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歡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詩人聽雨,三個時期,三種心境,一生的悲歡離合盡在其中。我雖不是詩人,沒有那樣洞悉世事的心眼,沒有那樣顛沛流離的經(jīng)歷,沒有那樣雨打風吹去的凄涼,但對于聽雨卻也是情有獨鐘。
我享受安靜的氛圍,卻獨愛落雨時的那一份喧鬧。喜歡聽雨,喜歡那純凈的雨滴與世間萬物親密接觸時發(fā)出的各式各樣的聲音,或嘈嘈或切切,或清脆或沉悶。于我而言,這無疑是在欣賞一場自然的交響樂。安靜的我,喧鬧的雨,相映成趣。
喜歡在落雨的時候,讀古人的詩詞。讀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讀“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讀“雨打芭蕉聲聲泣,遙請驚鴻問故人”,讀“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
喜歡在落雨的時候,伴著雨聲想很多的事情,思緒跳躍。想溫庭筠、李清照,想金庸、古龍;想自己若是生在古代,是否會像李清照那樣多愁善感,感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或是成為像金庸筆下的江湖女俠,行俠仗義、快意恩仇。
喜歡在落雨的時候,靜靜地站在窗前,聽著雨打窗扉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看著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們,在雨里穿梭,去留無意。
喜歡在落雨的時候,撐著自己最心愛的雨傘,在家鄉(xiāng)的浮橋上,靜靜地立著。聽雨落在傘上窸窸窣窣的聲音,聽雨入河水稀里嘩啦的聲音;看著那濺起的水花,看著那激起的漣漪,泛在整個河面上,此消彼長。
喜歡在落雨的時候,走在無人的小巷里,忽地就想起了《雨巷》里那丁香一樣的姑娘,撐著油紙傘,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我愛聽雨。愛春雨的纏綿,一聲一聲,是那樣的清脆溫柔,潤物無聲;愛夏雨的粗獷,如鐵血男兒,一陣一陣,是那樣的強勁有力,帶著夏的熱烈和激情。愛秋雨的平和,如聰慧的智者,一夜一夜,是那樣的靜謐安詳,仿佛已洞悉世事;愛冬雨的冷峻,如遲暮的老人,一點一滴,是那樣的凄清簌颯,讓人心生涼意。
雨是有靈性的。它是自然的精靈,是天與地的結(jié)晶。聽雨,能讓我覓得一份心的安寧,沉靜。仿佛那雨是落在我的心上,洗去內(nèi)心的焦躁不安,洗去都市生活的喧囂塵埃,讓我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回歸自然的本真、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