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筆記詞匯研究與《漢語大詞典》編纂

      2018-10-25 02:13:34
      渭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19期
      關鍵詞:埠頭漢語大詞典書證

      孔 珍

      (南京曉莊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南京 211171)

      在以往編纂的大型辭書中,《漢語大詞典》最具權威,自出版以來,馳譽學林。但是,由于時代、技術、當時學術水平的局限、辭書編纂理論的欠缺以及對詞條的收集不夠廣泛等原因,致使《漢語大詞典》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大量詞條失收、詞條釋義有誤、例子跨度太大、書證過晚、有的詞條書證太少甚至沒有書證等等。隨著語言研究的深入開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xiàn),對當代大型辭書編纂提出了新的要求。明代筆記詞匯研究,可以有效地對《漢語大詞典》的修訂和補充提供幫助,為《漢語大詞典》提供豐富的新詞匯、新詞義;增補釋詞的明代例證,提前書證的年代;也可以糾正《漢語大詞典》中釋義方面的一些錯誤,從而提高漢語大型辭書編纂的品質。

      一、增補詞條

      《漢語大詞典》收詞達37萬余條,已盡可能把各個時代的詞語都收集齊全,但是,在閱讀明代筆記文獻時,我們發(fā)現(xiàn)仍有許多詞語未被收錄。

      1.【隳夷】《菽園雜記·卷四》:“自是,也先乘勝入寇,隳夷障塞,驅掠人畜,攻陷州縣,馴至逼近京師矣。”

      按:隳,崩毀;毀壞。也作“隓”?!墩f文·阜部》:“隓,敗城阜曰隓?!薄稄V韻·支韻》:“隓,隳,俗?!薄独献印返诙耪拢骸胺蛭锘蛐谢螂S,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焙由瞎ⅲ骸般模R?。”陸德明釋文:“隳,毀也?!薄秴问洗呵铩ろ樥f》:“甲之事兵之事也,刈人之頸,刳人之腹,隳人之城郭刑人之父子也?!备哒T注:“隳,壞也?!薄段倪x·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張銑注:“隳,廢也?!?/p>

      夷,鏟平?!秶Z·晉語六》:“夷灶堙井,非退而何?”韋昭注:“夷,平也。”宋代岳珂《桯史》卷二:“田中有大畦焉,砥平而高,可播種石余,曰‘銅釘丘’。傳者謂其地有休符,太史嘗占之,以聞于朝,有詔夷鏟。”

      “隳夷”,同義連文,指毀壞,摧毀。其他文獻中亦見用例。明代佚名《金陵玄觀志》卷五:“然其因山以基,隘弗加辟,度址而構,(庳)以求稱,不足以嚴事大神。況積日之久,腐橈隳夷,恬習以常,而瞻敬益衰?!蓖趺C敏《策問六十首》第三十八:“問井田封建圣王公天下之大法。自秦人決裂阡陌,隳夷侯社,千有余年,卒不可復漢嘗一建侯矣?!?/p>

      《漢語大詞典》未收“隳夷”一詞,當補收。

      2.【嚾嘩】《客座贅語·卷六·好石》:“數(shù)百人紲而登舟,嚾嘩動閭巷,比舟至大江馬當山下,風濤洶涌,竟簸入江,百計取之,迄不能出?!?/p>

      按:嚾,喧囂;喧嘩。《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二十引《聲類》:“嚾,呼也?!薄都崱せ疙崱罚骸皣?,《說文》:‘呼也?!蜃鲊??!薄逗槲湔崱ず崱罚骸皣?,喧囂貌?!盾髯印罚骸畤葒热徊恢浞且??!薄缎绿茣妨袀鞯谄呤骸俺杏栔囇源笃瀑\,告于朝,群臣皆賀,加檢校尚書右仆射,籍子弟姻昵冒賞,而士不及,怨言嚾流?!薄端畺|日記》:“書奏不報。伯中復上書,揭文安公與二公言合,同館皆嚾然以為狂?!?/p>

