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谷愛民,韓勝喜,韓昌海,張雙省,王訓法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種作業(yè)公司,河南濮陽457164)
隨著油田對井控工作的重視,為了防止井噴事故的發(fā)生,氣井起原井管柱前都要在套管四通上面安裝防噴器,防噴器安裝好后,需要對防噴器和四通之間的連接密封性進行試壓驗證合格后,才能起原井管柱。以往的做法是用常規(guī)試壓短接進行試壓,該試壓短接兩頭是盲板加工有油管加大外螺紋,連接到井口油管懸掛器上,然后關防噴器,兩端側面有管線接口,上端接試壓管線,試壓泵打壓時試壓介質從上端側面接口進入短接內腔,由于下端是盲板,液體只能從下端側面的接口排出而進入試壓短接與四通和防噴器的環(huán)形空間實現(xiàn)試壓功能。但這樣做存在一個問題,由于試壓短接兩端都是盲板,將井內油管水眼堵死,井內氣體沒有了釋放通道,就會在短接下部形成圈閉壓力,當短接卸到只剩幾扣時會從井內冒出油氣水混合物,只能等氣體壓力慢慢釋放,施工速度很慢,有時甚至要等待2個多小時仍釋放不完,卸開短接時下部沒有釋放完的壓力會將短接頂出,噴出的油氣噴灑施工人員一身,甚至可能把施工人員碰傷,帶來了不安全因素,針對目前的試壓短接不能釋放圈閉壓力,導致施工速度慢、安全性差的問題,研制出氣井安全試壓短接,可以釋放圈閉壓力,縮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氣井安全試壓短接由引水管、軸承壓蓋、軸承、上接頭、外管、內管、下接頭等7部分組成,具體見圖1。
(1)上接頭和下接頭結構基本一致,只是位于短接的上、下兩端,一端車制內螺紋(用來連接外管),一端車制油管加大外螺紋(用來和井口油管懸掛器連接),在外螺紋和內螺紋之間的接頭側面鉆出錐管扣,用來連接變換接頭和試壓管線。
(2)外管:選擇厚壁鉆桿,兩端車制外螺紋用來和上、下接頭連接,中間有內管通過,內部承受試壓時的內擠壓力。
(3)內管:放于外管中間的小直徑管子,與外管之間形成環(huán)空來傳遞試壓介質,外部承受實驗防噴器密封性的外擠壓力,內部可以釋放井內壓力。
(4)變換接頭:一端與短接上接頭側面的錐管扣連接,另一端與試壓管線接頭連接,提供了試壓管線到短接的連接通道。
現(xiàn)場施工時,根據(jù)井口懸掛器的扣型選擇短接連接螺紋,將短接下端上扣到井口油管懸掛器上,關閉防噴器,將變換接頭接到短接上端側面的錐管扣并連接試壓管線到試壓泵。啟動試壓泵,將試壓用介質通過試壓管線、變換接頭輸送到內管和外管環(huán)空,通過短接下端ZG3/4的旁通孔到防噴器內腔,可以對防噴器進行試壓,試壓完畢放掉壓力,拆掉試壓管線和變換接頭,就可以卸試壓短接。由于試壓短接內管暢通連接到大氣,可以將油管內的壓力釋放掉,不會再出現(xiàn)釋放不完的壓力將油氣水和短接噴出的現(xiàn)象,避免了壓力圈閉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可以順利將短接卸掉。
氣井安全試壓短接研制成功后,經(jīng)在部7井、部1-14井、部1-34等13口井上應用,各部分密封性能良好,內管釋放井內壓力正常,不僅提高了施工時效不用再等待圈閉壓力慢慢釋放,同時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
(1)氣井安全試壓短接結構簡單,內管和外管滿足試壓時的抗內壓和抗外擠強度要求。
(2)試壓短接通過內管的設計可以將井內壓力釋放出來,避免了試壓短接下部圈閉壓力帶來施工時間的延長和頂出傷人的安全隱患。
(3)設計了引水管線,防止井內流體順著防噴器殼體流下,影響到觀察防噴器和四通連接處是否漏失,引水管線和內管之間由軸承機構連接,上卸扣時不影響試壓短接的拆卸。
(4)考慮了現(xiàn)場施工的方便性,施工快捷,節(jié)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