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
[摘 要] 本文利用1981—2010年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簡稱玉樹州)6個縣的常規(guī)氣象觀測資料,著重針對該州氣溫、降水、日照的變化特征進行分析,以期揭示1981—2010年玉樹州的氣候變化特征。結果表明:1981—2010年,玉樹州年平均氣溫呈現(xiàn)出較為顯著的上升趨勢。其中,2009、2010年的年平均溫度最高,1983年最低。季平均氣溫有所增加,而且各個季節(jié)的變化存在差異,冬季增幅最快,其次為秋季和夏季。月平均氣溫有所增加,其中12月氣溫變化速率最高,5月最低。玉樹州平均降水量起伏較大,但整體而言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2003年最多,1997年最少。季節(jié)降水量變化存在明顯差異,春季有所增加,夏季有所減少,秋季和冬季降水量也有所增加。8、9、12月降水量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少趨勢,其中8月降水量減少趨勢最為顯著;其余各個月份降水量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以10月增加速度最為明顯,其次為5月;玉樹州年日照時間變化起伏較大,但整體而言較為穩(wěn)定,其中1981—1985年日照時間有所增加。夏季與冬季日照時間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以冬季日照時間增加趨勢最為明顯。春季與秋季日照時間相對較少。1、4、5、8月和10月日照時間有所減少,其中10月日照時間減少趨勢最為明顯;其他月份日照時間均有所增加,其中2月日照時間增加趨勢最為顯著。
[關鍵詞] 氣溫;降水量;日照時間
[中圖分類號] P4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8)14-110-3
近些年來,受到自然因素及人為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氣候變化加劇,由此產(chǎn)生的損失與影響不容忽視[1-2]。目前,有關氣候變化的分析與研究逐漸增多,并且已成為各個領域及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本文利用1981—2010年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簡稱玉樹州)6個縣的氣象觀測資料,著重分析氣溫、降水及日照時間等氣象因素的變化特征,以期能夠為玉樹州提供科學、及時的氣象服務,進而為該地區(qū)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一定的指導[3-4]。
1 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玉樹州自然概況
玉樹州位于青海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位于東經(jīng)89°27′~97°39′、北緯31°45′~36°10′。玉樹州東部臨近果洛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與四川省甘孜州毗鄰,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自治州相互接壤,北部連接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玉樹州氣候的基本特點是高寒,該州無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玉樹州全面暖季有四五個月,冷季有七八個月。年平均氣溫為-0.8 ℃,年最高氣溫為28.0 ℃,年最低氣溫為-42.0 ℃。年平均降水量為463.7 mm,年日照時間為2 467.7~2 789.1 h。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導致玉樹州干旱、低溫、大雪、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多發(fā)。
1.2 研究資料與方法
本文選取1981—2010年玉樹州6個縣的氣溫、降水、日照時間等氣象觀測資料,掌握玉樹州氣溫、降水量及日照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進而指導農(nóng)作物的合理規(guī)劃及科學種植,促進該州經(jīng)濟的發(fā)展。
本文采用統(tǒng)計及線性趨勢分析的方法:Y=aX+b。其中,a代表了變化傾向率,b為常數(shù)。其中a的絕對值的大小代表了氣候變化(上升或下降)的程度,當a>0時,代表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變化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當a<0時,代表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變化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
2 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2.1 氣溫
2.1.1 平均氣溫變化特征。由圖1可以看出,1981—2010年玉樹州年平均氣溫呈現(xiàn)出線性變化趨勢。隨著時間的變化,年平均氣溫呈現(xiàn)出較為顯著的上升趨勢。統(tǒng)計分析得出,1981—2010年玉樹州年平均溫度為4.3 ℃,其中2009、2010年的年平均溫度最高,為5.8 ℃,1983年的年平均氣溫最低,為3.1 ℃。
2.1.2 氣溫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1981—2010年,玉樹州季平均氣溫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上升變化趨勢,但是各個季節(jié)的變化又存在差異。春季、夏季、秋季與冬季氣溫增溫率依次為0.28、0.33、0.34、0.56 ℃/10 a。由此能夠看出,冬季氣溫增幅最為明顯,其次為秋季和夏季。
