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蒙
(信陽農林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園林樹木(landscape trees)是適于在城鄉(xiāng)園林綠地及自然風景栽植應用,并具有觀賞價值的木本植物。據(jù)其生活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喬木、灌木、藤本、竹類及棕櫚類[1]。在當下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影響的情況下,人們對園林樹木的功能也賦予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求具有觀賞功能,還要求具有改造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以及恢復、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功能[2]。不同高校的園林綠化由于地域的差異,也就呈現(xiàn)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廣西大學地處大陸西南亞熱帶地區(qū),植物資源種類具有多樣性,是西南地區(qū)高校綠化的典范。因此,對廣西大學校園內園林樹木的種類、數(shù)量及配置值得深入調查和分析,探討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為西南高校的園林綠化提供參考和建議。
廣西大學位于廣西南寧市,地處亞熱帶,位于北緯22°13′~23°32′,東經(jīng) 107°45′~108°51′。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無雪,氣候溫和,夏長冬短,年平均氣溫在21.6℃。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夏季最熱的7、8月平均28.2℃,極端最低氣溫-2.1℃,極端最高氣溫40.4℃。年均降雨量達1304.2mm[3]。廣西大學創(chuàng)辦于1928年,是國家“211工程”大學,是教育部和廣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占地面積307hm2,校舍總建筑面積133.34萬m2。調查地分為東校園、西校園、試驗農場、教工住宅區(qū)和行健文理學院。
2017年2~5月,對廣西大學校園園林樹木進行了分區(qū)實地調查,詳細記錄了校園綠化樹木的種類、生態(tài)習性、配置形式、觀賞價值及應用情況等。
表1 廣西大學常見園林樹種統(tǒng)計
經(jīng)過對校園的園林樹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校區(qū)有喬木112種,其中常綠針葉類喬木8種、落葉針葉類喬木2種、常綠闊葉類喬木54種、落葉闊葉類喬木47種;灌木54種,針葉類灌木沒有、常綠闊葉類灌木44種、落葉闊葉類灌木11種;藤本類10種,常綠藤本類6種、落葉藤本類4種;竹類植物4種;棕櫚類植物18種;共計72科,154屬,198種。常見樹種名稱見表1。其中,喬木111種,灌木55種,喬灌比2.02︰1,喬木明顯多于灌木,表明灌木在綠化中利用較少。常綠樹木134種,落葉樹木64種,常落比2.09︰1,這一比例遠高于1︰2.5~3的基本比例,表明落葉樹木在綠化中利用嚴重不足,植物缺乏季相的變化。
在所調查的72科中,含5種以上的科有11科,見表2。種類最多的一科是棕櫚科,這符合了亞熱帶綠化的熱帶風光,注重鄉(xiāng)土樹種的利用。其次是薔薇科、??坪投箍啤=橛?~10科之間的是楝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木犀科、錦葵科、夾竹桃科和木蘭科。5種以下的科有61科,具有代表性的科有蘇木科、樟科、紫葳科、木棉科、南洋杉科、漆樹科、椴樹科、千屈菜科和爵床科。在這些科屬中,也不缺乏珍惜名貴樹種,如金絲李、苦丁茶、觀光木、董棕、龍眼、蜆木、紅豆杉、黃花梨、銀杏、藍花楹和池杉等。
表2 包含5種以上的科
廣西大學校園樹木中,獨賞樹主要有木棉、椰子、檳榔、榕樹、儀花、藍花楹、雪松、南洋杉和玉蘭等,分別分布在圖書館、綜合樓、各學院樓前或旁邊;行道樹主要有芒果、扁桃、木菠蘿、人面子、紅花羊蹄甲、白千層和海紅豆等,這些樹木遮蔭效果好,為過往行人和車輛遮蔭,使整個校園顯得郁郁蔥蔥,綠樹成蔭;庭蔭樹主要有香樟、印度榕、小葉榕、樸樹和玉蘭等,多分布在小廣場、操場周邊,供行人納涼。花灌木有朱槿、龍船花、紅背桂、七彩朱槿、木芙蓉、紅桑、黃金榕和米仔蘭等,主要布置在花壇、綠籬和小品中,葉色艷麗,花色美觀并帶有香味;竹類在水塘邊和遮蔭處作為地被植物比較常見。
落葉樹木利用較少,常落比過大,導致季相變化不夠明顯。棕櫚類利用較多,雖然美觀效果較好,但滯塵、凈化的生態(tài)環(huán)保效果明顯不足[4]。
在主干道的行道樹主要是芒果、扁桃、紅花羊蹄甲和木菠蘿,而缺少其他樹種,這幾個樹種應用頻繁,配置單一,多條主干道重復使用,使得道路景觀單調乏味。配置模式單一,都是一種樹木規(guī)則式對植,缺少空間層次感。
綠籬和花壇中雜草和雜株花木較多,缺少及時地拔出;病蟲危害和人為踐踏造成的缺失,沒有及時更新,從而影響整體的美觀。
由于樹木根系的穿插,造成道路和小品園硬化地面裂縫,影響車輛和行人通行。尤其是印度榕的根系,對道路的破壞程度較嚴重。
校園內種有夾竹桃、黃花夾竹桃和變葉木,都是有毒的樹木,不是專業(yè)人士很少能識別,而又缺少相應的醒目標示牌。
建議適當增加落葉樹種的比例來體現(xiàn)校園景觀的季相變化[5]??蛇x一些春色葉和秋色葉樹木來進行調節(jié)。
通過多采用幾種行道樹樹種,通過不同的配置模式,豐富樹木的冠層結構。
建立專人管理制,加強管理,在路邊樹立文明標識牌。
在樹木配置時,要充分考慮到植物根系的因素,對園路破壞強的樹木要深栽或改栽在不進行硬化的地段。
在人類聚集的地方應少種或不種有毒的樹木,以免誤食中毒。如要栽種,應樹立醒目的標示牌。
(收稿: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