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檔案局 河北廣播電視臺
(主持人):
這是一份保存在河北省檔案館里冉莊地道的一代圖紙,是有關華北地道戰(zhàn)的珍貴檔案(圖一)。說到地道戰(zhàn),人們會想到家喻戶曉的人民戰(zhàn)爭軍事教學片電影。我們全國人數(shù)14億,而這部電影的觀看人次卻達到了18億。
(短片解說):
1942年,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fā)動大掃蕩,斗爭形勢日益殘酷。面對兇殘的日本侵略者,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如何保全自己呢?冉莊村的共產黨員張森林(圖二)想了一個辦法,把藏糧食用的地洞改造成了最初的單口洞。雖然也救了很多人,但缺點也很快暴露出來。
(同期聲):
如果被鬼子發(fā)現(xiàn)往里灌水放火,就出不去了。
(短片解說):
絕處求生,冉莊人憑著同仇敵愾的勇氣和無窮的智慧,不僅把原本的單口洞改成了可以轉移的聯(lián)通多口地道,而且把牲口槽、風箱底、鍋臺精心的設計成了不易發(fā)覺的地道口。日寇曾經屢屢得手的毒招狠招也開始失靈。
圖一:保存在河北省檔案館的冉莊地道珍貴檔案
(同期聲):
冉莊地道與43 眼水井相連,許多水就順著地道流到了河里,卡口只能供一人通過,如果遇到了敵人的毒氣和毒煙,就能迅速用棉衣、棉被就把它蓋上。
(短片解說):
整個抗戰(zhàn)期間,地道成為冀中人民有力的對敵斗爭武器。遍及冀中全區(qū),總長達2萬里。更是在冀中抗日根據地領導人的大力倡導下,涌現(xiàn)出了正定高平村、保定冉莊這樣家喻戶曉的戰(zhàn)例典型。美國人杜倫就親眼目睹了這些狹小簡陋、彎曲交錯地道的神奇威力。1944年1月21日,杜倫作為盟軍觀察員來到冀中考察抗日情況。由于行蹤暴露被日軍包圍,情急之下鄉(xiāng)親們把杜倫轉移到地道里,煙熏,水灌,放毒,日軍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了,卻無一奏效??傻孛嫔系脑陝勇曮@嚇到了隱蔽在地道里的軍分區(qū)司令員魏洪亮八個月大的孩子,一旦孩子哭聲被聽到地道里的人員將全部暴露。
(同期聲):
司令員的夫人用自己的奶頭堵住了孩子的嘴,等到危險過去之后她才發(fā)現(xiàn)孩子沒有氣息了。
(主持人):
我們知道如今挖隧道建地鐵用的是一種叫做盾構的專業(yè)機械,操作人員可以隨時了解挖掘前進方向和高度,及時的進行調整??墒窃?0年前條件艱險的戰(zhàn)爭時期,冉莊人民手里,能用來挖掘地道的就只有鋤頭和鐵鍬。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才能保證準確地挖掘方向呢?
(同期聲):
一個人在地面上用木棍敲地面,咚咚咚,下面人們就順著這個聲音就往前挖。這樣上面的聲音就可以引導著下面的人就是順著這個方向朝前挖,就不至于挖錯了。
(短片解說):
進一步改造完之后的冉莊,猶如一座立體碉堡,除了縱橫交錯、相互貫通的地道“交通溝”(圖三),還設置了瞭望孔,射擊孔,活動翻板等,并借助村落布局,構成房頂、地面、地道、河沿村街道、院內縱橫各三層的交叉火力網,隨處都潛伏著敵人看不見的殺機。日軍從任何方向進攻,都會受到立體阻擊,被打的暈頭轉向、焦頭爛額。
(主持人):
一手拿鋤頭,一手拿槍桿的地道莊稼漢,沒有先進的武器,卻打得侵略者聞風喪膽。1945年春,日軍圍剿冉莊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冉莊地道戰(zhàn)以受傷一人的代價殺傷日偽軍百余人。寧走黑風口不把冉莊走,冉莊地道戰(zhàn)成為世界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它的勝利凝結著人民的智慧,是人民戰(zhàn)爭的偉大創(chuàng)舉。
圖二:張森林
圖三:地道交通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