      嚾嘩,喧嘩;喧囂?!稘h語大詞典》未收“嚾嘩”一詞,當補收。

      3.【嬉娭】《客座贅語·卷六·尤六十》:“長日不出,則取徑寸大麻繩十許丈,以指掐之寸寸斷,以是為嬉娭?!?/p>

      按:娭,嬉戲;玩樂?!墩f文·女部》:“娭,戲也。從女,矣聲?!倍斡癫米ⅲ骸敖裰易忠?,今嬉行而娭廢矣?!薄冻o·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蓖跻葑ⅲ骸皧?,戲也?!薄稘h書·禮樂志》:“神來晏娭,庶幾是聽?!鳖亷煿抛ⅲ骸皧?,戲也。”《漢書》司馬相如《大人賦》:“使句芒其將行兮,吾欲往乎南娭?!彼未纭剁t歌吹曲·謳歌歸》:“保家室兮長娭娛?!?/p>

      嬉,嬉戲。《方言》卷十:“江、沅之間,戲或謂之嬉?!薄稄V雅·釋詁三》:“嬉,戲也?!?/p>

      嬉娭,嬉戲;玩樂?!稘h語大詞典》未收“嬉娭”一詞,當補收。

      4.【苑馬寺】《雙槐歲鈔·卷五·馬政》:“山西、陜西、遼東,各設苑馬寺,養(yǎng)以恩隊軍千余人?!?/p>

      按:苑馬寺,是明代在各地掌管設苑養(yǎng)馬事宜的專門機構,掌國家牧馬地、牧馬人及馬駒的繁衍。雖然《漢語大詞典》未收錄“苑馬寺”,但此詞在明代筆記文獻中多見。明代朱國禎《涌幢小品·卷八·坐部考察》:“朝覲,自藩、臬下至苑馬寺、上林苑監(jiān)各署及各處土官衙門官吏各一員名,各赍須知文冊,進京奏繳。惟市舶提舉司例免?!泵鞔懭荨遁膱@雜記·卷四》:“國初官馬,養(yǎng)于各苑馬寺各監(jiān)苑而已。永樂中,始以官茶易和林等處馬,養(yǎng)之民間,謂之茶馬?!?/p>

      苑馬寺可省稱為“苑馬”。明代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十二·方印分司》:“近日因人情厭薄,盡數(shù)革去,但屬分巡及兵備兼攝,普天惟存平?jīng)鲆辉否R而已。”明代倪岳《青溪漫稿》卷十七:“我國家酌古今之宜以修馬政,其所以養(yǎng)之于民而欲民力之不困,用之于兵而欲兵力之不弱。故有郡邑、苑馬之職以分理于外,太仆、車駕之職以總治于內(nèi),而其所以擇其人專其職,久其任而責其功者有攸在焉。”明代蔣以化《西臺漫記·卷四·紀胡義仆》:“(金峰)偶以小事忤江陵意,左遷貴州僉事,駐畢節(jié),四年不轉,即轉不過以原官加苑馬少卿,仍理畢節(jié)事耳?!?/p>

      《漢語大詞典》當補收“苑馬寺”一詞。

      5.【戴恩】《萬歷野獲編·卷十七·恩軍》:“然是時,方以重典刑亂國,良民多坐微眚,隸斥籍,其戴恩者必無多。”

      按:戴恩,感戴恩澤?!按鞫鳌币辉~,漢代已見。漢《曹全碑》:“農(nóng)夫織婦,百工戴恩?!睆奶拼?,“戴恩”一詞在文獻中習見,唐代柳宗元《宣室志》:“儻獲其生,不獨戴恩而已,兼能假君祿,益君為將為相,且無難矣?!彼未靿糨贰度泵藭帯肪矶灰唬骸拔籼浦谄鹱詴x陽,奄有天下,征伐荒外,西破高昌,北擒頡利,可謂王者之師莫強乎天下也,而遠思長久之計,如突厥稽首戴恩,常為北藩?!泵鞔靽潯队看毙∑贰ぞ砣ね垢械隆罚骸拔⑽?,吾父安得改行善其后?蓋戴恩十余年如一日也?!?/p>

      《漢語大詞典》未收錄“戴恩”,收錄與其構詞理據(jù)相同的同義詞“戴德”,清代陳夢雷《絕交書》:“不孝抵家,將軍招至軍前,恩禮有加,閣測其故,尚意為年兄偷揚之過,戴德不逞?!边@可作為證明“戴恩”一詞意義的旁證。

      6.【賺坑】《丹鉛總錄·卷八·物用類·罟擭陷阱》:“罟擭,以罟為擭而掛之。陷阱,為阱如井以陷。罟擭以扃羂禽獸,今之扣網(wǎng)也。陷阱以陷墜禽獸,今之賺坑也。”

