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單元的第一課時,是單元的熱身,“導入”部分涉及一些慈善機構(gòu)的名稱,B部分通過對話談論幾家國際慈善機構(gòu)的功用,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伏筆。為此,本課時的重要性可窺一斑。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1)掌握especially、basic等生詞和短語。(2)了解UNICEF、Oxfam等國際慈善機構(gòu)的功用。(3)口筆頭談論一些國際慈善機構(gòu)。
2.方法與過程目標:(1)教學方法:情境法;聽說讀寫全面訓練;表演;對話。(2)能力目標: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2)初步感知一些慈善機構(gòu),把握其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意識、樂于助人的高尚品質(zhì)。
三、教學重難點
1.談論ORBIS等慈善機構(gòu);2.表演卡通對話;3.了解國際慈善機構(gòu)是如何幫助他人的。
四、教學準備
1.掛圖;2.多媒體課件;3.導學案。
五、教學過程
1. Welcome to the unit.
(1)情境法呈現(xiàn)ORBIS、Oxfam、UNICEF、WWF的圖標,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查閱的相關(guān)信息而說出這些圖標所代表的含義以及功用。 (2)談論這些慈善機構(gòu)。 以競賽的形式,看誰對幾家慈善機構(gòu)了解最多,以彼此介紹其主要的功能為主,重點了解works for. 如呈現(xiàn)UNICEF,提出問題:What does this charity work?引導學生說出“致力于提供給發(fā)展中的國家的孩子們食物、保障他們的健康,以及受教育的機會。同樣的方式,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用英語說出UNICEF works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food、health and education等而引出新單詞。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圖片的呈現(xiàn),創(chuàng)設直觀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將課前的自主學習而查閱到的有關(guān)國際慈善機構(gòu)的信息,用于口語交際,從而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3)Part B 。(1)吳老師和學生們引導學生談論國際慈善機構(gòu),聽對話,回答:對話中提到哪個慈善機構(gòu)。(2)表演對話;(3)小組或者兩人一組編寫新對話。(4)表演出編寫的對話。(設計意圖: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錄音,使學生聽的活動有針對性,訓練學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表演對話、編寫對話,激發(fā)學生用英語交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運用英語的能力。)
2. Comic strip.
(1)口語訓練。教師:Do you have any pocket money? What do you use your pocket money for? 學生:自主交流他們零用錢的用途。 (2)情境法引出卡通對話。教師:呈現(xiàn)Hobo拉著Eddie去捐款的情境,提出問題:What do Hobo and Eddie use their pocket money for?學生:根據(jù)情景猜出Hobo和Eddie對零用錢的處理。
教師:提出What is needed for charity等問題,再播放錄音材料 。學生:聽錄音,回答問題,交流信息。 (3)兩人一組表演這個對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從聽、說、讀、寫幾個方面全面訓練。 (4)呈現(xiàn)Hobo和Eddie對話的圖片,不顯示文字部分,讓學生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自由對話,可以不拘泥于對話內(nèi)容,可以加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5)學生質(zhì)疑,如:More money is needed. too……to……privide……for/with……
對于提出的問題,小組相互討論,自主構(gòu)建知識。
設計意圖:看圖對話,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質(zhì)疑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意識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拓展教學
1.情境法提出What do you think people in poor areas need most等問題。
2.組織學生自主討論:(1)如果Hobo 和Eddie去捐款,你感覺它們應該把錢捐給哪個慈善機構(gòu)?(2)你對哪個國際慈善機構(gòu)最了解?(3)你了解國內(nèi)的慈善機構(gòu)嗎?教師呈現(xiàn)“拯救中國虎”、“希望工程”、“綠色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的圖片,和學生們一起談論這些慈善機構(gòu)。(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發(fā)散思維;由國際慈善機構(gòu),到國內(nèi)的慈善機構(gòu)的討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避免教教材的弊端。)
七、課外作業(yè)
1.記住國際慈善機構(gòu)的名稱,利用相關(guān)的資源,查詢更多的慈善機構(gòu)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慈善機構(gòu);2.了解并掌握慈善機構(gòu)的意義;3. 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詢ORBIS的主要信息,初步感知reading.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課外作業(yè)的布置,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新鮮感,不再是單詞、短語的抄寫,對話的背誦,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八、附板書設計
8下Unit7 International Charties
Period One
1.international =inernation+al 4.More money is needed.
2.ORBIS UNICEF Oxfam WWF be+V.PP 被動語態(tài)
3.basic 5.too……to……
edcational……6.provide……for/with……
設計意圖:簡潔、工整的板書設計,便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點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作者簡介】李元慶,江蘇省盱眙縣開發(fā)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