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鑫,楊自權,孫鵬中,史 堂,李天銀
(甘肅亞盛田園牧歌牧草科技研究院,甘肅 酒泉 735000)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世界廣泛種植的一種優(yōu)質蛋白飼草,被譽為“牧草之王”〔1〕。全世界種植面積3300萬ha,我國現(xiàn)有種植面積近200多萬ha,居世界第六位〔2〕,隨著西部大開發(fā)和農業(yè)生產結構調整,其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但目前苜蓿產業(yè)化生產水平較低〔3〕,在苜蓿是否需要施用氮肥,追什么肥、追多少等問題上缺乏理論指導,造成苜蓿產量較低、不同茬次品質不均一、經(jīng)濟效益低等問題,制約著苜蓿產業(yè)化的發(fā)展〔4〕。
紫花苜蓿生長需要N、P、K等營養(yǎng)元素,苜蓿可以通過共生的根瘤菌固氮,減少氮肥的使用〔5〕,但是P、K等元素對紫花苜蓿飼草產量和品質影響也很重要〔6〕。因此,平衡施肥作為一種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苜蓿產量、改善苜蓿生態(tài)特性及營養(yǎng)品質,從而可以提高苜蓿種植的效益〔7〕。
為了探索肥料的不同施用量對紫花苜蓿產量、質量的影響,避免肥料施入不足或過量,特此設計了安琪酵母、磷肥、高鈣、鉀肥四種肥料的三個不同施用量對苜蓿產量和質量影響的試驗研究,以便確定金塔縣地區(qū)土壤條件下苜蓿的最佳的施肥量,以達到提高產量和質量的效果,同時為指導苜蓿產業(yè)化生產及生產苜蓿專用肥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設在金塔盛地草業(yè)公司三隊29#噴灌區(qū),為脫鹽良好,肥力一致,土地平整,保苗均勻的噴灌區(qū)留床苜蓿地。
供試紫花苜蓿品種為阿迪娜
1.3.1 施肥方案
表1 施肥配方
如表1,每種肥料設低、中、高3個水平,在大田施肥的基礎上進行加施,并以每種肥料的中水平為對照。
1.3.2 試驗小區(qū)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按照施肥方案,4種不同的肥料分低、中、高三個水平,以大田常規(guī)施肥為對照,共12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設36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4m*3m=12平方米,小區(qū)間距0.5m,重復間距1m,試驗區(qū)四周及小區(qū)間均設保護行,每一區(qū)組內土壤肥力條件基本一致,選擇生長整齊均勻留床苜蓿地作為試驗地。
表2 試驗小區(qū)施肥量計算表
表2為換算之后的小區(qū)施肥用量。
2016年3月29號-3月30號進行返青前小區(qū)施肥工作,磷肥為1次性施入,安琪酵母、高鈣、鉀肥施如全年用量的一半,于5月23號進行一茬測產取樣,二茬取樣時間7月11號,7月18日完成三茬前施肥工作,施入安琪酵母、高鈣、鉀肥剩余一半的用量,三茬取樣時間為8月12號。試驗各小區(qū)灌水量一致,各項田間管理統(tǒng)一,收獲時間統(tǒng)一,觀察記錄標準統(tǒng)一。
田間觀察記載及室內考種按照標準方法進行。田間調查項目包括:株高、莖粗、小區(qū)鮮草產量、小區(qū)干草產量。室內考種項目包括:葉莖比、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
收獲3茬,測產以苜蓿初花期為準,全小區(qū)測產,留茬高5cm,各小區(qū)分別稱重,最終產量為3次測產的合計;每小區(qū)隨機取樣0.5進行莖葉比測定;在多葉型紫花苜蓿初花期分析測定刈割干物質的3種含量。按美國農業(yè)部苜蓿干草質量標進行比較。3次測產各取100g自然風干樣品混合,用于測定苜蓿草品質指標粗蛋白(CP)、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
試驗數(shù)據(jù)通過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求得最高產量對應的最佳施肥量;分析樣品由田園牧歌草業(yè)集團牧草技術科學院化驗室檢測。
各茬小區(qū)測產和產量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產量統(tǒng)計表
由表3可以看出,安琪酵母肥料施入量為450kg/hm2時產量最高,高于中水平安琪酵母5.3%;磷肥施入量為600kg/hm2中水平時產量最高,高鈣、鉀肥產量都是中水平產量最高,施肥量為150kg/hm2。同一水平下的高鈣和磷肥相比較,可以看出高鈣處理下的產量都高于磷肥處理。
表4 性狀表現(xiàn)
由表4可以看出,安琪酵母株高最高的是高水平,并且與低水平在株高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磷肥株高最高的是中水平,且與低水平在株高上存在顯著性差異;高鈣最高的是中水平,與低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鉀肥株高最高的是中水平,與低水平存在顯著性差異。安琪酵母葉莖比最高的是中水平,為1.04,磷肥葉莖比最高的是高水平,為1.06,高鈣葉莖比最高的是中水平,為1.01,鉀肥葉莖比最高的是中水平,為1.01。各處理在莖粗上無顯著性差異。
表5 品質表現(xiàn)
各小區(qū)品質表現(xiàn)如表5所示,安琪酵母的三個不同的施肥水平在粗蛋白和RFV上差異表現(xiàn)不大;磷肥的三個不同的施肥水平中粗蛋白最高的是中水平,粗蛋白含量為23.5%,但RFV表現(xiàn)最好的是高水平,RFV為167.93;高鈣的三個不同的施肥水平中低水平品質較好,粗蛋白含量為24.25%,RFV為163.68;鉀肥的三個不同的施肥水平中,高水平粗蛋白含量最高,為24.3%,但低水平RFV最高,為161.07。
相關研究報道表明,苜蓿生長需要較高的養(yǎng)分施入,因此,施肥可以顯著提高苜蓿干草產量〔8〕,而苜蓿屬豆科類作物,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可以形成根瘤,進行共生固氮〔9〕,但是,由于較低的有機質含量、瘠薄的土壤、較高的PH,較大的土壤鹽分含量等因素影響,使得苜蓿結瘤數(shù)少,而有效的根瘤數(shù)會更少,因此,若要使得苜蓿達到較高的產量水平,僅僅依靠根瘤菌固定的氮素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外界的施入,本研究選用有機氮作為氮源;同時,磷鉀肥可以顯著提高苜蓿干草產量〔10〕:苜蓿體內磷的濃度遠遠低于氮和鉀,其臨界水平為0.25%,因此,充足的磷肥是苜蓿建立強大根系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貧瘠土壤和低溫條件下追施磷肥的效果明顯;苜蓿對鉀的需求量高于其他任何一種元素即苜蓿的高產是建立在高鉀的基礎之上的。飼草中粗蛋白、粗脂肪、鈣、磷等含量是反映飼草營養(yǎng)價值的重要指標,直接關系到飼草品質的好壞〔11〕。有研究結果表明,氮、磷、鉀肥能顯著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鈣、磷等的含量,且氮、磷、鉀肥配施的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施〔12〕。
本研究選擇了有機氮安琪酵母和磷、鉀、鈣進行配方施肥,探討它們對紫花苜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利用有機氮作為氮源的研究鮮見報道。
通過各個肥料組內處理產量表現(xiàn)可知,安琪酵母450kg/hm2、磷肥600kg/hm2、高鈣150kg/hm2、鉀肥150kg/hm2時,紫花苜蓿產量表現(xiàn)最好,可以推薦為大田施肥使用。通過同一水平下的高鈣和磷肥相比較,可以看出高鈣處理下的產量都高于磷肥處理,可見高鈣可以代替磷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