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夢
這是一種生長在遙遠的非洲,不管是外形還是行為都非常有特點的動物。它長著兔耳、豬鼻、袋鼠一樣的尾巴和身形,在廣袤的大草原上致力于摧毀龐大堅固的蟻穴,它就是土豚一一一種你也許不了解,但了解了就會喜歡的動物。
土豚X檔案
學名:土豚
別稱:非洲食蟻獸、蟻熊、土豬
體長:90-140厘米
體重:50-60千克
食譜:雜食性,主食白蟻
分布地區(qū):非洲大陸
小怪獸
初印象
聽著就與我們生活非常遙遠的非洲食蟻獸,居然有著土豚、土豬這種充滿喜感而又接地氣兒的別稱,是一種可能沒見過,但見到一次就不可能忘記的動物??鋸埖耐枚⒇i鼻和粗壯的五短四肢加大尾巴,這些都不足以說明它的獨特。以科學的角度來講,它是管齒目下的土豚科,土豚科下的土豚屬,土豚屬下的土豚種。這能說明什么?說明如今這個地球上沒有它的任何親屬了。它們主要棲息在非洲大陸的丘陵及半草原地區(qū),獨居于自己挖出來的深邃洞穴中。身上布滿稀疏的剛毛,皮糙肉厚,記性不好、方向感也差,聽起來像是個沒腦筋的糙漢子,生性卻偏偏敏感怯懦,缺乏有力的自衛(wèi)技能,是個需要呵護的“寶寶”。
走進它的世界
活化石
作為世界上惟一存留下來的管齒目動物,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管齒是一種什么構造的牙齒。土豚沒有門齒及犬齒,只有終生生長的幾對臼齒。人類的牙齒內部為牙髓,而它們的牙齒內部全部為齒質,咀嚼面上呈現為細小的管狀集合體。如果說靠文字描述很難想象的話,想一想甘蔗的橫截面就理解了。
最“奇葩”的寶寶
雖然土豚身上有許多有意思的特點,但它的外表依然是“秒殺”所有人注意力的最大利器。導致有關它們的新聞總是停留在表面,如“最奇葩動物”、“你不知道的雷人生物”……諸如此類吸眼球的八卦標題。其實要說外形“奇葩”,土豚寶寶要比成年土豚更有特點,因為小土豚渾身都是光溜溜的,更加讓人大跌眼鏡,分不清是哪個星球穿越來的物種。
土豚媽媽每年只產一胎,一胎僅有一仔,土豚寶寶6月齡時已會有足夠的力量去發(fā)揚“挖掘事業(yè)”,到了那時遍會逐漸開始獨立生活,自立門戶。
白蟻大克星
重達60千克的土豚主要靠白蟻為食,也就說明了它們需要巨大的進食量才能填飽肚子。晝伏夜出的土豚到了黃昏時分開始外出覓食,雖然作為雜食性動物,平時也會捕捉昆蟲、小型嚙齒類動物或者撿拾烏蛋,但令其垂涎的大餐永遠是白蟻。非洲草原上的白蟻巢穴壯觀到超出想象,通常高達數米,如同一座座城堡般聳立。堅固的外墻如混凝土一般,鐵鍬也難以傷其根本。而土豚,則為了摧毀白蟻巢穴而生。它們粗壯的四肢非常有利,加上鋒利的爪子,用不了幾下就能將龐大的蟻穴搗毀。當受驚的白蟻一涌而出,則成就了土豚的饕餮盛宴。長長的、帶有黏液的舌頭伸出一滾,輕輕松松就能將數百只白蟻吞進肚子。
當時間久了,白蟻逐漸散去的時候,就沒有那樣的福利了。但土豚在進食方面很有耐心,散步一樣走走停停,左一口右一口,一晚上能吃掉約5萬只白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