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兵, 李 敏, 董萬利
腦白質(zhì)病變(white matter lesions,WML)常常在老年人頭部MRI檢測到,與卒中和癡呆密切有關[1,2]。WML的危險因素、機制尚未明確,研究表明止血因子在WML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水平的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xiàn)IB)會降低纖溶活性,降低血液流動,導致血栓形成[3],F(xiàn)IB水平升高增加卒中的風險[4],F(xiàn)IB與缺血性腦卒中復發(fā)密切相關[5]。β-纖維蛋白原基因(β-fibrinogen gene,F(xiàn)GB)是FIB分子合成的關鍵限速步驟,是影響血漿FIB水平的重要因素。研究顯示[6~8],F(xiàn)GB-455G/A多態(tài)性與腦血管病的關系密切,可能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中國人群腦梗死發(fā)病風險增加相關。目前FIB和WML之間的關系尚未闡明,F(xiàn)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的WML關系未見相關研究。本研究探討FGB-455G/A不同基因型的血漿FIB水平,并闡明FIB和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WML的關系。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3月于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住院患者269例,其中男149例,女120例,平均年齡為(63.89±9.58)歲,均為漢族人群且無血緣關系,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均行頭部MRI檢查。入組標準:(1)年齡45~80歲;(2)符合缺血性腦白質(zhì)病變的診斷標準[9];(3)同意行頭部MRI檢查。排除標準:(1)急性卒中者;(2)既往腦卒中者;(3)其他病因如免疫、缺氧、中毒、遺傳等所致者;(4)服用葉酸及B族維生素者;(5)認知功能障礙者;(6)心肺肝腎等功能障礙者;(7)不能完成頭部MRI檢查者。根據(jù)頭部MRI結(jié)果分組:(1)WML組:共收集177例,其中男98例,女79例,平均年齡(66.16±9.12)歲。改良Scheltens評分≥1分。(2)對照組:頭部MRI證實無腦白質(zhì)病變(改良Scheltens評分0分)為對照組。為同期在我科住院患者,共收集92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平均年齡(59.54±8.95)歲。
1.2 一般資料 記錄研究對象 年齡、性別、吸煙史(每天吸煙≥1支,持續(xù)1 y以上)、高血壓(有明確高血壓病史或至少兩次測量血壓>140/90 mmHg)、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或出院時診斷糖尿病)、冠心病史(包括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臨床資料。
1.3 實驗室檢查 所有患者均常規(guī)禁食8~12 h后,清晨抽取空腹血標本,送至我院檢驗科進行檢測,包括血常規(guī)、FIB、肝功能、腎功能、空腹血糖、TC、TG、HDL-C、LDL-C等指標。
1.4 頭部MRI評分 采用改良Scheltens量表[10]對WML組患者行頭部MRI評分,德國SIEMNS ESSENZA 1.5T MRI,常規(guī)行T1、T2及FLAIR序列。由兩名不清楚患者臨床信息且經(jīng)驗豐富的影像科醫(yī)師獨立判讀患者的MRI影像。
1.5 基因組DNA提取 抽取所有入組研究對象肘靜脈血4 ml(用于提取基因組DNA),置于EDTA 抗凝管中,編號后放置于-80 ℃冰箱。使用Axygen公司的試劑盒提取基因組DNA,按照說明書操作。
2.1 腦白質(zhì)病變組血漿FIB水平與改良Scheltens量表評分的關系 根據(jù)血漿FIB水平,分析WML組患者不同F(xiàn)IB水平的改良Scheltens量表評分,結(jié)果顯示,WML改良Scheltens量表評分與FIB水平呈正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6)(見表1)。
2.2 FGB-455G/A各基因型間血漿FIB水平比較 FGB-455G/A位點以GG、GA、AA基因分組,比較各組血漿FIB水平:AA組血漿FIB水平最高,其次GA組,組最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兩組FGB-455G/A基因頻率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較 經(jīng)χ2檢驗,F(xiàn)GB-455G/A基因型頻率分布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93,P=0.955);WML組的A等位基因頻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47,P=0.828)(見表3)。
表1 不同F(xiàn)IB水平改良Scheltens量表評分比較
表2 FGB-455G/A各基因型間血漿FIB水平比較
表3 兩組FGB-455G/A多態(tài)性分布比較[n(%)]
