活NF-kB通路和AP-1的表達,促進炎性細(xì)胞因子IL-1B、TNF-a、IL-6、IL-8及各種黏附因子的表達,這些炎性細(xì)胞因子的激活進一步擴大NF-kB通路和AP-1的表達,增強UV對皮膚的損傷[7]。本實驗中,經(jīng)過5%D-半乳糖聯(lián)合UV(UVA+UVB)照射后,模型組皮膚組織上清液中SOD、CAT活力值及GSH含量值明顯下降,IL-1、IL-6含量升高,說明UV和D-半乳糖可破壞機體的酶防御系統(tǒng),上調(diào)炎癥因子IL-1、IL-6的表達,造成機體的損傷,加速皮膚的老化。給予原花青素、維生素E灌胃處理后皮膚組織上清液中SOD、CAT活力和GSH含量值與模型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L-1、IL-6的表達均明顯下降;且原花青素低、高劑量組較維生素E組效果更明顯。說明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及維生素E均可保護小鼠機體的酶防御系統(tǒng),不同程度地提高機體抗氧化損傷的能力,增加體內(nèi)抗氧化物質(zhì)的活性和含量,降低炎癥因子的表達,減輕對小鼠皮膚的損傷,延緩皮膚衰老。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的抗老化效果顯著高于維生素E,并表現(xiàn)出一定的濃度依賴關(guān)系。
綜上所述,柴達木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及維生素E均能減輕D-半乳糖和紫外線對小鼠皮膚的損害,減緩小鼠皮膚衰老的進程,這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及含量,同時下調(diào)IL-1、IL-6的表達,減輕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及炎癥反應(yīng)有關(guān)。本實驗以青海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及本地藥物資源為出發(fā)點,為青海柴達木黑果枸杞原花青素的抗老化作用提供實驗依據(jù)。因本實驗研究條件有限,未做深入研究。下一步擬從基因表達、相關(guān)信號轉(zhuǎn)導(dǎo)通路方面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