      按:賺坑,同陷阱。為捕捉野獸或為擒敵而挖的坑穴,上面浮蓋偽裝物,踩在上面就掉到坑里。其他文獻中亦見用例,明代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三十一》:“堡后天險墩,堡前觀化墩,河東于襄臺,河西制虜臺,聲勢相望。然直北為敵貢壩,舊掘品字賺坑數(shù)百,中置鋒刃、木簽,口覆芭土以掩其形。”明代呂坤《救命書·遇變事宜》:“聞有聲息之信,四城門內(nèi)十數(shù)步間,挑攔路賺坑,闊五尺,深一丈。坑中鋪板,釘以長釘;坑面釘席,覆以薄土?!鼻宕欁嬗怼蹲x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三》:“其后為天險墩,前為觀化墩,東于襄臺,西制鹵臺,聲勢相望。直北則為敵貢壩,舊掘品字賺坑數(shù)百,以防敵人侵擾?!?/p>

      《漢語大詞典》未收錄“賺坑”一詞,當補收。

      二、修正釋義

      釋義是辭書的生命,是辭書的靈魂?!霸谌魏螘r候、任何條件下,釋義水平的高低永遠是檢驗一部辭書編纂質量優(yōu)劣的最根本的標準,是決定一部辭書能否長久生存的最關鍵的因素?!盵1]總體上說,《漢語大詞典》的釋義在目前已出的各種辭書中可稱優(yōu)秀,但是,不可避免地,《漢語大詞典》在釋義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1.【梭服】《留青日札·卷三十一·鎖幅鳥》:“鎖幅鳥,其羽細密,如衣幅鎖緊,其毳織以為布,紋如紈綺,今名鎖伏,《哈烈志》名曰梭服?!?/p>

      按:梭服,指以鳥的細毛織成的布料,系少數(shù)民族或外國諸邦使用的服裝面料。明清文獻多見載詠。明代戴冠《濯纓亭筆記》卷九:“鎖伏又名梭服,以鳥毳織成,紋如紈綺,出哈烈及滿刺加國。撒哈刺亦以毳織之,蒙茸如氈毼,有紅綠二色,西洋布幅廣有至四五尺者,二種皆出海外,瑣里錫蘭山諸國?!狈揭灾恰锻ㄑ拧ひ路罚骸啊锻鈬尽罚捍鹆?,古大宛也,有瑣伏花球。洪州載織鳥毳為瑣伏,又作鎖袱,今實有瑣服,自廣舶來,今廣州人亦能假之,似素紡絹而自起云,京師呼為瑣附。”清代王士禎《香祖筆記》卷一:“又滿剌加、哈烈出鎖袱,一名梭服,鳥毳為之,紋如紈綺。今閩中最多,價不甚髙,非羽紗羽緞比?!鼻宕胰双@《堅瓠續(xù)集·卷四·梭服》:“西洋人以鳥毳毛染之,織成緞匹,光采奪目,雖垢膩亦莫入,名曰梭服。明初貢之天府,頒賜大臣,甚珍重也?!?/p>

      “梭服”一詞來源于國外,蓋為音譯。有幾種不同的寫法。亦名“瑣伏”“瑣服”“鎖袱”“瑣附”“梭福”“梭幅”“梭腹”等。明代馬歡《瀛涯勝覽·忽魯謨廝國》:“各色梭幅、撒哈唎、氈氁、羅氈紗……皆有賣者。”明代費信《星槎勝覽·忽魯莫新國》:“其國……產(chǎn)有……梭腹、絨毯……”明代張燮《東西洋考》之一:“瑣服出哈烈國,鳥毳為之。一作梭服、瑣服。”清代厲荃《事物異名錄·卷二十五·羽毛段》:“瑣伏、梭服、梭福。《一統(tǒng)志》:‘瑣伏,一名梭服。鳥毳為之,紋如紈綺?!吨鞚擅窦分^之梭福。”

      《漢語大詞典》收錄“梭服”一詞以及其同音異形詞,但是對幾種詞形的解釋卻各不相同?!稘h語大詞典》釋“梭服”:“用鳥的羽毛加工而成的織物?!盵2]4卷1071《漢語大詞典》釋“鎖袱”:“用鳥獸細毛制成的衣飾?!盵2]11卷1368《漢語大詞典》釋“瑣伏”:“亦作‘瑣服’。亦作‘瑣附’。用鳥毛織成的衣料?!盵2]4卷614

