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孝行家園愛滿人間

      2018-10-09 07:40曲秀華劉穎異
      黑龍江教育·中學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論語孔子學生

      曲秀華 劉穎異

      【教學分析】

      設(shè)計并教授這節(jié)課的目的:希望學生能初步了解《論語》中孔子對孝道的認識及孔子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初步感受《論語》的魅力,以此激發(fā)他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興趣和熱情;并且愿意學以致用,樂于知行合一,主動踐行孝道。

      【課堂實錄】

      一、賞孝道歌曲

      師:(播放《中華孝道》歌曲。)剛才我們欣賞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中華孝道》,這首歌有沒有一個主題或句子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百善孝為先。

      師: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薄氨尽笔鞘裁匆馑迹?/p>

      生:根本。

      師:(出示圖片)■ 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字?

      生:好像是本字。

      師:“本”字的下面一個短橫指示的是什么呢?這個字去掉下面的短橫是什么字?

      生:木。

      師:木下一橫指示的會是木的什么部位呢?

      生:樹根。

      師:我們知道根深方能本固,本固方能枝繁,枝繁方能葉茂。孝之根扎得越深,越堅固,美德的大樹才會枝繁葉茂,進而成蔭。孝道如此重要,她豐厚的內(nèi)涵到底體現(xiàn)在哪兒呢? 今天讓我們與經(jīng)典同行,和圣賢為友,一起走進《論語》,去聆聽孔子的教誨,去參悟孝道的真諦。下面我們就來進行《孝行家園,愛滿人間》——《論語》學習之孝道篇。

      二、明盡孝之因

      師:《天亮了》這首歌聽過嗎?知道詞曲作者兼演唱者是誰嗎?

      生:韓紅。

      師:同學們知道歌曲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嗎?

      生:不知道。

      師:下面我們一邊欣賞歌曲,一邊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想一想我們?yōu)槭裁匆M孝?1999年10月3日,中國第一個國慶黃金周,在貴州麻嶺一處峽谷風景區(qū), 一輛載有36名乘客的纜車突然從110米高的山頂墜落。悲劇發(fā)生時,一對父母用雙手托起自己的孩子,用高擎的手掌擋住了死神。2歲半的孩子得救了,這對父母卻永遠離開了人間……韓紅被這對父母偉大的愛所感動,慰問并撫養(yǎng)了這個不幸而又幸運的孩子,之后創(chuàng)作了這首打動人心的歌曲。

      師:同學們現(xiàn)在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覺得父母的愛太偉大了。

      師:她道出了我們大家共同的心聲。

      生:父母不僅給了孩子生命,還在生命走向終點之時,給孩子開辟了一條重生之路。

      師:說得太好了。百善孝為先,父母深恩大似天;百行孝為首,父母恩情記心頭。所以感恩與報恩,就是我們行孝、 盡孝的原因啊!

      三、品孝字含義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漢字競猜,請看:■ 這是什么字?

      生:孝。

      師:何以知之呢?

      生:上面是老字頭,下面是子字,組成孝字。

      師:怎么看出他是一個人呢?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生:孝字上半部分的橫折,既像一個彎腰曲背的老人,又像老人拄著的拐杖。上面是老人,下面是孩子,所以是孝字。

      師:解說清楚,闡釋透徹。從字形上看,孝字有何寓意?

      生:上面是老字頭,下面是子字,意思是父母、前輩在上面,子女、晚輩在下面,晚輩要尊敬前輩,孩子要敬重老人。

      生: “耂”字頭,像老人佝僂著背、拄拐杖的形狀,是指老人。 “子”雙手舉起,并向下動作,作出磕頭的樣子,要給老人跪拜,請安,達到“孝敬”的目的。

      師:回答得好。現(xiàn)在我們再來進行“漢字競猜”, “漢字競猜”期待你的精彩。請問:■這是什么字?

      生:左下部好像是孩子的子,右上部分好像是一根小棍。其他的沒看出來。

      生:右下部分是不是手字?

      師:你們明察秋毫啊,解讀準確。手中高舉棍子、教鞭之類的物件在一個小孩子頭上留下的兩個叉,會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教鞭鞭打的痕跡。

      師:那這個字會是什么呢?

