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前幾天,我在家里看了一部名字叫作《美麗人生》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一起駕車來到一個小鎮(zhèn)準(zhǔn)備開一家小小的書店,旅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朵拉,兩人陷入了愛河的故事,雖好事多磨,但他們終成眷屬。可是好景不長,圭多和他的兒子因為是猶太血統(tǒng)被強行送往集中營。朵拉雖然并沒有猶太血統(tǒng),卻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和他們同行。在集中營里,他們被分開關(guān)押。圭多不愿意讓祖舒華的心靈蒙上戰(zhàn)爭的陰影,所以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面,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心靈沒有免受傷害,自己卻悲慘地死在了納粹的槍口之下。
《美麗人生》片中主人公有一個美麗而幸福的家庭,他為他的家庭做出巨大的貢獻(xiàn),可以說,他短暫的一生是美麗的。片中的兒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有一個風(fēng)趣的父親,父親帶給他快樂,使他的人生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他的人生也將是美麗的。人生的美麗也不單指快樂,更強調(diào)人生的意義,人生因意義而美麗。聰明、勇敢和善良的人們都能締造出美麗的人生。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兒子對商店門上寫著“猶太人與狗不可以入內(nèi)”的字樣感到很奇怪,這時,聰明的圭多只對兒子講:“因為他們不喜歡啊,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喜歡的東西,就像前面的商店不喜歡印度人一樣,別人不喜歡,你有什么辦法,明天我們在我們的書店也掛上一個牌子怎么樣?上面就寫上我們不喜歡的東西。”圭多不愿告訴自己的兒子是因為他們身上流淌著猶太人的血液就必須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他只是對他的兒子說這是一場旅行,這段對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覺得圭多的回答非常有趣,他們一家在圭多的影響下,過得非常幸福、開心。
提到這部電影,就不能離開二戰(zhàn)這個話題。二戰(zhàn)時有600多萬猶太人遇害,這是一部真正的血淚史,他們比任何人都有理由哭泣。而幸存下來的也絕不是幸運兒,他們目睹了親人的慘死,經(jīng)歷了慘無人道的酷刑,心靈的創(chuàng)傷將伴隨他們一輩子。但這些都不會發(fā)生在祖舒華身上,因為他父親用自己的生命為他換回了美麗人生,在甚至親眼目睹父親赴死時他還天真地以為這是一場游戲,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父親對他的愛,而他也確實是唯一一個笑著走出集中營的孩子。相信,多年以后回首往事時,他一定為自己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父親而感到無比幸福,他也一定會感慨父親為他所做的犧牲,讓他沒有沉浸在戰(zhàn)爭的悲痛中。想起斯皮爾伯格的名作《太陽帝國》,那也是一個孩子的戰(zhàn)爭回憶錄,可這個回憶錄要比祖舒華的痛苦許多。至少吉姆最后的眼神告訴我們他經(jīng)歷了許多,可祖舒華最后只告訴我們他贏得了真正的坦克。這樣的對比,會讓我們明白,有時候挽救一顆心比挽救一條命更重要,卻也是更難得。圭多用生命告訴祖舒華——生命是完美的,哪怕一時被黑暗所籠罩,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美之所在。
《美麗人生》這部電影深深地感動了我,我希望大家的人生也是美麗的。
【評點】
這篇觀后感層次清楚,感情真切自然。在概括影片的主要內(nèi)容時作者就埋下了一條主線——主人公用善意的謊言欺騙兒子,從而讓兒子幼小的心靈避免了陰暗與血腥的傷害。后文就循此線索抒發(fā)著自己的感受,“感”在“觀”中,“感”“觀”結(jié)合,凸顯中心,把自己的感動與震撼釋放在抒情與議論的文字中,這既是影片的魅力,更是這篇觀后感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