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一個事實:寫散文的多于寫小說的,散文創(chuàng)作隊伍龐大。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之一是散文易學,散文能短平快地表達。有句話我們耳熟能詳:散文易學而難工。這句話是大學者王國維說的,他說:“散文易學而難工,韻文難學而易工。”古詩詞讀書時學過,很難學,不敢寫。散文不同,誰都敢寫,從小學就開始寫了,一直寫到現(xiàn)在,終于,我們同王國維先生一樣悟到了:“散文易學而難工?!?/p>
散文難工嗎?話分兩頭。難工,任何真正的藝術(shù)、頂尖的藝術(shù)都難工,因為它要進入人的內(nèi)心,進入人的精神層面,而且還要征服多數(shù)讀者,的確很難,做到“工”,有時要靠上天垂青,靠一輩子琢磨。也不難工,看你“工”到什么程度,寫到福州第一、福建第一還是全國知名?有才華和努力,也不難做到?,F(xiàn)在的問題是,散文寫作缺少難度意識——追求題材、表達、精神上的難度。鋪天蓋地的散文,很多寫得太隨意,太任性,不去追求獨特性、唯一性和深刻性,不去探索散文的難度、高度,原因是我們把散文太不當回事了:寫散文?提筆就成。這也是今天罕有散文大家的原因。寫散文者眾,但靠專門寫散文成名天下知者少。小說家和詩人是兼散文家的,很多好散文是他們寫出來的……
第二屆福建高校文學作品大賽圓滿落幕,獎項花落各家,本期我們專辟欄目刊發(fā)部分獲獎作品,這些作品從題材到表達到思考均可圈可點,有新銳探索,有致敬經(jīng)典,文學的接力棒正有力傳遞。八一建軍節(jié)之際,我們刊發(fā)紅色題材中篇小說《我的戰(zhàn)馬孤云》,作者林朝暉曾是一名軍旅作家,他用深情的文字講述軍人與馬的深厚感情?!爸攸c推介”推出知名小說家任玨方的中篇《心臟病史》,一篇關(guān)于關(guān)懷的小說?!耙痪€詩人”刊發(fā)著名詩人李南的組詩《我以月亮上下弦計時》,李南的詩大氣、理性,傳誦廣泛。本期“文藝探索”的話題很有張力:全球化圖景與地域性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