      生:是不是教育的教。

      師:恭喜你,答對啦。教育的“教”字,從字形上看,又有什么深意呢?

      生:教育應(yīng)該弘揚孝道文化。

      師:“教”字,左邊是孝字,右邊是反文旁,說明教育要把宣揚孝道、培養(yǎng)學生做人擺在第一位?!敖獭弊质遣皇菑牧硪粋€角度告訴我們——教育不全是和風細雨,有時也需要雷霆霹靂。孝內(nèi)涵豐富,寓意深刻,在同學們眼中怎樣做才是孝呢?

      生: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為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幫他們做些家務(wù)。

      師:父母一定很溫暖。

      生:現(xiàn)在我們還是一個孩子,能做的是把學習的事情做好,不讓父母擔心,長大以后要回報父母,為父母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讓他們安心、幸福地生活。

      師:不僅想到現(xiàn)在,還想到將來。這是一個思慮長遠,懂得感恩,愿用行動回報父母的孝子。

      生: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所以要把老人放在首位,凡事要先想到他們,再想到自己。要尊重他們,敬愛他們。

      師:對,有內(nèi)心的尊重才有外化的恭敬。

      生:要理解父母,不要與父母對著干,讓父母生氣、傷心。

      師:這樣的孝,會讓家中愛意濃濃。同學們的好多想法與圣賢孔子不謀而合,孔子比我們思考更深,參悟更透的孝道內(nèi)容又是什么呢?請看——

      四、思孔子孝道

      課件顯示:孔子眼中的“孝”

      1.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p>

      2.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p>

      4.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師:下面我們來齊讀這四則。(生齊讀。)同學們的朗讀抑揚頓挫,且鏗鏘有力。在第二則中,兩個“養(yǎng)”字,舊讀四聲,是供養(yǎng)的意思。第四則中,“有酒食”,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食”有一項注釋是特指飯的意思,舊讀sì??鬃拥?5代孫孔海欽教授編譯的讀音是sì,“饌”是食字旁,同學們猜想一下是什么意思?

      生:吃。

      師:吃飯時,除了吃,還需要什么?

      生:喝。

      師:對,“饌”是吃喝的意思。下面我們將第二則和第四則再讀一遍。(生讀。)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則。誰能解釋一下第一則的意思。

      生: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道:父母只是為了孩子的疾病擔憂(而不擔憂別的)。

      師:現(xiàn)在我來個現(xiàn)場調(diào)查。請問:今天沒吃早餐的同學請舉手。(少數(shù)學生舉手。)為舉手的誠實孩子點贊,也為吃早餐,有健康意識的學生點贊。早餐、午餐、晚餐,吃得分別像什么?請選擇。乞丐、平民、皇上。

      生:早餐吃得要像皇上,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師:所以營養(yǎng)學家建議——吃好營養(yǎng)早餐才是養(yǎng)生之道啊?。ㄕn件出示李真的圖片。)大家認識這個拿麥克的人嗎?(生搖頭。)他就是研究生李真。李真是一個家境貧寒的農(nóng)村孩子,為了改變家庭的困境,他刻苦讀書,希望以此改變家境。然而在他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的時候,卻被告知患上白血病。全家用了三年的努力來挽救他,但卻沒能阻擋病魔的腳步,他覺得必須要給媽媽一個交待,于是,李真來到《見字如面》節(jié)目組,讀了他寫給媽媽的一封信,他說:“我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給您寫信。對不起,媽,我生病了,還是白血病?!蔽业牟 安粌H讓一家人掏空所有,家徒四壁,負債累累,我們的精神也不斷地游走在絕望與崩潰的邊緣,身心俱疲?!?/p>

      師:為了給他治病,家里欠下幾十萬元外債,他的哥哥為了不給他的嫂子增添負擔,主動提出離婚;他七歲的侄女哭著說,我再也不吃零食了,留下錢給叔叔治病。他的媽媽為了省些錢給他治病,住在離醫(yī)院較遠的位置,每天要往返六次,僅一趟就要走40分鐘,也因此磨壞了40雙鞋。

      他說:“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還?!?他寫這封信的目的,正如他信中所言:“媽,我能在這里跟您做些約定嗎?無母不成家,為了這個家,您得保重好自己。關(guān)于我,咱們努力就好,我不會遺憾而抱怨,您也不必自責。愿您能收住淚水,笑看過往。因為我只是換個方式,守在您身旁?!?/p>

      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對孔子的孝又有了怎樣的理解?