      從上述三個詞形的解釋看,《漢語大詞典》釋義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1)釋義不確。從文獻典籍可知,“梭服”乃“鳥毳為之,紋如紈綺”,因此,《漢語大詞典》釋義中的“鳥毛織成”和“鳥獸細毛制成”,皆不確,當改成“以鳥的細毛織成的布料”。(2)釋義不統(tǒng)一。對于具有不同詞形的同一個詞語,其釋義應該一致。(3)釋義未能體現(xiàn)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具有不同詞形的詞語,在對不同詞形進行解釋時應該提及其他詞形。然而,《漢語大詞典》對“梭服”“鎖袱”“鎖袱”的解釋及例證皆未提及其他詞形。對“瑣伏”的解釋只提及“瑣服”“瑣附”,未及其他。

      2.【埠頭】《丹鉛總錄·卷二·地理類·浦即步考》:“今人呼船儈曰埠頭。”

      按:《漢語大詞典》收錄“埠頭”一詞,解釋為:“(1)碼頭。明唐寅《松陵晚泊》詩:‘晚泊松陵系短篷,埠頭燈火集船叢?!?2)船行?!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亲霾侯^的王漢家?’”[2]2卷1129第二個義項將“埠頭”解釋為“船行”,釋義有誤。

      儈,本義指介紹買賣。《說文新附·人部》:“儈,合市也?!薄逗鬂h書·逢萌傳》:“君公遭亂獨不足,儈牛自隱?!崩钯t注:“儈,謂平會兩家賣買之價。”后可知買賣雙方的介紹人?!稄V韻·泰韻》:“儈,合市也。晉令:儈賣者皆當著巾。白帖頟言所儈賣及姓名,一足白履,一足黑履。”《集韻·夳韻》:“儈,合市人也。”《漢書·貨殖傳》:“子貸金錢千貫,節(jié)駔儈?!鳖亷煿抛ⅲ骸皟~者,合會二家交易者也?!?/p>

      船儈,指在港口說合買賣雙方交易并抽取傭金的中間商人。明代昌日干《存笥小草》卷六:“而肖承翰為劉家隔船儈,僦舟載米,船儈為政,牙用灑倉,糜費不經(jīng),皆批頭與船儈共為奸利,而又何與于書手?且李先榮未至劉家隔也,又何從與肖承翰比而串之,其誣可知矣?!鼻宕赫戮蕖斗Q謂錄·卷二十八·埠頭》:“韓愈《孔戣墓志》:‘蕃舶至泊步有下碇之稅?!蹲值洹贰安健蓖ㄗ鳌安骸?,故人呼船儈為埠頭以此?!?/p>

      埠頭,同船儈,指在港口說合買賣雙方交易并抽取傭金的中間商人。明清時期文獻中習見此義項。明代陳龍正《幾亭外書·卷四·己巳冬公送邑侯十議·一北運》:“本縣糧役惟北運為煩,然三十年前糧長愿僉,此役近甚苦之,蓋因埠頭橫索牙用,每船扣銀四十兩多者五十兩,船戶既受埠頭之勒索,勢不得不從糧長取償用,是雇船之價數(shù)倍于前?!泵鞔陼r行《大明會典·卷一百六十四·刑部六·私充牙行埠頭》:“凡城市鄉(xiāng)村諸色牙行及船埠頭,并選有抵業(yè)人戶充應,官給印信文簿,附寫客商船戶住貫、姓名、路引、字號、物貨數(shù)目,每月赴官查照,私充者杖六十,所得牙錢入官。官牙埠頭容隱者笞五十革去?!薄肚迨犯濉ぶ揪攀罚骸叭恢菘h事劇役繁,必藉其力,不能盡革也。又定州縣鋪司及弓兵之制,禁止私役。禁人民私充牙行、埠頭?!?/p>

      由此可見,《漢語大詞典》將“埠頭”的第二個義項解釋為“船行”,釋義有誤,當改為:“埠頭,指在港口說合買賣雙方交易并抽取傭金的中間商人。”

      三、提前書證

      《漢語大詞典》存在詞條書證滯后的問題,有些書證遲后的時間太長,使讀者誤以為這些詞出現(xiàn)的年代很晚;有些書證不僅用了較后出的材料,而且材料本身是轉述自不可靠的始見出處;有些詞條由于誤用了較后的書證,致使詞條的釋義發(fā)生了鄭書燕說、甚至是南轅北轍的錯誤。[3]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詞語明代筆記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而《漢語大詞典》的例證卻晚于明代,下面擇要舉例說明。

