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黨
近期,徐州市教育局推行的《關于實施<“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行動計劃>的意見》(簡稱《學講計劃》),掀起了徐州市新一輪的教育教學的改革熱潮。一提起“學講計劃”,許多老師脫口而出的就是“學進去”“講出來”。這是《學講計劃》留給我們最關鍵的一組關鍵詞,顧名思義就是不僅讓學生“學進去”還要“講出來”。由于學生生長環(huán)境的限制,教師長期以來教學觀念的根深蒂固等,使得“講出來”變成一個難題,困擾著我。如何讓學生“說出來”“說得好”,就是一個相對較難的問題,特別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難度更大。下面談一談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實踐和探討。
首先,改變觀念,給學生“講出來”的機會。
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時生怕學生說不到點子上去耽誤教學進程,稍有一點差錯就喧賓奪主,直接指出標準答案。這樣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都大大減少,使得老師的“說”,占得比重更多了,一堂課就像在聽老師在說書。我們應該改變這種錯誤的觀念和做法,要敢于放手,樂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講出來。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留出充分的“講出來”的時間,不要怕學生講不好或者出錯,教師要學會適時恰當?shù)匾龑?、提問,用心地傾聽和積極的回應?;蛟S我們的孩子說的不夠精彩,有的甚至連意思也表達不清楚,但這又何妨!慢慢來,讓學生和學生的思維碰撞,學生和老師的思維碰撞,使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舞臺,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
其次,采用多種形式,使學生善于“講出來”。
“講出來”絕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復制”,而是合作互助的“講、做、練、教”。
由于一二年級的學生明顯地表現(xiàn)出不善于分配注意的特點,所以在合作小組的劃分上應該以兩人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比較合適??梢造`活應用同位講、小組內講、面對全班講、回家給家長講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教別人”的方式中“講出來”。有的孩子膽小怕人,不敢在眾人面前發(fā)言,可以在同位或者小組內講出來。這樣,鍛煉了能力,同時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學習,相互影響,互通有無,使每個孩子都得到了鍛煉和發(fā)展。
不僅可以用嘴講出來,還可以演出來,畫出來……例如:《狐假虎威》一課,學完課文之后,小組合作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先在小組內練習,再指名在全班同學面前演一演。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了,而且興趣盎然,演得非常投入,很精彩!再如在學習《廬山的云霧》一課的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動手畫出不同姿態(tài)的云霧,學生畫得栩栩如生??梢妼W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比較透徹了。
其實,形式不重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善于的表達方式“講出來”。
第三,指導方法,讓學生學會“講出來”。
低年級的孩子語言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還比較低,就像咿呀學語的嬰兒,需要教師悉心地呵護。教師應允許孩子說的不像樣,或者說錯,同時還要教給學生方法,或者進行示范,降低難度,讓孩子逐步學會如何講。
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螞蟻和蟈蟈》的第一自然段:“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教學時訓練學生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說話,憑空讓孩子說,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簡單。為了降低難度,交給方法,于是我出示:下課了,同學們有的(),有的(),個個()!給了學生這樣的提示,學生的思維拓展開了,說起來容易多了,說的很精彩。然后再拓展開去,讓學生自由說就水到渠成了。有的說:“大掃除時,同學們有的掃地,有的擦窗戶,個個都很賣勁!”有的說:“上體育課時,同學們有的打排球,有的打籃球,個個玩得很開心!”……
再如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練習6的口語交際我愛吃的水果,如果放手讓學生自由說,他們會不知從何說起,即使說了也是語無倫次,沒有層次的。怎樣才能讓學生想說、樂說、說得精彩呢?我抓住低年級學生愛參與、愛表現(xiàn)的特點,通過情景對話,讓學生看著水果說水果,吃著水果說水果。說話時引導學生要按一定的順序,先說這種水果叫什么名字,接著介紹樣子、顏色和味道等。在學生介紹樣子的時候,引導學生感受并學會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這樣你的介紹會更生動形象。有的孩子在介紹香蕉時這樣說的“香蕉穿著一件黃色的外衣,彎彎的,就像天上彎彎的月牙。”整節(jié)課學生說得不亦樂乎,感覺到不是在上課,而是在聊天,……每個孩子能主動參與、樂于參與,課堂氣氛活躍,效率也高。
第四,豐富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樂于“講出來”。
莎士比亞說:“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币虼私處熧澷p的語言尤其重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老師的評價語是“你真棒!”“你讀得真有感情!”“你說得太好了!”等一些比較單一籠統(tǒng)的評價語,學生聽的時間長了就麻木了。教師贊賞的語言要有針對性。另外,教師適時地使用肢體語言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一個微笑,豎起大拇指,或者握握手,一個擁抱,還可以送給他掌聲。我覺得這些小小的舉動就像股股的暖流給學生幼小的心靈帶來無窮的力量和快樂,拉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
在課堂上,同學之間進行的即時性評價也是有利的,有時會起到激發(fā)競爭意識的效果。學生和學生之間是平等的,他們誰都不服誰。有時同學給的否定的評價會大大刺激學生超越對方的想法,教師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進行小小的比賽。
筆者對于“學進去,講出來”行動計劃的理解和實踐還是比較膚淺和片面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精心設計,用心引導,“講出來”其實并不難!這樣才會使自己的課堂更加民主、活潑、歡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