      生:我覺得孝,應(yīng)該是照顧好自己不讓自己得病,讓父母不為自己擔心。

      師:對,這也是一種盡孝的方式,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則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課件顯示: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生: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如今的孝是能給予贍養(yǎng)父母就可以了。然而馬和狗也都能被養(yǎng),如果不敬重父母的話,那怎么能算盡孝呢。

      師:能理解到這個程度,真是后生可畏??!子游向孔子請教孝道??鬃诱f:“現(xiàn)在所謂孝順,就是說夠養(yǎng)活父母就可以了。(但這樣是不夠的,因為)犬馬也都能得到飼養(yǎng);如果對父母不誠心孝敬,那養(yǎng)活爹娘和飼養(yǎng)狗馬怎樣去區(qū)別呢?”

      師:犬馬得到飼養(yǎng)和人得到贍養(yǎng)兩者間有區(qū)別嗎?家里有養(yǎng)寵物的嗎?請這位同學來說一下你養(yǎng)的是什么寵物,你對你的寵物是什么態(tài)度?

      生:我養(yǎng)的是一只小狗。我有好吃的,好玩兒的,都給他吃,給他玩兒。它在家里上廁所,我就心甘情愿地給它收拾。

      師:那你的愛犬帶給了你精神上的歡愉。

      生:父母能得到子女的奉養(yǎng),犬馬也能得到飼養(yǎng),孔子告訴我們除了要贍養(yǎng)父母,還要尊敬、尊重、孝敬父母。這樣才是真正的孝。

      師:在這則中,孔子強調(diào)盡孝的兩個字,分別是什么?

      生:一是“養(yǎng)”,一個是“敬”。

      師:能披沙揀金,好樣的。老人不僅需奉養(yǎng),更需尊敬;我們不僅讓父母身安,也要讓其心安。下面請看——第三則又是什么意思呢?

      課件出示: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p>

      生: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能不知道,一則是喜,一則是懼怕。

      師:為何喜?為何懼?

      生:一方面為父母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日益衰老而憂懼。

      師:說得非常好。請問你父親今年多大年齡?

      生:44歲。

      師:你母親呢?

      生:42歲。

      師:你父親的生日是那一天?

      生:忘了。

      師:你母親的生日呢?

      生:5月16。

      師:看來他對媽媽的愛比對爸爸的愛多一點點啊。同學們,我的母親今年已經(jīng)88歲了,當我和她一起出去散步的時候,我就特別高興。但是我有沒有憂懼呢?

      生:有。

      師:是啊。我憂懼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啊。所以我們說的孝要怎么做呢?我們要知道父母的年齡,及時行孝,及時盡孝,因為在古代,能超過70歲的人非常少,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下面我們再來學習第四則,這一則大家覺得難不難呢?

      生:難。

      師:那我們現(xiàn)在前后桌一組,討論一下。然后交流你們的智慧所得。

      生:色難。是說在長輩面前保持和顏悅色是困難的,告訴我們面對父母時,一定要十分尊敬,不能違背他們的意思。真正的孝是要有愛,內(nèi)心要始終充溢著敬愛的情感,表現(xiàn)在外,就是對父母始終和顏悅色。

      師:孔子對孝的參悟還遠遠不止這些,請看——孔子眼中的“孝”之深意,“孝”在古代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孔子認為:國家是個大家庭,只有小家庭里充滿孝心和親情,大家庭才會安定和繁榮。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忠于國君。修身,才會齊家,也才能國治天下平。孝悌一家——孔子要用孝悌和謙恭建設(shè)秩序井然的社會。孔子教育弟子的最終目的是“治國平天下”,——即為政。為政的基礎(chǔ)是孝慈,從孝慈擴展到愛人民。這和孟子的名言似乎異曲同工。哪一句呢?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五、 談盡孝之道

      師:(課件出示跪乳圖。)從這幅畫中,大家看出了什么?

