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用過麻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麻繩的來歷,更不知道它為什么那樣堅韌、結(jié)實。
麻繩是由一種叫作麻的植物的皮經(jīng)過處理變成纖維搓成的。其實,麻是很脆弱的,一般都種在溝渠里,不能種在平地上,因為麻稈遇到風會折斷,種在溝渠里能避風。秋天,人們收獲麻后,扎成一捆一捆的,然后將其放到池塘里浸泡。由于麻的比重小,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不能完全浸入水里,人們就用石塊壓在一捆一捆的麻上面,直至其完全沉入水中。
這種浸泡過程叫作漚麻。沒經(jīng)過漚的麻也能剝下皮來,但很脆弱,極易斷裂,幾乎沒什么用處。要讓它們擰成麻繩,擔當重任,必須經(jīng)過這一程序。
半個月之后,麻漚好了。人們拿掉壓在麻捆上面的石頭,從水里把它們撈上來。此時,麻已經(jīng)變了顏色,不再青蔥翠綠,而是黑乎乎的,而且味道臭烘烘的,很熏人。
接下來,剝下麻皮,洗去淤泥和濁物,晾干后的麻皮完全變了,色澤白且亮。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麻皮成了纖維,用手工或機器搓成麻繩,即可擔當重任。
【多維解讀】
1.磨礪錘煉。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沒有漚麻過程的艱辛,麻繩就不會堅韌,更擔當不了重任。人也是如此,只有經(jīng)過重大的磨礪和錘煉,才會堅強,才能擔負起生命的重量。
2.麻繩人生。麻的生命是脆弱的,只有經(jīng)歷不同尋常的生命之旅,它才能擔當重任。人也要像麻繩一樣歷經(jīng)磨煉,方成大器。
3.環(huán)境育人。背負沉重,不見天日,沉沒于冰冷的水中,忍受著污泥濁水的侵蝕,這就是制成一根堅韌、結(jié)實的好麻繩必經(jīng)的過程。人只有經(jīng)歷這樣的環(huán)境才能成就人生。
【適用話題】
磨礪錘煉、脫胎換骨、生命的重擔……
【素材說說】
靜處體悟,事上磨煉。
——王陽明
勇氣是在磨煉中生長的。
——莎士比亞
我們要面對的苦難和挫折不會因為我們遭遇夠多而減少,上天不會因為你的悲慘而憐憫你,它只會安排一道又一道難關來磨煉你的意志。就像唐僧西天取經(jīng)一樣,想要取得真經(jīng),就不要有返途的念想,你除了繼續(xù)死磕到底,根本沒有其他退路。
——居經(jīng)緯
作文評點報·初中版2018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