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并攝影/馮銳利
東干人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走過了150多年。大約在清代晚期,陜甘地區(qū)回族趁清政府腐朽軟弱以及地方動亂的機會實施暴動,在清政府的追擊下,一批回族兄弟歷經(jīng)長途跋涉,最終駐足在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3國等地,筑建起自己的家園,從此繁衍生息。他們在當?shù)乇环Q為“東干族人”,自稱是中國陜西的老回回。
這樣特殊的一群人在當?shù)睾芤俗⒛浚狐S皮膚黑頭發(fā),操著一口地道的陜西地域方言。人們?nèi)匀槐A糁?00多年前清朝時的日常用語,例如現(xiàn)今仍沿襲用“衙門”稱呼“政府機構(gòu)”, “衙役”稱呼“政府人員”。他們每有聚會還會吼上幾句秦腔。
居住在這一區(qū)域的人們統(tǒng)稱為“陜西村”的東干人。電視上經(jīng)常報道這些“東干人”多次返故地西安尋親,一解鄉(xiāng)愁。每一個“東干人”的靈魂中都生發(fā)著一顆思鄉(xiāng)的種子。2016年10月陜西省婦女代表友好交流團,帶著《我的家鄉(xiāng)在絲綢之路的起點》攝影作品和“指尖上的絲綢作品”,來中亞省親,我作為成員之一,用鏡頭記錄了這種看得見的鄉(xiāng)愁,在異地他鄉(xiāng)聽到地道的鄉(xiāng)音。這里用一組“東干人的婚禮”道出百年前鄉(xiāng)俗依舊之實。那婚俗比現(xiàn)在陜西婚俗的套路還古老,可謂為秦人古婚俗的活化石。
2016年我省婦女代表友好交流團在“陜西村”訪問
新娘戴上陪嫁的首飾再一次的裝扮一番
東干人的“婚禮”,依舊完整存留著100多年前婚嫁的莊重儀式。新娘出嫁時必梳一種傳說的古老發(fā)型 “燕燕頭”,這種發(fā)型在陜西也沒有幾個會梳的,可見他們對秦文化的傳承的“正宗”。我們在這里看到一位會梳 “燕燕頭” 的大媽正在給新娘梳頭,屋里擠滿了看熱鬧的孩子和賀喜的賓客,他們幫著給新娘扮裝。先穿上手工繡制的云肩和清朝大襟長衫,待梳妝后足蹬上一雙紅繡花鞋,褲腿用花邊扎上,宛如一幅民國年間的美人圖。
接新娘的男方賓客一行,一到女方家,就給前來道喜的親朋好友及孩子們逐一散發(fā)喜糖,然后男賓在單獨接受阿訇的祝福后,才在迎親隊伍的簇擁下,由長輩將新娘抱入婚車,在祝福聲中與新娘一道回家。新娘一到婆家還要再進行精心梳妝打扮一番,由家中的晚輩揭掉蓋頭,戴上陪嫁來的金銀首飾,然后在端來的洗臉盆,象征性地洗洗手、洗洗臉,才出來見親朋好友。這套婚俗過程,與過去秦地無兩樣。合影留念是必不可少的。按婚禮習俗大宴賓客的流水席是異常豐盛熱鬧的,婚宴呈備餐品為:美味的羊肉手抓飯、時鮮的水果、各色糖果和糕餅。我們一行幾人被請入賓上客,按穆斯林的習俗婚宴席上同樣是沒有酒的。
拿“望遠鏡”看一看是不是“我”的媳婦
新娘走下婚車
拍打西安古城門寄托思念
即將出嫁的新娘依然梳著陜西傳統(tǒng)的“燕燕頭”
新郎新娘和親朋見面合影
婚禮后的第二天,新娘要在公公婆婆和男方眾親戚面前,充分展示自己做家務(wù)和下廚料理方面的實際才干。第三天,新郎官備上豐富的禮品陪同新娘子,回門探望岳父母大人及親屬。與此同時,新娘家眾多的親戚也會一家接一家地輪流宴請新郎官和新娘子,并給新娘子回贈備好祝賀的禮物。在回門的當晚,新郎官要趕回自己的家中,將新娘留在娘家住上三五天或一星期后,再由新郎親自前來接新娘子。新郎將新娘接回家后,東干人婚禮的儀式便告完成。
一場莊重熱鬧的東干人的“婚禮”儀式,它如活化石般的存在,像這古老的清末民初一樣的模式,在歲月的長河中留下清晰的痕跡。
參加婚禮的女賓在婚宴上
在這里,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秦文化的存在,陜西八大怪中的“凳子不坐蹲起來”“油潑辣子一道菜”等都能看到。我們用陜西話交流無障礙顯得格外親切。雖在異國他鄉(xiāng)猶如置身西安的回坊,熟悉的鄉(xiāng)音同樣的面孔,他們也把喝稀飯叫喝米湯、把蹲叫趷蹴……陜西話說的忒色的很。他們欣賞我們的影展作品,聊著西安城的話題,詢問著陜西各地他們能記住的地名,聽到巴巴(baba爺爺)、妠妠(nana奶奶)和坊上一樣的稱呼,所有的距離瞬間沒有了,忘記了此刻是在中亞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點——“陜西村”東干人的家里。
今年,“陜西村”的一些人,又來西安省親。我陪同他們游走在古城墻、鐘鼓樓大街小巷。西門是他們每次來西安必去之地,因為100多年前,他們的祖輩是從這里離開的,所以,回來省親時總要到這里,深情地望著西門,情不自禁地雙手拍打著城門高聲道:我回來了!我試圖用鏡頭解讀他們鄉(xiāng)愁,釋放思鄉(xiāng)的細節(jié)。這座城有著他們祖輩的歷史根脈,以及“人”與“靈魂”的生命遺存。在這里他們的后人“東干人”得到一種精神滋養(yǎng),因為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的起點,他們將借助這座城的血脈相連淵源,重新響起新世紀的駝鈴聲,成為“一帶一路”節(jié)點上的重要成員。他們心中的“那座城”會永遠成為他們向往的精神家園。
紅蓋頭是必不可少的
2018年“陜西村”的東干人來西安省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