2.1.3 氣溫的月變化特征。由圖2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變化,各個月份的平均氣溫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上升趨勢,其中12月氣溫變化速率最高,為0.61 ℃/10 a;5月氣溫變化速率最低,為0.18 ℃/10 a。
2.2 降水量
2.2.1 平均降水量變化特征。對1981—2010年玉樹州降水量進行統(tǒng)計得出,1981—2010年來玉樹州平均降水量變化較大,但整體而言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2003年降水量最多,1997年降水量最少(見圖3)。
2.2.2 降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玉樹州各個季節(jié)降水量變化存在明顯差異。春季降水量呈現(xiàn)出顯著的增加趨勢,夏季降水量則呈現(xiàn)出一定的減少趨勢,秋季和冬季降水量也有所增加。其中,夏季與冬季降水量呈現(xiàn)出先增加后穩(wěn)定最后減少的趨勢,春季與秋季平均降水量表現(xiàn)為持續(xù)增加。
2.2.3 降水量的月變化特征。對1981—2010年玉樹州月降水量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得出,8、9、12月降水量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少趨勢,其中8月降水量減少趨勢最為顯著;其余各個月份降水量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以10月增加速度最為明顯,其次為5月。另外,1、2、4、6月和12月的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先增后減的變化趨勢;9月的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減少趨勢;3、5、10月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7、8月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先減少后穩(wěn)定最后增加的變化趨勢;11月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先增后穩(wěn)定最后減少的變化趨勢。
2.3 日照時間
2.3.1 年平均日照時間變化特征。對1981—2010年玉樹州年日照時間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得出,1981—2010年玉樹州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 582.8 h。由圖4可以看出,日照時間變化起伏較大,但整體而言玉樹州日照時間變化較為穩(wěn)定,且基本穩(wěn)定在2 582.8 h左右。其中,1981—1985年日照時間有所增加,1985—1990年日照時間較為穩(wěn)定,1990—2010年日照時間有所減少。
2.3.2 日照時間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1981—2010年各個季節(jié)的日照時間變化有所不同。夏季與冬季日照時間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以冬季日照時間增加趨勢最為明顯,春季與秋季日照時間相對較少。
2.3.3 日照時間的月變化特征。1、4、5、8月和10月玉樹州日照時間有所減少,其中10月日照減少趨勢最為明顯。其他月份日照時間有所增加,其中2月日照時間增加趨勢最為顯著。
3 結論
①1981—2010年,玉樹州年平均氣溫呈現(xiàn)出較為顯著的上升趨勢,其中2009、2010年的年平均溫度最高,為5.8 ℃,1983年的年平均氣溫最低,為3.1 ℃。季平均氣溫隨著時間的變化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上升趨勢,但是各個季節(jié)的變化存在差異,冬季氣溫增幅最為明顯,其次為秋季和夏季。另外,各個月份的平均氣溫均呈現(xiàn)一定的上升趨勢,其中12月氣溫變化速率最高,5月氣溫變化速率最低。
②1981—2010年,玉樹州平均降水量起伏較大,但整體而言平均降水量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2003年降水量最多,1997年降水量最少。各個季節(jié)降水量變化存在明顯差異,春季降水量顯著增加,夏季降水量有所減少,秋季和冬季降水量也有所增加。8、9、12月降水量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少趨勢,其中8月降水量減少趨勢最為顯著;其余各個月份的降水量均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以10月的增加趨勢最為明顯,其次為5月。
③1981—2010年,玉樹州年日照時間變化起伏較大,但整體而言較為穩(wěn)定。其中,1981—1985年日照時間有所增加。夏季與冬季日照時間呈現(xiàn)出一定的增加趨勢,其中以冬季日照時間增加趨勢最為明顯,春季與秋季日照時間相對較少。另外,1、4、5、8月和10月日照時間有所減少,其中10月日照時間減少趨勢最為明顯;其他月份日照時間有所增加,其中2月日照時間增加趨勢最為顯著。
參考文獻
[1]王秀芬,楊艷昭,尤飛.近30年來黑龍江省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11(s1):28-32.
[2]黃紅輝,歐光付,林鉑岷.龍州近30年氣候特征及變化分析[J].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2011(18):134-136.
[3]孟建國,張志軍,葛艷斌.繁峙縣近30年氣候變化和主要氣象災害分析[J].農(nóng)業(yè)與技術,2012(5):149.
[4]魏永亮,韓方昕.1961~2013年囊謙縣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15(1):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