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文娟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消化道疾病中胃鏡檢查是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依據的重要措施,但是患者在胃鏡檢查過程中常伴有不適感,例如惡心嘔吐等,由此產生恐懼、不安的情緒,不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1]。同時胃鏡檢查操作中消毒清洗對于降低胃鏡交叉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存在細菌或病毒殘留,無疑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脅[2]。本次研究中,針對胃鏡檢查采用了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臨床為中心”開展護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現作如下匯報。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在本院進行胃鏡檢查的14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7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為(49.17±2.39)歲,患者中有23例淺表性胃炎,13例食道炎,19例食道靜脈曲張,11例胃潰瘍,2例胃癌,1例食道癌,1例患者正常;觀察組患者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為(49.84±2.28)歲,患者中有21例淺表性胃炎,15例食道炎,16例食道靜脈曲張,12例胃潰瘍,3例胃癌,1例食道癌,2例患者正常。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經過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進行檢查前,首先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大多數患者在進行胃鏡檢查前,因為對身體的擔憂會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部分患者由于未能充分休息,精神狀態(tài)不佳,加上空腹檢查狀態(tài)下身體虛弱,從而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因此在患者進行檢查前,需要讓等待檢查的患者處于一個安靜、舒適、整潔的環(huán)境中,讓患者的情緒能夠逐漸恢復平靜[3]。同時護理人員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告知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指導患者如何在胃鏡檢查中進行配合,從而使患者放下顧慮,愿意主動配合診斷。
護理人員需要對胃鏡檢查的禁忌證和適應證做到爛熟于心,要及時詢問患者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在檢查前要求患者至少禁食6 h以上,在檢查前1天不得飲酒或吸煙,以免插管過程中受到咳嗽的影響,同時還能降低胃酸分泌使胃鏡檢查效果更加準確[4]。在檢查前給予患者充足的局麻藥,在進行局麻時,仔細觀察患者的生理反應和體征,避免出現過敏的情況,如果患者在接受麻醉后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目眩、臉色蒼白等不良現象,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搶救,避免延誤病情[5]。
在檢查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自我放松。讓患者處于一個較為舒適的體位接受檢查,從而避免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煩躁、不安、焦慮的情緒,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讓患者保持屈膝向左側臥的體位,同時將患者的衣領和褲袋松開,對于有假牙的患者要及時取下假牙,并幫助患者墊上牙墊,讓患者保持頭略向前傾的姿勢,并指導患者向內收下頜。將一次性的治療巾和彎盤墊在患者下頜處,指導患者讓口水自行流出,不要蓄積在口中[6]。調整枕頭的高低直至合適的范圍內,在進行協(xié)助時用柔和的語言進行解釋,讓患者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
由于胃鏡是一種侵入性的操作,因此在進行胃鏡檢查前需要對患者進行講解,護理人員接到申請單后,安排專業(yè)人士通過簡單易懂的文字介紹胃鏡室的相關情況,主要包括胃鏡室的科室劃分、醫(yī)生基本信息等,并告知患者在胃鏡檢查中可能出現一些生理反應例,如惡心、嘔吐等,指導患者如何進行放松從而緩解自己的不適感,并強調胃鏡檢查過程中的配合情況[7]。耐心地傾聽患者的疑問,并進行細致地解答,讓患者放心接受檢查,減輕不安的情緒,取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從而確?;颊唔樌瓿蓹z查工作。
在檢查前,叮囑患者用鼻子進行呼吸,并全程保持頭不動的狀態(tài),讓患者身體進行放松,隨后將胃鏡通過口墊置入患者的口腔,當胃鏡放入患者的舌根到食管入口部位時,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從而確保胃鏡從咽部順利進入食管,此時讓患者進行深呼吸,同時叮囑患者讓口水自動流出。在進行操作時,護理人員可以握住患者的手,讓患者產生依賴感,叮囑患者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并不時與患者進行交流,從而使檢查工作能夠順利完成。
在完成檢查后,如果患者有咽部不適或疼痛的感覺,或者存在聲音嘶啞等現象,可以給予患者潤喉片或者使用復方硼酸混鹽水進行漱口,確?;颊叩目谇磺鍧?。同時告知患者不必擔憂此時的癥狀,在短時間內即可好轉,檢查完成后患者如果無需進行活檢,則在麻藥失效1小時后方可攝取食物,避免食物吸入氣管而產生吸入性肺炎;如果患者需要進行活檢,在麻藥失效后2小時給予患者溫涼的食物,同時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黑便癥狀,如果存在應該及時通知醫(yī)生采取相應措施[8]。根據檢查結果及時反饋患者,在反饋過程中注意措辭,避免患者的情緒波動,并指導患者就醫(yī),從而及早治療。
同時配合臨床科室展開護理服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每天安排專人將相關儀器發(fā)送到臨床科室中,從而節(jié)省來回奔波的時間,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給患者;②對胃鏡室的相關物品進行記錄和調整,確保無菌物品供應充足,以便緊急狀態(tài)下及時取用;③進行臨床科室的消毒和滅菌工作;④采用24 h輪班制,確保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將相關急救用品送至科室。
1.3 觀察指標 采用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并查看胃鏡清洗合格率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經過研究對比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對比(n)
2.2 對比兩組胃鏡清洗合格率 經過研究對比后,觀察組胃鏡清洗合格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胃鏡清洗合格率對比(n)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yī)療觀念的改善,醫(yī)學模式如今已不再是過去單純的生物醫(yī)學模式,而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提出為醫(yī)學觀念的進一步改善提供了新的思路,護理觀念也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胃鏡室在醫(yī)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患者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堅持以“臨床為中心”,轉變傳統(tǒng)的護理服務理念,提高和其他臨床科室的配合程度,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指導患者配合胃鏡檢查,有利于胃鏡檢查的順利進行,同時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在胃鏡檢查中采用優(yōu)質護理服務,診療患者可以充分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心和愛護,使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切實落到實處,從而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得到滿足,使患者在治療中得到安全感,也有利于患者對未來的治療工作充滿信心。同時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加強胃鏡室的自我管理,降低清洗不合格的現象,有利于控制感染風險,同時也有利于胃鏡室和其他臨床科室加強合作,從而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檢查前進行嚴格的準備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在檢查中指導患者積極配合檢查工作,是患者完成檢查的重要條件。同時在檢查工作完成后,指導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降低患者復發(fā)或者其他并發(fā)癥的可能性。由此可見,通過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夠使胃鏡檢查工作更加高效地展開。
綜上所述,胃鏡室配合臨床科室進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能夠幫助醫(yī)生及早進行診斷,也能改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