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人機界面產品生產線提升工序效率的研究

      2018-10-10 11:21:14余建波
      機械制造 2018年7期
      關鍵詞:生產線布局工序

      □ 潘 書 □ 余建波

      同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上海 201804

      1 研究背景

      在當今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競爭的環(huán)境中,制造業(yè)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zhàn)[1]。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如何改變思想,有創(chuàng)造性地改善原有生產制造模式,在提高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2],快速交貨,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已成為制造型企業(yè)所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

      在工業(yè)控制行業(yè),實現操作者和設備交互的最常見終端就是人機界面(HMI)產品。據調查,至2013年,HMI產品主要生產企業(yè)有西門子、羅克韋爾、施耐德、GE、臺達、研華等,我國HMI產品的市場規(guī)模約23億元人民幣[3]。大多數HMI產品生產企業(yè)以裝配為主要生產方式。

      傳統HMI產品制造行業(yè)和大多數中小型裝配企業(yè)類似,為了實現規(guī)模效應,往往采用流水線布局方法,即按照一定的生產節(jié)拍,將產品的裝配工作分解為最基本的作業(yè)步驟,連續(xù)從前道工序流到后道工序。流水線生產的產品種類固定,專業(yè)化程度高,生產周期時間短,作業(yè)內容單一,管理簡單。這一生產方式缺點如下:生產線柔性弱,適應的產品種類少,需求數量或生產計劃有變化時的適應性差;由于工序多,較難實現生產線的總體平衡,降低了生產線工序效率;工人作業(yè)單調,緊張且易疲勞。

      當今,企業(yè)面臨著客戶多元化、訂單少、批量?。?]、成本低、質量高、交貨快速等的挑戰(zhàn)。特別是對于HMI產品這類以裝配為主的生產行業(yè),生產線工序效率成為影響客戶滿意度的關鍵,裝配線的平衡與否直接影響到裝配線的工序效率和生產成本[5]。

      以某公司HMI產品的生產線為研究對象,運用工業(yè)工程的方法對生產線的運行情況和工序平衡性進行分析,以單元化生產模式對生產線布局進行改善,以提高生產線的平衡率。

      2 單元生產方式

      單元生產方式采用U形或L形的車間生產線布置,由訓練有素的多面手作業(yè)員使用簡易設備進行加工,特別是組裝生產,是一種以員工為中心的生產組織方法。單元生產方式是旨在追求生產與運營的戰(zhàn)略柔性,實現低成本、變產量和變品種的生產方式,主要應用于離散型制造中的組裝型制造業(yè)。

      單元生產方式有三種主要類型:一人完成型、多人循環(huán)型和成組單元型。

      一人完成型單元生產線中,一位作業(yè)員操作一條單獨的生產線,優(yōu)點是生產線平衡率為100%,缺點是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高,設備投資高。

      多人循環(huán)型單元生產線中,作業(yè)員都是從頭做到尾,可見與一人完成型不同的是,多人循環(huán)型是多人共用一條生產線,優(yōu)點是有利于設備的共用,缺點是對操作人員技能要求高,且熟練度最低的員工會成為生產移動的瓶頸。

      成組單元型單元生產線中,多人共用一條生產線,按照工藝方法和員工技能將生產線分割成多個單元,每個員工負責生產線的某幾個作業(yè),優(yōu)點是有利于應對生產量的變化,缺點是會產生一定的不均衡損失,需要平衡操作人員之間的生產效率[6]。

      流水線式生產方式和單元化生產方式的特點有所不同,兩者布局比較見表1。

      表1 流水線和單元化生產方式布局比較

      3 HMI產品生產線現狀

      3.1 生產流程現狀

      HMI產品結構基本類似,如圖1所示。前蓋外裝有觸摸屏和保護膜,前蓋內裝有墊圈,后面裝有液晶顯示屏(LCD),LCD后貼泡棉用于阻擋灰塵并減振,LCD和印制電路板成品(PCBA)通過扁平電纜連接,部分HMI產品在PCBA上設有支撐架件,用于穩(wěn)定結構,PCBA裝在后蓋上,各結構件之間通過卡口或者連接進行固定。

      分析HMI產品生產線的生產工序,列出每個工序的主要作業(yè)內容,并通過秒表計時法確定各工序的標準作業(yè)時間[7],得到HMI產品生產工序流程,見表2。

      現有的HMI產品生產線布局為一字形流水線,如圖2所示。

      ▲圖1 HMI產品結構

      表2 HMI產品生產工序流程

      ▲圖2 HMI產品生產線布局

      物流方向從左向右,前4個工位為手工裝配。5~8工位為測試工位,配備半自動設備。9~11工位為手工包裝。員工操作時面對傳送帶,一字排開站立操作。物流架放置在傳送帶對面,一般為三層,物料分別放置在物料盒中。需要用到的螺絲刀等工具掛在傳送帶上方。圖3所示為HMI產品生產線現場局部圖片。