      生:烏鴉有反哺之心,羔羊有跪乳之情,何況我們?nèi)四兀?/p>

      師:孝是對生命的回報,孝實在是為人之本。我們應(yīng)該怎么盡孝呢?下面就來看看孔子教我們?nèi)绾伪M孝?

      生:讓父母少擔憂。

      生:奉養(yǎng)敬重并重。

      …………

      師:非常好。下面讓我們一起回眸成長路,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播放《感恩父母》視頻。)

      當你還很小的時候,他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綁鞋帶,系扣子,教你洗臉,教你梳頭發(fā),教你擦鼻涕,擦屁股,教你做人的道理。你是否還記得你們練習了很久才學會的第一首兒歌,你是否記得經(jīng)常逼問他們你是從哪里來的?所以,當他們有天變老時,當他們想不起來活接不上話時,當他們啰啰嗦嗦重復(fù)一些老掉牙的故事,請不要怪罪他們,當他們開始忘記系扣子,綁鞋帶,當他們開始在吃飯時弄臟衣服,當他們梳頭手開始不停地顫抖,請不要催促他們,因為你在長大,他們卻在慢慢變老。只要你在他們眼前的時候,他們的心就會很溫暖,如果有一天,當他們站也站不穩(wěn),走也走不動的時候,請你緊緊握住他們的手,陪他們慢慢走,就像……就像當年他們牽著你一樣,極其平凡卻又深厚的感情,留在他們和我的心里,陪伴我們走過一生……

      大家齊讀這四句話,以此共勉吧,趁父母還健在?!疤斓刂匦⑿斚?,一個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順子弟必明賢”。愿我們?nèi)巳硕寄艹蔀槊髻t孝子,那樣我們收獲的不僅是家庭的親情和幸福,還將收獲社會的和諧與美好。我們有理由相信,孝行家園,將會愛滿人間;孝行天下,必將光耀中華。

      【課堂反思】

      一、設(shè)計背景

      習近平主席在談到傳統(tǒng)文化時曾說:“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睂鹘y(tǒng)文化引進校園,意義可謂深遠。

      傳統(tǒng)文化進入雞西市實驗中學已經(jīng)二年有余。作為一名實驗人,我由最初的堅韌不拔,毫不動搖;到之后的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再到現(xiàn)在的欣然接受,漸入其境……回眸過往,真有一份從無路處披荊斬棘的艱辛與茫然,有一種于困境中舍我其誰的悲愴與豪邁。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深知傳統(tǒng)文化不可束之高閣的諸多理由,更知道其無與倫比的價值光輝。于是,我和我校的語文教師一起開始了艱難的跋涉。這節(jié)“孝行家園,愛滿人間 ——《論語》學習之孝道篇”就是我的一次嘗試與探索。

      二、選課之因

      獨生子女家庭是現(xiàn)代家庭的主流,獨生子女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們倍受關(guān)注與呵護,但他們中能主動感恩,行動報恩的卻為數(shù)不多。如何將語文教學的育人優(yōu)勢更好地發(fā)揮出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深情,愿意主動去關(guān)愛父母,回報父母呢?“《論語》學習之孝道篇”就是一個不錯的機緣。

      三、目標設(shè)定

      我設(shè)計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論語》中孔子對孝道的認識及孔子的教育思想,讓學生初步感受《論語》的魅力,以此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興趣和熱情。雖然學生對經(jīng)典的了解也許會是蜻蜓點水般的淺嘗,但我認為教師的重要作用是激勵、喚醒和點燃。如果我能讓學生由“敬而遠之”到“樂于走進”,由“乍一看高深莫測”到“走進去暖意融融”,并且愿意學以致用,踐行孝道,那么我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我將這幾點確立為教學目標。

      四、實施策略

      在設(shè)計過程中,我力求讓學生能在內(nèi)心認同《論語》這一傳承兩千多年的智慧精華,讓學生樂于學以致用,愿意知行合一,主動踐行孝道。因此設(shè)計時,在對知識的解讀上,我力求讓學生既入耳,且入眼,還要入心。怎么實現(xiàn)它呢?

