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芹
66歲的王大爺一生務農。2014年5月,與他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妻子突發(fā)腦溢血離他而去。2017年2月,王大爺打算與同村離異婦女徐某辦理再婚登記手續(xù),但這一打算卻遭到了四個子女的強烈反對,阻撓的理由是擔心其父一生積攢的財產落入他人之手。思來想去,王大爺攜再婚“老伴兒”徐某來到公證處,申請辦理了婚前財產約定協(xié)議公證。兩位老人在協(xié)議中約定,二人婚前財產在有生之年歸各自所有,生前有權訂立遺囑處分自己的財產。辦理婚前財產公證后,二人順順當當地結為連理。
點評: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中老年人喪偶或離異后再婚已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反映出的突出問題是,喪偶或者離異的中老人不在少數,而他們再婚則障礙多、阻力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財產歸屬問題造成的障礙,而搬走財產歸屬這塊“絆腳石”,則是解決中老年人再婚自由的關鍵。我國《婚姻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再婚辦理婚前財產約定協(xié)議公證,對于保障雙方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和諧不失為未雨綢繆之舉,就如同晴天里的一把備用雨傘,不僅給再婚中老年人及雙方子女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為再婚雙方及雙方子女之間的和睦相處提供了合法、可靠的法律保障。
首先,婚前財產公證體現(xiàn)了人們對再婚后和諧婚姻生活的高度理性。夫妻白頭偕老固然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但事實上誰能保證自己再婚后的生活不出問題?特別是在當前夫妻財產日益增多、財產關系日趨復雜的情況下,人們的婚姻家庭觀念也悄悄地在發(fā)生了變化。在一些高收入中老年人群中,個人權利意識和獨立意識不斷增強,為了保持婚后生活的獨立性,或者為避免因配偶的債務殃及自己的財產,或者為了減少夫妻財產因個人債務而承擔的風險,內心對婚前財產約定的需求更為強烈。這時,通過婚前財產公證這種形式,使夫妻雙方的財產各自獨立,地位相對平等,體現(xiàn)了婚姻雙方應當具有的理性思維,這與再婚夫妻婚后所追求的互敬互愛、互相忠誠的目標是一致的。
其次,婚前財產公證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金錢、財產為籌碼的“功利”型婚姻,而且為人民法院及時妥善地解決離婚時的財產糾紛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例如,有的再婚夫妻盡管感情確已破裂、形同路人,但由于長期處于爭奪財產的“拉鋸戰(zhàn)”中,不得不仍要在一起居住生活,這既增加了審判機關處理離婚案件的難度,也同時增加了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還易引發(fā)家庭暴力等犯罪案件。還有,如果再婚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突遇意外去世,婚前財產公證就是解決由此產生的爭執(zhí)的一個極好證據。
第三,辦理婚前財產公證,可以免除“一攬子”后顧之憂。中老年人再婚,因雙方一般都有兒女,又各自有一部分財產,因財產分割、遺產繼承引起的家庭不和現(xiàn)象大量存在,幾乎成了再婚者的“后遺癥”和“并發(fā)癥”,這也是很多中老年人不想再婚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有的老年人礙于面子與感情,不好意思開口談財產公證,但正是這種曖昧態(tài)度給自己的再婚生活留下了隱患,甚至導致婚姻的破裂。事實上,“先小人后君子”,只要談開了,雙方的子女一般也都會理解。通過婚前財產公證,明確老年人再婚前財產的數量、范圍、價值和產權歸屬,更有助于穩(wěn)定家庭關系和財產關系,事前預防婚姻糾紛,從而免除老年人再婚的后顧之憂,為踏踏實實過日子奠定基礎。
相關鏈接: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一、辦理婚前財產公證的條件
婚前(包括婚后)財產公證作為一種被人們逐漸認識的新生事物,在辦理過程中不僅要符合民事法律行為的一般要件,還要符合《婚姻法》的有關規(guī)定。具體說來,辦理婚前財產公證要符合下列4個條件:1.締約雙方必須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未婚同居者、婚外同居者對財產關系的約定無效。2.締約雙方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3.約定必需雙方自愿。夫妻對財產的約定必須出于真實的意思表示,以欺詐、脅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作出的約定,對方有權請求變更或者撤銷。4.約定的內容必須合法,不得利用約定規(guī)避法律并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不得違背社會公共利益。約定的內容不得超出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夫妻財產的范圍,如不得將其他家庭成員的財產列入約定財產的范圍,不得利用約定逃避對第三人的債務以及其他法定義務。
二、哪些財產有必要公證
一般來說,比較容易舉證的財產,就不需要婚前財產公證,比較難舉證的財產,需要婚前財產公證。像不動產,如房子、汽車等,因為實行登記制度、產權明確,就不需要婚前財產公證。而產權隨時處于變動的財產,像存款、玉器、金銀首飾等貴重物品,為避免離婚時無法說明白,需要婚前財產公證。例如,一方婚前有一套房產,結婚期間房子拆遷,這筆補償款就是個人財產。拿到這筆補償款后,就要及時辦理婚前財產公證。因為錢是動產,如果不公證,發(fā)生糾紛就很難說清是誰的。說不清楚的錢,要算共同財產。
三、辦理婚前財產公證的程序
首先,當事人要準備好以下婚前財產材料:①個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戶口簿、申請人的未婚證明(證明由申請人單位人事部門或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出具)、已婚的還要帶上結婚證;②與約定內容有關的財產所有權證明,如房產證、未拿到產權證的帶購房合同和付款發(fā)票;③經協(xié)商一致達成的協(xié)議書。協(xié)議書的內容一般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職業(yè)、住址等個人基本情況;財產的名稱、數量、價值、狀況、歸屬;上述婚前財產的使用、維修、處分的原則等。其次,準備好上述材料后,雙方必須同時親自到公證處提出婚前財產公證申請,填寫公證的申請表格。委托他人代理或是一個人去辦婚前財產公證的,公證處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