WML在老年人群的頭CT/MRI檢查中常見,隨著認識的深入,已經(jīng)證實WML 與認知功能障礙、卒中等疾病密切相關,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WML的發(fā)病機制仍未闡明,可能與內(nèi)皮細胞功能障礙、BBB破壞及慢性腦灌注不足等相關[11~13]。
FIB是分子量為340 KDa的血漿糖蛋白,血栓形成的前體物質(zhì),其含量與血漿黏度密切相關[14]。FIB參與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過程,是重要的凝血因子。高FIB水平導致血液黏度增高,引起腦小血管的血流動力學異常[15],腔隙性梗死患者FIB水平明顯升高[16]。研究發(fā)現(xiàn),F(xiàn)IB與卒中患者的WML呈獨立正相關[17],與WML的進展顯著相關[18],證據(jù)支持FIB在WML中起到關鍵作用。
在腦小血管病患者中血漿FIB水平與WML呈顯著相關性[19]。Wada等[20]納入667例社區(qū)老年人群,通過橫斷面研究發(fā)現(xiàn)FIB是WML的獨立危險因素,且與WML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FIB水平與WML的程度呈正相關,與上述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一些研究報道結(jié)果相反,血漿FIB水平與WML無顯著相關[21,22],Hainsworth等[23]采用血漿免疫組化標記的FIB定量血腦屏障功能障礙,研究發(fā)現(xiàn)FIB與腦白質(zhì)異常無顯著相關性,但WML時,高FIB水平與癡呆的風險增加密切相關(OR=2.26;95%CI,1.25~4.08,P=0.007)。
近年來,證據(jù)表明遺傳因素與WML的發(fā)病及進展密切相關。WML不同人群中具有高度遺傳性[24]。明確WML的遺傳因素有利于早期發(fā)現(xiàn),做到早期診斷、個體化治療及預防。既往WML遺傳學研究[25,26]多集中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多態(tài)性,有研究顯示其與WML存在一定的相關性。Hofer等[27]分析來自10個隊列的7773例研究對象,結(jié)果表明,一些遺傳因素(包括ACE、MTHFR、AGT、TRIM、NOTCH3和APOE4)與中老年WML的進展無顯著關聯(lián)。
FIB由2組完全對稱的分子構成,每組分子由α、β和γ 3條多肽鏈組成,β鏈是FIB 3條鏈中的核心鏈,當β鏈過表達時,F(xiàn)IB水平顯著增加[28]。FIB的β鏈由FGB獨立基因編碼,F(xiàn)GB基因包含8個外顯子,編碼461個氨基酸殘基的β鏈。血漿FIB水平的變化主要有FGB調(diào)控決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分析FGB基因多態(tài)性。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中發(fā)現(xiàn)最早、研究最多的位點。由于其對腦血管病的積極意義,至今仍是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
既往研究[29,30]證實FGB-455 A等位基因與血漿FIB水平升高正相關,本研究結(jié)果與之相一致,AA基因型血漿FIB水平顯著高于GG型,可能通過調(diào)控FIB水平參與了WML的發(fā)病及進展。許多研究探討了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風險的關系。一項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關聯(lián)的大樣本薈萃分析,共納入8719各研究對象,結(jié)果表明,F(xiàn)GB-455G/A多態(tài)性與亞洲人群缺血性卒中風險顯著相關,是亞洲成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F(xiàn)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是一個敏感的缺血性腦卒中的預測因子[31]。這些研究結(jié)果支持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人群缺血性腦卒中密切相關。
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WML的關系未見研究報道,與腦小血管病的關系鮮有報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FGB-455A等位基因與多發(fā)腔隙性梗死顯著相關[32]。在韓國CSVD人群中,研究發(fā)現(xiàn)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無顯著差異性,F(xiàn)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FIB水平升高顯著相關[33]。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WML的發(fā)病及機制尚未見研究報道,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WML無顯著相關性。有關FGB-455G/A基因多態(tài)性和WML之間的關系及機制還需進一步探討。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小,以后的研究需要大樣本研究來闡明這種關系,圍繞 WML的相關生物學標志物及基因多態(tài)性等方面開展。研究兩者間的關系及機制有助于篩查WML的高危人群,為WML早期診斷、個體化治療和預防決策提供思路和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