      1.精設(shè)流程:

      流程設(shè)計力求體現(xiàn)梯度,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所以我設(shè)計了下面五個環(huán)節(jié):賞孝道之歌;明盡孝之因;析“孝”字寓意;思孔子孝道;談盡孝之道。

      (1)課前欣賞歌曲《中華孝道》,為學生緊張的學習帶去一份輕松,一點歡悅,更重要的是為授課張本。

      (2)“明盡孝之因”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欣賞韓紅的歌曲《天亮了》,在憂傷而感人的歌曲中,感知歌曲創(chuàng)作背后的感人故事,體會父母深愛,在情境創(chuàng)設(shè)中明白盡孝的原因。

      (3)“析“孝”字寓意”中,目的是讓學生領(lǐng)會“孝”的豐富內(nèi)涵,激發(fā)興趣,寓教于樂,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4)“思孔子孝道”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在學習中探究,在分析中深思,在自省中修正;在融通生活,激勵互動、引領(lǐng)提升中,逐步參悟孝道內(nèi)涵,感悟孝之深意——孝在古代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啟迪了學生的智慧,陶冶了他們情操。

      (5)在“談盡孝之道”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暢所欲言,達成思想的共識。在欣賞《感恩父母》的視頻,共憶成長之路中,許多學生淚眼婆娑,升華了情感,促進了學生的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及孝道的踐行。

      2.精選名句

      我把《論語》中的孝道名句做以篩選,濃縮學生能接受和理解的精華,深入挖掘后呈現(xiàn)給學生。希望能通過這節(jié)課給學生一個點撥,一次引領(lǐng),讓他們看到孔子孝道的真諦和它深刻的社會價值。學生的理解、領(lǐng)悟也許膚淺,但如果他們能以此為契機,發(fā)現(xiàn)國學的精彩,感受到孝道的些許價值,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孝道,那么這節(jié)課的拋磚之舉將會具有引玉的價值,從這點而言,可以說是彌足珍貴的。

      3.寓教于樂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關(guān)注學生情感體驗,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因勢利導(dǎo),水到渠成。我利用視頻、實話實說,漢字競猜,討論交流等環(huán)節(jié),逐步引導(dǎo)學生入情入境。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學生興味盎然,樂在其中。在寓教于樂中,以生命解讀生命,將真情融入真情,這是融通生命、熏染品格的價值所在。

      這節(jié)課我做了小小的嘗試與探索,其中一定會有不足,只是希望能夠在傳統(tǒng)文化復(fù)興之路上,我的這節(jié)課成為拋出的一塊磚,能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之路上引來更多的美玉。

      【課堂評析】

      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幾點思考

      當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傳承問題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我很害怕我們的語文教學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一個病人,被粗暴地扔到一間藥房中,藥房中滿是名貴藥品,但是,這個病人一不辨藥性,二不明病理,那么,他或者不知所措而延誤病情,或者胡亂嘗試導(dǎo)致性命危險?;诖?,我想談?wù)勎覍?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教師要做到準確把握

      如果傳統(tǒng)文化是一座殿堂,很多人終其一生,不過是門外轉(zhuǎn)轉(zhuǎn),少有人登堂入室。對于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來說,更是心向往之,而遙遙相望而已。所以,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教師都要對傳授的內(nèi)容有精準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儒家的中庸之道?!爸小钡哪康氖恰昂汀保坝埂钡囊馑际瞧匠;蚱胀āw納起來,所謂中庸,就是做事恰到好處,無過也無不及。在道德方面,要合乎中道,不能只顧到此方面,而不顧到別的方面;在功利方面,要堅持用最平常的辦法,不“行險僥幸”,不因“耍小聰明”而弄巧成拙。

      這便是中庸之道的境界。如果把“中”當成“不徹底”“模棱兩可”等,把“庸”理解為庸碌、隨俗,并不是中庸之道。

      二、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教師要做到客觀傳達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可能回避孔子和莊子兩位哲人。 《論語·憲問》中的看門人說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薄爸洳豢啥鵀橹?。”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點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鬃印爸洳豢啥鵀橹?,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執(zhí)著精神。從這位看門人的話中,我們可以見出當時普通人對孔子的評論。而莊子釣于濮水,曰:“吾將曳尾于涂中。” 莊子主張人應(yīng)當順應(yīng)自然,做到“定乎內(nèi)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達到“超乎天地之外,游乎四海之間”的境地。對現(xiàn)實的感受不同,對人生的看法相異,遂使孔子和莊子走上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課堂教學時,教師該如何來傳達呢?我想,不能以自己的人生閱歷、人生境遇得來的感受,不加辨析地傳達給學生,而是力求準確、客觀,不帶個人偏見。