      1.【足纏】《庚巳編·卷八·楚巫》:“王一日脫足纏,為風吹至廟。聰?shù)弥?,謂其妻曰:‘衣食至矣?!瘹Ⅷ喨∑涫祝宰憷p,鐵釘釘之,置神座下,禁咒之。王登時足痛至廢寢食,延群巫日夜禱祠,終不止?!?/p>

      2.【騶輿】《玉堂叢語·行誼》:“李希顏足跡不涉城市。一日,藩司騶輿訪公,途遇一老,枕袋側臥,前驅蹴之,乃先生也。遂與班荊,傾囊以別?!?/p>

      按:《漢語大詞典》收錄“騶輿”,解釋為:“騶輿,猶騶駕?!盵2]12卷870指車駕。書證首引自清代黃六鴻《?;萑珪どW任·承事上司》:“旌節(jié)經(jīng)臨,騶輿按部?!睍C晚,且為孤證。《漢語大詞典訂補》[4]1350將書證提前至明代,舉明代焦竑《玉堂叢語》內(nèi)容為證。除上述例證外,明代其他文獻亦有用例,明代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六:“凡衙門添設必有防兵,邏卒兵仗。騶輿、門旗、書記,孰非列名于冊,孰非給餉于官,不養(yǎng)戰(zhàn)兵而養(yǎng)廝役,冗費益煩,多官之害如此。”明代曹學佺《博趣齋稿·卷九·近體·過白樺嶺》:“半日行難盡,髙低險復平。草深猜地軟,雨罷覺云輕??展闰|輿過,深林虎豹驚。山頭聊縱目,萬里一川明?!?/p>

      3.【畫題】《四友齋叢說·卷六·史二》:“荊山以為必當發(fā)兵,不然恐失事。眾皆不敢異同,獨晉溪不肯畫題,曰:‘吾意以為兵不必發(fā)。我當別有一疏?!?/p>

      按:《漢語大詞典》收錄“畫題”,解釋為:“畫題,在文書上簽字,表示認可?!盵2]7卷1382此義項書證首引自清代袁枚《隨園隨筆·畫題判行》:“今外省官行事曰判行,朝內(nèi)官奏事曰畫題。畫題者,即著押之謂。”例晚,此義項明代已見。明代筆記中可見其用例。明代金日升《頌天臚筆·卷六·贈蔭·朝審紀事》:“大司宼曰:‘畫題了商量?!笾性唬骸塘苛水嬵}?!笏緦t曰:‘如何商量?’”明代張萱《西園聞見錄·卷四十二·禮部一》:“李承勛亦贊之曰:‘是宜以兩議上請,以俟宸斷。群臣次第畫題,臣亦畫題,而退,自是不知禮官議奏云何?!?/p>

      4.【男婦】《菽園雜記·卷十五》:“六月六日,通州東門外訛言寇至,男婦奔走入城,跋涉水潦,多溺死者?!?/p>

      按:《漢語大詞典》收錄“男婦”一詞,解釋為:“男婦,男與女?!盵2]7卷1307書證首引自清代戴名世《日本風土記》:“男婦皆跣足,僅曳一皮屐而已?!崩怼!丁礉h語大詞典〉書證探源》[5]217將“男婦”一詞的始見用例提前至明代,書證引自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七載蒙千歲教訓撫字,長幼皆知忠孝,婦女皆知貞潔,化行俗美,大小居民,不拘男婦,無不感激千歲洪恩。”《封神演義》為明代中晚期作品,其實,在此之前,“男婦”已見于明代成化年間的筆記《菽園雜記》中。明代其他筆記中亦見用例,明代余繼登《皇明典故紀聞·卷十七》:“諸所設粥處,約日并舉,凡以饑來者,無論本處鄰境軍民男婦老幼口多寡,均粥給濟。”其他文獻中亦有用例,明代安遇時《包龍圖判百家公案》第十卷:“次日,府尹升堂,叫城中男女老幼俱要虔誠齋戒,沐浴赍香,跟我叩謁城隍廟三朝。府尹具疏禱于案前。城隍見府尹帶領男婦老幼誠心齋戒,又鄭宗孔生平正大,鬼伏神欽,乃將蛇精害事情,一一陳奏?!贝颂帯澳信嫌住迸c“男婦老幼”對照,可證“男婦”即指男女。

