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璐
再過一個月,吳曉霞就要結婚了。早些天她總在設想婚禮現(xiàn)場的情景:潔白的婚紗、滿座的賓客,對了,還要邀請那群天真可愛的小朋友,他們可是她的第一批學生。
吳曉霞是廣東佛山一家民辦幼兒園的老師,她從事這份工作剛滿一年。最近,她所在的行業(yè)被一系列虐童事件推上了風口浪尖:上海攜程親子園老師喂芥末的事件還未淡出公眾視野,北京一所紅黃藍幼兒園又曝出了虐童行為,重慶、廣西等地也陸續(xù)揭露出幼師虐童的事件。
孩子,尤其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本就是社會的一根敏感神經(jīng),施暴方式的殘忍、事件爆發(fā)的頻率更激發(fā)了民眾的怒火。一時間,針對幼兒園的報道、評論鋪天蓋地,不少孩子家長憂心忡忡。
其實,與中國龐大的幼兒園基數(shù)相比,曝出虐童事件的幼兒園僅是極少數(shù)。但惡性事件的密集發(fā)生,也的確反映出幼教領域存在的不少問題。完善法律、增強監(jiān)管都很重要,同樣不可忽視的還有幼師行業(yè)本身存在的問題。
巨大的行業(yè)缺口
保育員帶著30多個小朋友去睡午覺了,魏新雨長舒一口氣:上午的工作結束了。她去年剛從廣州大學學前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目前在廣州一家公辦幼兒園做班主任老師。畢業(yè)的第二年就做班主任,魏新雨直言壓力很大,處理與家長的關系、協(xié)調(diào)配班老師和保育員的工作都是挑戰(zhàn),但對她而言,最大的困難還是怎樣讀懂小朋友的心理。
讀書時,魏新雨學到的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不管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都不應該用成人固有的思維約束小朋友。在工作中,這個理念卻很難實現(xiàn)。魏新雨舉了一個例子,在美術課上,有的小朋友會把云朵涂成紅色,還有的小朋友會把天空涂成黑色,如果站在成人的立場,就應該告訴孩子云是白的,但合格的幼兒園老師不應該這樣做。
“其實每一幅畫背后都有小朋友自己的邏輯,把白云涂成紅色可能是因為小朋友覺得天氣很熱;把天空涂成黑色是因為要下雨了?!蔽盒掠暾f,老師需要耐心地和小朋友交流才能發(fā)現(xiàn)繪畫背后的故事,但是她所在的班級有36個孩子,上課時老師很難做到一對一地觀察指導。
算上只負責幼兒生活的保育員,魏新雨所在的班級有三位老師,老師與幼兒比例是1:17,這剛好是中國幼兒園教職工數(shù)與幼兒數(shù)之比??墒且勒战逃?013年印發(fā)的《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全日制幼兒園教職工與幼兒的比例應達到1:5至1:7,規(guī)定與現(xiàn)實相去甚遠。
魏新雨說,幼師缺口大,一個老師要照看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幼兒,這對幼師的“專業(y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社會卻對這個職業(yè)存在不少偏見。不少孩子家長把幼師的工作看成“哄哄孩子、講講故事”,只要幼兒平安回家就滿足了;即便是重視教育的家長,也大多關注孩子從幼兒園學到的算數(shù)、識字等技能,而不是語言表達、思維邏輯等方面的能力。
低門檻與低收入
幼師行業(yè)缺口巨大,按照市場供需關系,幼師資源應該很搶手,他們的收入也應該很高,但現(xiàn)實卻不是這樣。魏新雨考上了編制,工資由財政發(fā)放,每個月分別能拿到6000元的收入,這大概是當?shù)氐钠骄べY水平。但她所在公立幼兒園的非編制老師月收入都在兩千多元,在廣州、佛山這樣的城市實在不算高。
為什么幼師稀缺,收入?yún)s不高呢?原因在于目前幼師行業(yè)的門檻很低,大量低學歷、非幼教專業(yè)的老師涌入這個行業(y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行業(yè)缺口,也拉低了行業(yè)的收入水平。
劉春芳是山東濰坊一家職業(yè)中專的幼師培訓老師,她告訴記者,她所在中專院校的幼師專業(yè)一級有200多位學生,這些初中只讀了兩年半的學生大多對文化課沒有興趣,學校便重點培養(yǎng)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如唱歌、舞蹈、美術等,以便他們畢業(yè)后能順利進入幼兒園工作。劉春芳說,與偏重理論學習的本科學生相比,中專畢業(yè)的幼師在心理學、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儲備明顯匱乏,這就導致他們上課和照顧幼兒的效率沒有本科生高。
山東濰坊一家民辦幼兒園的業(yè)務園長張倩說,她所在的幼兒園有近40名老師,一半以上都是中專學歷。張倩坦言,從營收狀況來看,幼兒園具備為老師提高工資待遇的能力,但沒有這方面的動力。幼師市場的行情就是這樣,不需要提高工資就能留住老師;而且園內(nèi)老師所做的工作可替代性很強,一位老師走了,有很多人排著隊想要這份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園方自然不會增加開支。
風口浪尖上的壓力
近期連續(xù)曝出的幼兒園虐童事件把幼師群體推上了風口浪尖,魏新雨說,她和同事們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壓力。
不過對幼兒園老師來說,巨大的壓力還來自于對幼兒安全的擔心。小朋友不懂得照顧自己,經(jīng)常出現(xiàn)摔倒或磕碰的情況,而一旦出現(xiàn)意外,老師不僅要面對家長、園長的指責,往往還會損失一定的績效獎金。
幼師群體中有大量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他們本身就不夠成熟,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很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如果是專業(yè)知識匱乏、經(jīng)驗不足的老師,當他們面對孩子無休止的哭鬧而無計可施時,施暴很可能就會成為他們一種宣泄情緒的潛在方式。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愛心、耐心、責任心等師德是幼師群體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教育部在2012年出臺了《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其中將“師德為先”作為該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缺口巨大的國內(nèi)幼師行業(yè)對師德的重視還遠遠不夠。
在婚禮舉辦前的半個月,吳曉霞放棄了邀請班上小朋友參加婚禮的想法。她的主班老師告訴她,邀請孩子參加婚禮,容易被家長誤會為索要好處,即使本意不是這樣,家長們也會因為份子錢拿不拿、拿多少的問題犯難。
吳曉霞有三天婚假,她準備在婚假結束后送給班上的小朋友一人一塊喜糖。
(來源:《南風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