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唐帥的微信爆了,上萬人請求加他為好友。只因為,他是中國唯一的手語律師。
唐帥并非無聲者,他之所以會跟這群人有所聯結,是因為家中有一對聾人父母。最初,唐帥就是和父母工作的福利工廠里上百個聾人學的手語。2005年,唐帥大學畢業(yè),在公安局當司法案件的手語翻譯。唐帥接觸過一位少女聾啞人,卷宗上的筆錄是通過手語翻譯記下的,寫著:“我偷了一部金色的蘋果手機。”但當他查看審訊錄像,發(fā)現少女表達的意思,實際上是:“我沒偷”。可手語翻譯人員顯然沒有在意。若不是遇上唐帥,差一點釀就一場錯判。這讓唐帥心里發(fā)緊——當普通人遭遇到指控時,會用盡所有語言和證明為自己辯護,但聾啞人不行,他們的發(fā)聲需要跨越太多障礙。
唐帥想為之做點什么。2012年唐帥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律師。從此之后,接觸涉及聾啞人案子的機會更多了。有位聾啞小伙曾經是一名街頭混混,因為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唐帥用手語跟他溝通,聾啞小伙決定改過自新,不久便進了一家工廠上班。誰知,廠里的老板看不順眼了就扣他工資,聾啞小伙找到了唐帥,比劃著:“沒想到改過之后,混得比以前都不如?!碧茙浾f:“我?guī)湍憔S權?!碧茙泴⒚@啞小伙所在的公司告上了法庭,聾啞小伙最終拿到了應得的工資,也堅定了做一個好人的決心。
唐帥從此走上為無聲者辯護的路,但并非每次都皆大歡喜。社會的歧視,家人的不善待,讓聾啞群體成了局外人,他們的世界滿是陰霾卻又對此無能為力。更讓唐帥感慨的是,這些聾啞人對法律知道得太少了。為了從根本上幫助他們,這幾年,他每月都會給聾啞人開法律常識講座,還找團隊開發(fā)了一個App,免費給聾啞人提供法律咨詢。今年5月,他自掏腰包制作了普法手語節(jié)目《手把手吃糖》。這則簡短的普法視頻引起了不小的風暴,外媒也關注到這位“中國唯一的手語律師”,他的事跡迅速登上BBC的主頁。
縱使長時間孤軍奮戰(zhàn),這個80后重慶小伙依舊目光如炬:“我不做,良心上過不去?!?/p>
【素材點撥】不因為無聲者弱勢,就去欺凌;不因為他們無助,就去嘲笑。唐帥相信,來自社會的善待終將讓無聲者們褪去“局外人”的標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脆弱和無助的時刻,此時若有人施以援手,這樣的溫暖是無可比擬的。因為唯有善意,才能催生出更大的善意。
【適用話題】唯有善意,才能催生更大的善意;良心;溫暖……
(小寶摘自公眾號“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