      5.【獧捷】《玉鏡新譚·卷一·原始》:“內(nèi)相愛其獧捷,足堪任使,挾充火者,隨入內(nèi)禁?!?/p>

      按:《漢語大詞典》收錄“獧捷”一詞,解釋為:“獧捷,靈巧敏捷?!盵2]5卷112書證首引自清代昭槤《嘯亭雜錄·顧總河》:“(顧琮)所統(tǒng)河上卒,教以兵法技藝,皆獧捷英俊少年。”例證晚,“獧捷”一詞明代已見,明代筆記中有其用例。明代張瀚《松窗夢語·卷八·兩粵紀》:“且以彼己之勢言之,彼有五長:重利輕生,一也;獧捷慣戰(zhàn),二也;狡猾頑憸,三也;據(jù)海為勢,素習波濤,四也;結連內(nèi)外,聲息預聞,五也?!泵鞔鷱堓妗段鲌@聞見錄·卷七十四·兵部二十三》:“李惟聰,字自愚,河南縣人。成化乙酉鄉(xiāng)試,歷官山東按察副使,生而異狀,碩首,豐背,厚面,腰腹方闊,身長七尺,力舉千斤,望之屹屹然,躍馬擊劍,獧捷如俠士,性質氣猛,趨義若奔甘,淡服,勤避污如不及。”

      6.【磁瓦】《戒庵老人漫筆·卷一·男子生產(chǎn)》:“嘉靖四年正月內(nèi),(孔方)肚腹時加攪痛,至二十四日,谷道出血不止,二十六日巳時產(chǎn)下一包,當即暈倒。妻沈氏驚異,隨將磁瓦劃開看,有一男子小軀在內(nèi),身長一尺,發(fā)長二寸,耳目口鼻俱全?!?/p>

      按:《漢語大詞典》收錄“磁瓦”,解釋為:“磁瓦,瓷器的碎片?!盵2]7卷1083書證首引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一回:“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頭都拿來,雖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們墊著磁瓦子,跪在太陽地下,茶飯也不用給他們吃?!薄稘h語大詞典訂補》指出“磁瓦”已見于明代[4]908,舉明代海瑞《胡勝榮人命參語》例句為證:“后用磁瓦刮之,頭顱硬處紅去無跡,至于縫痕松糙骨紅跡則存。”明代筆記《戒庵老人漫筆》中亦見此詞用例,亦可證該詞明代已見。

      《漢語大詞典》是一部具有十二卷本的皇皇巨著,然而,其編纂?yún)s僅用了十余年的時間,再加上書成之于眾手,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及不足之處。因此,對《漢語大詞典》進行糾謬及補正,使之在今后修訂再版時能夠得以完善,確是必要的。文中針對《漢語大詞典》中存在的條目失收、釋義有誤和書證過晚等問題,運用明代筆記中的文獻資料,分別選取一些條目加以匡補,為《漢語大詞典》的修訂編纂提供了參考,也為漢語史研究提供有益借鑒。

      猜你喜歡
      埠頭漢語大詞典書證
      我國書證提出命令制度構造的反思與調(diào)整*
      故鄉(xiāng)的埠頭
      故鄉(xiāng)的埠頭
      故鄉(xiāng)的埠頭
      《漢語大詞典·火部》書證斷句獻疑
      遠去的河埠頭(散文)
      文學港(2018年5期)2018-09-17 21:27:18
      從現(xiàn)存最早話本新詞新義看《漢語大詞典》晚收的詞條及義項
      評《〈漢語大詞典〉研究》
      辭書研究(2016年6期)2016-12-23 02:44:09
      敦煌碑刻文書詞匯與《漢語大詞典》釋義缺失例舉
      《漢語大詞典》義項失序問題研究
      辭書研究(2015年1期)2015-07-31 22:54:18
      金乡县| 博野县| 巨鹿县| 白河县| 杨浦区| 揭阳市| 临清市| 乐昌市| 道孚县| 三穗县| 乐山市| 常州市| 隆安县| 铜山县| 鹰潭市| 青岛市| 西宁市| 治县。| 白河县| 德钦县| 沾益县| 库车县| 平果县| 浏阳市| 金山区| 来宾市| 宁陕县| 濉溪县| 上犹县| 无棣县| 灵石县| 仲巴县| 特克斯县| 通州区| 宣汉县| 阳曲县| 仙游县| 淄博市| 钟祥市| 自治县| 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