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央視一套、央視十套播出“2017年度科技盛典”頒獎典禮,付巧妹榮獲“2017年度十大科技創(chuàng)新人物”。九江人的微信朋友圈再次被這個“80”后女科學家刷屏。這個從九江共青城市的一個小山村走出去的研究員,利用古人類遺骸的DNA改寫了亞洲古人類演化歷史。
早在2016年6月21日,英國《自然》雜志網(wǎng)絡版公布了由其記者和編輯選出的10位有代表性的中國科學家,80后科學家付巧妹入選,該雜志稱她用古人類的遺骸DNA改寫亞洲的史前史。2017年,付巧妹入選HHMI(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院)國際研究學者,這被認為是科學家職業(yè)生涯的一個重要榮譽。而她就是從九江共青城市江益鎮(zhèn)的一個山旮旯里飛出來的金鳳凰。
天賦異真的理科女
也許大多數(shù)九江人對付巧妹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對共青城中學的劉喜群老師而言,付巧妹注定是有大出息的人。劉喜群還清楚地記得,當年從江益鎮(zhèn)來到共青城讀初中的付巧妹第一次數(shù)學考試沒有及格,但是付巧妹在數(shù)理化方面的天賦很快就流露出來了?!暗诙螖?shù)學考試她就考了80多分.第三次就100多分,到后來就幾乎都是滿分。最后初中畢業(yè),她是全共青的第五名?!眲⑾踩赫f。
付巧妹的父親付德寶是樸實的農(nóng)村民辦教師。1998年,付巧妹以優(yōu)異的成績初中畢業(yè),當年的付德寶跟大多數(shù)家長一樣,希望女兒能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而對于獨具慧眼的劉喜群老師來說,像付巧妹這樣有理科天賦的學生應該有更好的發(fā)展前途,所以在付巧妹初中畢業(yè)的那年,劉喜群就來到了付巧妹家中與付德寶溝通,希望付巧妹能讀高中,考大學。
當年的付巧妹只是個十多歲的女孩,對她而言,父母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拔腋改付际呛芾蠈嵉娜?,當年他們也詢問過我,是讀師范還是讀高中?當時我很懵懂,并不了解自己的夢想是什么?對于我來說無所謂哪個?!备肚擅酶嬖V記者,三年的師范學習一晃就過去了,畢業(yè)那年,她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在小學教一輩子的書,每天備課、上課,生兒育女……這樣的人生不是付巧妹想要的。“我喜歡挑戰(zhàn),我喜歡未知的世界,我希望我的人生能更有意義!”這時,付巧妹找到了她的恩師劉喜群。那個時候,高一年級只剩下了最后一個月的時間,付巧妹面臨的是重讀高一,對付巧妹而言,她比同屆的同學已經(jīng)晚了三年,她不想再花費—年的光陰?!澳菚r多虧了劉喜群老師跟當時班主任保證,說我一定能跟上學習進度,所以我的高中時代只有兩年零—個月!”爭氣的付巧妹在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下于2003年的夏天考入西北大學。
伯樂恩師齊支持
如果說發(fā)現(xiàn)付巧妹這匹千里馬的伯樂是她的恩師劉喜群老師的話,那當年鼓勵付巧妹繼續(xù)深造的原共青城南湖小學的校長熊美文就是她考入大學的—粒定心丸。當年師范畢業(yè)后,付巧妹被分配到共青城市原南湖小學執(zhí)教。喜歡挑戰(zhàn)的付巧妹仿佛這時看清了自己內(nèi)心的向往,她要考大學。十多年過去了,提起付巧妹,熊美文高興地告訴記者,自己很慶幸當年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原來,熊美文與付巧妹的父親都是教育系統(tǒng)的同行,私交甚好。當?shù)弥肚擅孟肜^續(xù)深造時,熊美文十分的支持?!拔耶敃r就和付巧妹說,有夢想是好事,年輕就應該多奮斗,你放心去讀高中,學校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本瓦@樣,吃了定心丸的付巧妹開啟了她的高中生涯?!艾F(xiàn)在看來我當年的舉措是正確的,甚至可以說是英明的??茖W知識是沒有國籍的,是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睆氖陆逃ぷ鹘?0年的熊美文激動地說。
雖然在那個年代,考上師范成為人民教師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對付德寶而言,女兒無論做出什么樣的決定,他都尊重和支持她。用付德寶的話說,是共青城培養(yǎng)了他的女兒,是劉喜群老師的堅持感動了他們,是熊美文校長的支持才讓女兒又有了繼續(xù)深造的機會。如果沒有這些好心人,他女兒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他一直教育女兒,是國家培養(yǎng)她,既然有這樣的才華,就應該回來報效祖國。
1956年出生的付德寶一直在家務農(nóng),直到1977年他當了民辦老師。1983年底,付巧妹就出生在共青城江益鎮(zhèn)紅林村。女兒從小就性格開朗,興趣廣泛,喜歡問問題。共青城的山旮旯里出了個改寫了亞洲古人類演化歷史的女科學家,這個消息讓江益鎮(zhèn)的村民們激動不已。在記者采訪期間,付德寶的電話就根本沒有停過,這些電話都是來向老付道喜的。
讓整個歐洲為之震動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是—個至今困擾著人類的問題。各國古人類學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尋找著答案,而古DNA研究,是目前比較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古人類的DNA來了解當時人群的遺傳關系,從而能了解當時人類發(fā)生過什么。但探索幾萬年前甚至更久遠的未知的過去,叉談何容易,這讓很多科學家望塵奠及。
2015年年底,在結束了德國、美國將近七年的求學和科研生涯之后,付巧妹帶著積累多年的豐富知識和經(jīng)驗毅然回國,集合了高水平研究設備和中外精尖人才,建立了亞洲最高水準的古DNA實驗室。付巧妹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主任、中德中科院馬普分子古DNA實驗室主任。她是古DNA領域的泰斗、該領域的創(chuàng)始人凡特·帕波教授唯一的中國博士生,帕波在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稱她是最棒的學生之一。她憑借著高超的技術,翔實地繪制出冰河時代歐洲人群的遺傳譜圖,首次揭示了該時期歐亞地區(qū)完整的人口動態(tài)變化情況,讓整個歐洲為之震動。她通過開發(fā)捕獲DNA技術,從中國四萬年前化石中,獲得世界首例早期現(xiàn)代人核DNA,也是整個東亞目前最古老的基因組。
“80后”的付巧妹,經(jīng)常被問到為什么離開西方回到中國。她回答說:“我對中國和東亞發(fā)生過什么很好奇,是時候回來了?!蹦壳埃肚擅靡呀?jīng)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最早定居亞洲的智人。她也想研究近至數(shù)千年前的亞洲歷史,“我們國家大量古人類骨骼沒有做過DNA研究。”在這里,付巧妹希望能對亞洲先民的歷史進行重新的書寫。付巧妹說,在DNA研究領域,世界正在看中國,如何保持領跑優(yōu)勢,這應該是她的責任與擔當。下一步,付巧妹和她的團隊將對亞洲人類族譜進行研究,那一刻她將再次重新改寫人類的歷史。付巧妹在百忙中,給九江共青城的學子們提出了期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對于她深愛的故鄉(xiāng),她也給出了寄語:聚集共青人才智慧,共促家鄉(xiāng)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