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燕
教師對待學生就好比老農(nóng)守望一塊麥田:麥穗有飽滿的,也有不太飽滿的,但那些不太飽滿的麥穗同樣是果實,我們應該以“它還是成功了”的心理來收割它。況且只要我們精心澆水、施肥,小心呵護,它們就會茁壯的成長,以飽滿的果實來回報我們。所以我們在討論轉(zhuǎn)化“后進生”的問題時,不能只局限在“差”的點上,而是應該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拉起“后進生”的手,讓“后進生”與其他同學一樣,體驗成功、享受成功,進而引導并促使他們健康和諧地去發(fā)展。
一、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
“親其師,信其道”,這是自古以來的名言。教師與后進生之間,沒有良好的感情紐帶,轉(zhuǎn)化是不可能的。“后進生“們大多數(shù)是從受教育起就伴隨著呵斥、嘲笑、辱罵甚至體罰,正由于此,我們教師對后進生傾注的愛更要多于其他同學。但要強調(diào)的是,我們給出的這種“愛”不是做作出來特殊的愛,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學生一樣平等的愛。不然后進生仍然會覺得老師對他是另一種形式的“另眼相看”。其次,這種“愛”不應該僅僅來自老師,還應來自學生集體,要讓“后進生”感到老師沒有歧視他,而且同學們也在真誠尊重他,進而喚起他們對集體的熱愛之情,并把這種感情轉(zhuǎn)化為上進心。
二、善于抓住閃光點
每一位學生的自身都是有閃光點的,這自然也包括后進生。所謂閃光點,不能要求過高,一個問題的回答,一次較好的作業(yè),不良習氣的克服,與同學的友好相處……都是促進后進生發(fā)展的“星星之火”,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有分析地加以引導,這樣的閃光點就會逐步擴大,引起質(zhì)的變化。例如:在我所帶的班級中曾有一個叫張帥的同學,老實、不善言談、功課差、沒有進取心,而且?guī)状闻缐ν獬錾暇W(wǎng)……我從側(cè)面了解了一下,他的電腦知識在同學們當中還是比較出色的,于是,在我們學校舉行的電子報刊競賽中,我派出了他代表我們班參加比賽,他那種不容置信的眼神到現(xiàn)在我還記憶猶新,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不要緊張,只要能發(fā)揮出你的正常水平就可以,我們都期待你良好的表現(xiàn)……結(jié)果,他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在那次比賽中,得了全校的第一名。為此,我們?nèi)嗤瑢W給他開了一個小小的“慶功會”,他顯然沒有想到會享受到如此的“待遇”,有點受寵若驚,但自從那時起,他開始一點點地有了變化,而我也會適時地把他的成功展示在教室的各個角落里……在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中,他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同時更帶動了他其他學科的學習。
三、講究有效的轉(zhuǎn)化方法
后進生有普遍性的心理特點,從積極方面看,他們多有期待心理,期待別人(特別是老師)尊重他們,看到他們的優(yōu)點,期待別人相信他們能夠進步,變?yōu)楹脤W生;同時,他們多有自我表現(xiàn)心理,他們愿意得到機會,顯示一下自己的身手,尤其想做一些讓別人肯定的好事情;他們多有爭取進步的愿望,他們不甘心長居下游,希望通過努力,成為好學生。從消極方面看,他們可能有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別人看不起自己,想進步,別人也不會相信;還可能有懼怕心理,怕考試,怕挨批評,怕家長打罵,怕受處分;也可能有逆反心理,一批評,一教育就厭煩,不愛聽,覺得反正總說我不好,我也不聽你們的;甚至可能有報復心理,誰管教他多,批評他多,產(chǎn)生反感,就想尋找機會報復一下,發(fā)泄怨恨。作為教師,對后進生的心理狀態(tài)要仔細觀察分析,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轉(zhuǎn)化工作。筆者在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中,主要采用過以下幾種相對來說比較有效的方法。
1.填寫喜報單。在每一個學期的開始,我都會制定、設計并印制好一些學生進步喜報單,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并匯總班干部的班級日志記錄,給每一月當中進步明顯的“后進生”發(fā)一份喜報單,讓學生帶回去向家長報喜。
2.集體評議。這是我在班級管理中經(jīng)常用到的一種方法,感覺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不定期地在班級中評選“最近表現(xiàn)最差的同學”,并在班會上對相關的同學提出批評和希望;然后過一段時間,再在上次評選出的學生當中評選“最近進步最大的同學”,依然在班會上,給予肯定和表揚。
3.輪流值班制。大多數(shù)后進學生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有了錯誤不愿人說,感覺傷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讓后進學生也有一個體現(xiàn)自己尊嚴和才能的機會,我便在班上開展了“輪流值日制”,每一名同學在學期中都有機會當一天的班長,來管理班級的日常事物,到最后來比一比、評一評,看誰班長做得最出色。而在這些評比當中,后進學生往往是比較占優(yōu)勢的,他們從對自己的要求上、對事物的認真程度上和對一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都讓老師和同學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作為教師,要在后進學生享受成功的時刻,及時給予鼓勵,并進而提出下一步的要求,一點一滴地收集起后進學生的自信心。
4.班級對抗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后進生比其他學生更期望有進步,但老覺著自己不如其他同學,所以他們不敢與同學去比。為此,我在每一學期,都會讓學生從班級當中或者是年級當中,找一個與自己各方面情況都比較接近的同學作為競爭對手,搞一個對抗賽,在紀律、禮儀、學習、體育、音樂、勞動、品德等方面全面展開競賽,并定期進行評比。這大大調(diào)動了后進學生的上進心,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在對抗當中發(fā)揮出了自己最出色的一面。
5.調(diào)動非正式小團體的積極因素。一個班級當中的后進學生,往往不止一個,他們在某些活動當中,都表現(xiàn)的異常團結(jié)。不難看出,他們開始結(jié)伙成派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要能抓住這個團體當中的核心人物,使這種小群體成為班集體的積極力量,對轉(zhuǎn)化后進生也是十分有力的。
人們常說,轉(zhuǎn)化一個后進生與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等生具有同樣的價值。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讓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來拉起后進生的手,用愛去叩擊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享受學習,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