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說文解字》上說是“心氣不足需積蓄能量,在信念力的支撐下持續(xù)積聚能量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性狀”。中華民族深得“忍”字真諦,“忍”所蘊含的精神已經(jīng)完美融入我們的民族血液之中,成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氣質(zhì)。
首先,忍是一種使人生更加完美的特質(zhì)。
古往今來,凡是彪炳青史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無不能忍。忍,是成大事的前提,是超越他人的基礎(chǔ),是以退為進的技巧。
忍,不為風平浪靜,只為積水成淵。
當年韓信喜歡身佩長劍。一個年輕人說:“你雖然個子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膽小的,你不怕死,就拿劍刺我;不然就從我胯下爬過去?!表n信選擇了后者。后來,他成為大將軍,告訴眾人:“當年那人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但殺他沒有名目,所以忍了下來,才達到今天的成就。”
如果韓信選擇刺那個年輕人,也許他就不會當上大將軍;所以,韓信選擇了忍,他的人生才更加完美。
《尚書》中說:“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比滩粌H僅體現(xiàn)于個人。有人就有社會,個人的忍相加,是社會的忍。
忍也是一種讓社會和諧的紐帶。
忍,是為了不讓心受傷,做到了便使社會和諧。少幾分爭吵,幾分好勝,幾分魯莽,幾分要強……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隱忍謙讓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那背后是寬容,是理解,是大度,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這些都是和諧社會所需要的。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放眼當下,“一帶一路”戰(zhàn)略正以我國為中心,如火如荼地開展進行著。難道說這不是一種變相的“忍”?我們要的是世界和平,共同發(fā)展。那些如今與我國展開各領(lǐng)域密切合作的伙伴們,誰敢說當年沒有一絲的仇怨?但,我們選擇了忍,這是一個偉大民族應(yīng)有的胸襟。忍,存在于骨子里,使中華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
忍,使人生完美,令社會和諧,讓世界和平;忍,是一種人生,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靈魂!
評委說:
關(guān)鍵:文字充滿人文關(guān)懷
忍,在個人是一種選擇,在國家是一種傳統(tǒng),在世界是一種方略。因為忍,個人有所成就,國家逐漸強大,世界趨于和平。本篇是作者由小及大的世界觀的體現(xiàn),也是當代00后對某些社會問題的思考結(jié)果的反映,難能可貴。00后的世界里,對“忍”字尚且有如此深刻的體悟,對自身,對生命生活的態(tài)度,我們大可放心,無須焦慮。一個強大的00后群體正成為祖國的希望,正以自己的方式傳承著中華美德,繼續(xù)著自己的使命,壯哉!
(清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