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彤
領導干部只有以歡迎的心態(tài),面對巡視敞開心扉,和盤托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虛懷若谷的姿態(tài)為自己做一次有效體檢,才可能借助外力完成“自我救贖”,重新校正方向,安全駕駛人生的跑車。
據媒體報道,根據河南省委統一部署,該省第九巡視組自7月17日至8月28日對南召縣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視。本輪巡視尚未結束時,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等人已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7月19日至22日,省委巡視組根據巡視工作安排,與全縣部分單位領導干部進行座談,縣委已提前要求參加座談人員保持聯系暢通,但有8名同志卻違反了工作紀律。
他們有的是電話無法接通且對來電提醒也未進行回復;有的是既無人接聽電話,也未回復短信通知;還有一位未履行請假手續(xù)的同志,其單位派人尋找一天仍處于失聯狀態(tài)。調查組認為,這8名同志因貽誤了省委巡視組談話,造成不良影響,構成違反工作紀律行為。
南召縣紀委的處理決定充分彰顯了動員十次不如問責一次的力度。河南省委第九巡視組此次巡視工作重點監(jiān)督檢查七項內容,涉及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多個方面,在座談占用時間僅有四天而且招呼在先的情況下,這8名同志仍然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可見平時對自己的要求之松、之寬、之軟。
巡視期間提前提出的保持通信暢通的要求都無法做到,日常工作的隨意松散更是可想而知,這種意識和狀態(tài)不得不讓人產生不擔當、不作為甚至不稱職的聯想,因為即使是非巡視期間,一級政府或各職能部門都面臨著汛期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突發(fā)事件的考驗,保持通信暢通是各級領導干部的底線要求。試想,如果領導干部們不能第一時間獲取信息,他們又如何做到及時判斷、快速反應和合理應對?如果一個部門的一把手經常失聯,那么,班長如此“垂范”,班子很可能集體跑偏。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自我管理需要定力和耐力,這是考量領導干部是否稱職的黃金標準,而“來電必接”只是其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一點。
除去自我要求不嚴之外,那些視南召縣委通知為耳旁風的領導干部,還有一個無法繞開的原因就是對于巡視工作不同程度的抵觸。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或許認為巡視工作就像緊箍咒一樣,念得過勤過緊,豈不勒得腦袋生疼?無論公事私事都要事事報備,實在是不自由,哪里還有一點屬于自己的空間?曾有人為個別干部對待巡視的態(tài)度如是畫像——巡視組來之前哆嗦,巡視組走之后嘚瑟,而這些巡視期間需要座談卻聯系不上的干部,干脆連“哆嗦”的環(huán)節(jié)都一省了之。
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作為黨內監(jiān)督的戰(zhàn)略性制度安排,已如一柄利劍,將黨內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出了一條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徑。不管何人,無論何時,不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早晚會惹出禍端,這也正是巡視制度所體現的組織關懷、預防為主的初衷所在。巡視組的進駐,以旁觀者清的視角,以啄木鳥的精準與敏捷,從根本上解決了領導干部燈下黑的不自知問題、自我感覺良好的不自省問題以及習慣成自然的不自覺問題,以免聚沙成塔終釀大錯。這是對黨的事業(yè)、單位興衰和個人純潔最大的愛護與負責,領導干部只有以歡迎的心態(tài),面對巡視敞開心扉,和盤托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虛懷若谷的姿態(tài)為自己做一次有效體檢,才可能借助外力完成“自我救贖”;也才可能在亮起的警示燈前及時踩一踩剎車,重新校正方向,安全駕駛人生的跑車,又穩(wěn)又快地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