      計算工序平衡率H:

      式中:n為生產線的工序數量;Ti為工序i的作業(yè)時間;T為周期時間,是整個生產工序中作業(yè)時間最長的工序的作業(yè)時間。

      ▲圖3 HMI產品生產線現場局部圖片

      由表1可知,整個生產線的總作業(yè)時間為505 s,共有11道工序,瓶頸工序是功能測試1,作業(yè)時間為65 s,計算工序平衡率:

      3.2 問題分析

      作業(yè)等待是造成生產線不平衡的主要原因[9]。作業(yè)等待指在生產線不同工序之間作業(yè)時間不一致,導致速度快的工序必須等待速度慢的工序。例如第一工序前蓋安裝工序需要42 s,第二工序觸摸屏安裝工序需要55 s,之間相差13 s,說明兩道工序間有13 s的作業(yè)等待。

      工藝的局限性和過細的工序劃分,導致裝配工序間很難保持平衡。由于追求較短的周期時間,生產線設計成一字流水線,并劃分成11道工序。而由于工藝流程的局限性,有些作業(yè)又必須在一個工作步驟里完成,例如觸摸屏安裝工序,作業(yè)內容和步驟較多,導致其成為裝配的瓶頸工序。

      為滿足較短的周期時間,測試工序中將測試步驟拆分到不同的設備上,在縮短單臺設備作業(yè)時間的同時,使不同設備間的作業(yè)時間產生了不平衡。例如完成高壓測試的全部測試項目,設備的周期作業(yè)時間加上搬運、裝夾、裝密封圈、卸下產品等人工作業(yè),時間為82 s。為了匹配其它裝配步驟,人為將測試項目拆分到兩臺設備上,每臺設備完成部分測試項目,結果是高壓測試1的周期時間為38 s,高壓測試2的周期時間為44 s,同樣拆分功能測試時間為65 s和45 s。雖然拆分后的單臺設備作業(yè)時間可以滿足產能需求,但這樣的拆分使最短的作業(yè)時間(38 s)和最長的設備作業(yè)時間(65 s)之間產生了27 s的差距,加大了生產線的不平衡率。此外,將測試程序拆分到兩臺設備后,增加了裝夾和傳輸等非增值作業(yè),導致了額外的作業(yè)。

      4 運用單元化布局進行改善

      4.1 手工裝配作業(yè)單元改善

      一字形流水線物流路線較長,拿取放下等作業(yè)次數較多,增加了非增值作業(yè)次數,因此,運用單元化布局進行改善。

      計算生產線的節(jié)拍時間。節(jié)拍時間Tt指在一定時間長度內總有效生產時間Ta與客戶需求數量D的比值,是客戶需求一件產品的市場需求時間。

      HMI產品的月需求量D為16 490臺,設定工廠正常的工作時間為每月21天,每天工作時間為7.5 h,每月可用工作時間 Ta=21×7.5×3 600=567 000 s,代入式(2),得 Tt=567 000/16 490=34.39 s/臺。

      分析裝配過程發(fā)現,有些工序包含了多個獨立的工作內容,如前蓋安裝可拆分為裝LCD和貼泡棉,觸摸屏安裝可拆分為安裝觸摸屏和貼保護膜。將不可拆分的作業(yè)作為一個作業(yè)工序,重新劃分HMI產品生產工序流程,如圖4所示,圖4中用○表示裝配工序,用□表示測試和檢查工序。

      計算周期時間。周期時間指產品從投料至產出的全部時間[8],周期時間必須小于Tt。將18個作業(yè)工序的動作更進一步劃分為60個作業(yè)動作。運用秒表測量、模特排時法等方法,對各個動作進行評估操作時間?;诟鱾€動作,結合HMI產品生產工序流程圖,繪制生產流程優(yōu)先圖,如圖5所示。圖5中○中的數字表示動作要素,每個動作要素旁邊是該要素的作業(yè)時間,采用啟發(fā)式方法對工作地進行劃分,具體步驟如下:

      (1)對工序繪制生產流程優(yōu)先圖;

      (2)分配工作地1,初始工作地可分配時間為節(jié)拍時間;