      還要講清楚二者的實質(zhì)。道家和儒家看似不同,但可以說上則同源、中則互補、下則兼容??鬃訛槟切┻M取的人提供了榜樣,莊子為那些失意的人提供了內(nèi)心安寧的道術(shù)。更要注意到一個前提,那就是孔子和莊子都有追求道德完善這樣一個原動力。老師們在傳達的時候不能一知半解,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從而對學生有了誤導(dǎo)。

      三、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容,教師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教書也是做學問,對于傳授的知識,要知道它是這樣的,更要知道它為什么是這樣的。既知道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也知道事物的本質(zhì)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這里就涉及思維的廣度、深度和角度的問題。

      比如說,我們?yōu)槭裁磿X得孔子是輕松愉快的,而孟子是緊張嚴肅的呢?為什么山水詩多出自浙江東部呢?為什么楚辭會有浪漫主義的特質(zhì)呢?

      第一個問題,我們也許會想到孔子和孟子性格會有不同;《論語》和《孟子》,一個偏重于散文,一個偏重于論辯;但是深層原因可能是春秋與戰(zhàn)國,相去約兩百年,中國的局勢,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孟子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正好可以用來說明他們之間的不同。

      第二個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另辟蹊徑,換個角度得出原因。山水詩里的經(jīng)典元素:孤舟、蓑衣、漁翁、薄暮、淺灘、沙洲等自然環(huán)境,在浙江東部俯拾皆是,山不高不低,河流不緩不急,尺度剛剛好,山水纏繞,百轉(zhuǎn)千回,正應(yīng)對著詩歌的起承轉(zhuǎn)合,如果行船游覽,自然詩興大發(fā);有的詩人并非為了風景去浙東,或探親訪友,或移居還鄉(xiāng),或官場宦游。這些人天天乘船,對那里的景物觀察細致,情醞于胸,而詩傳于世,那里的風景就這樣被建構(gòu)起來了。舟楫這種交通工具,加上它們通達的水系,決定了我們能和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照面。

      至于楚辭的浪漫主義風格,梁啟超的認識最為深刻,他在《論中國學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說道:“北地苦寒磽瘠,謀生不易,其民族銷磨精神日力以奔走衣食、維持社會,猶恐不給,無馀欲以馳騖于玄妙之哲理,故其學術(shù)思想,常務(wù)實際,切人事,貴力行,重經(jīng)驗,而修身齊家治國利群之道術(shù),最發(fā)達焉……南地則反是。其氣候和,其土地饒,其謀生易,其民族不必惟一身一家之飽暖是憂,故常達觀于世界以外。初而輕世,既而玩世,繼而厭世。不屑屑于實際,故不重禮法;不拘拘于經(jīng)驗,故不崇先王?!?/p>

      當然,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教學,還應(yīng)該深入思考如何把這些內(nèi)容與課堂教學有機地融合起來,例如文本中的文化常識的梳理,古詩文的閱讀與鑒賞是否可以從文化角度切入,教師要提升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能力,同時要做到中西融會貫通,不能固執(zhí)拘泥。

      編輯/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猜你喜歡
      論語孔子學生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孔子的一生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學生寫話
      半部《論語》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發(fā)微博
      府谷县| 米易县| 无为县| 礼泉县| 天祝| 加查县| 克什克腾旗| 台江县| 高唐县| 微博| 天柱县| 乌恰县| 克什克腾旗| 都安| 五指山市| 泸定县| 家居| 仪陇县| 资溪县| 和林格尔县| 揭西县| 漳州市| 玉龙| 屏南县| 平谷区| 莱西市| 苗栗县| 阆中市| 民丰县| 景德镇市| 会宁县| 大英县| 巴林左旗| 呈贡县| 连南| 井陉县| 巢湖市| 句容市| 淮北市| 大悟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