      (3)找到最先未分配作業(yè),選擇一個作業(yè)劃分進待分配工作地;

      (4)計算工作地剩余時間,等于原工作地剩余時間減去該作業(yè)時間;

      (5)如工作地剩余時間夠繼續(xù)分配,重復步驟(2)~(3);

      (6)如工作地剩余時間不夠作業(yè)時間分配,則該工作地作業(yè)分配完成,進入下一個工作地作業(yè)分配;

      (7) 重復步驟(2)~(6),直至所有作業(yè)元素都分配完成。

      對HMI產品生產線工作地重新進行劃分,表3列出了部分HMI產品生產線工作地。

      根據工作地分配表,裝配單元采用了成組單元型單元生產線的設計方案。對生產線工序進行平衡合并,提高生產線的精益水平[9],具體安排如下:① 生產線整體采取U形布局,物流為逆時針走向;② 將原來的七個手工裝配包裝作業(yè)工序合并為三個大的作業(yè)單元;③每個大作業(yè)單元由三個子作業(yè)單元構成U形單元,作業(yè)人員在單元內移動距離為一步以內。

      ▲圖4 改善后HMI產品生產工序流程

      ▲圖5 部分HMI產品生產流程優(yōu)先圖

      4.2 設備作業(yè)單元改善

      原生產線將測試進行了人為分割,雖然降低了測試的周期時間,但也增加了拿取、移動等無效作業(yè),并且由于一些測試程序不可分割,導致功能測試1成為整個作業(yè)流程的瓶頸工序。

      對于設備作業(yè),改善思路是將測試程序合并到一臺設備,計算整體的測試周期,并通過增加設備數量,滿足節(jié)拍時間的要求。

      對合并后的測試工作時間進行測算,高壓測試的周期時間為72.78 s,功能測試的周期時間為91.38 s,用周期時間除以節(jié)拍時間34.39 s,得到需要高壓測試站2.11臺、功能測試站2.66臺。圓整后均各需要三臺設備。

      4.3 改善后生產線布局

      改善后HMI產品生產線布局如圖6所示。生產線整體為U形布局,分為四個主要作業(yè)單元:三個裝配單元和一個測試單元。每個裝配單元內可以安排三名員工進行作業(yè)。測試單元由三臺功能測試設備和三臺高壓測試設備組成,一名員工可以同時操作所有設備。改善后的工序作業(yè)時間見表4。

      表3 部分HMI產品生產線工作地分配表

      ▲圖6 改善后HMI產品生產線布局

      5 改善效果評價

      改善后生產線所需要的人員從11人減少到十人,生產線工序平衡率從70.63%提升到86.93%,總周期時間從505 s減少到447.39 s。改善前后數據見表5,可見改善后員工人數、周期時間減少,平衡率得到了較大提升。

      6 結束語

      筆者以某公司HMI產品生產線為例,分析了當前HMI產品生產線普遍存在生產效率不高的原因。計算了生產線平衡率,分析了造成平衡率較低的原因。通過單元化布局和啟發(fā)式方法,對生產線進行了改善,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本節(jié)約效果。

      生產線平衡是提高企業(yè)生產能力的關鍵[10],通過筆者研究可知,當企業(yè)面對品種多、需求變動大、批量小的市場需求時,單元布局可以有效提高生產線的平衡率[11],從而提高生產線工序效率。

      表4 改善后工序作業(yè)時間

      表5 改善前后工序數據比較

      猜你喜歡
      生產線布局工序
      120t轉爐降低工序能耗生產實踐
      昆鋼科技(2022年2期)2022-07-08 06:36:14
      方便小米粥億級生產線投入運行
      16000t鍛造壓力機生產線將交付
      大理石大板生產修補工序詳解(二)
      石材(2020年4期)2020-05-25 07:08:50
      土建工程中關鍵工序的技術質量控制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7
      生長在生產線上
      VR布局
      人機工程仿真技術在車門裝焊工序中的應用
      2015 我們這樣布局在探索中尋找突破
      石景山区| 罗甸县| 宝鸡市| 连江县| 宽城| 漾濞| 多伦县| 长泰县| 新巴尔虎左旗| 汽车| 明星| 京山县| 宝清县| 贡觉县| 怀来县| 将乐县| 福安市| 连城县| 揭东县| 河西区| 平安县| 体育| 新晃| 泸溪县| 洪湖市| 岐山县| 襄垣县| 仁化县| 泽州县| 犍为县| 合水县| 海城市| 鄯善县| 万荣县| 马公市| 丹东市| 景宁| 虹口区| 胶州市| 聊城市|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