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史官/編繪
如果搞一個古代平民逆襲帝王的排行榜,朱元璋絕對高居榜首。一沒家世背景,祖宗八代都是農(nóng)民;二沒起始資金,連一天三餐都成問題;三沒文化,沒有上過幾天學,但他卻從乞丐做到了皇帝。
朱重八17歲的時候,老家發(fā)生了蝗災(zāi)和瘟疫,半個月之間,他的父親、大哥以及母親先后去世。家里沒錢買棺材,甚至連塊埋葬親人的土地也沒有。鄰居給了他一塊墳地,朱重八找了幾張破席包好親人們的遺體,草草埋了。
走投無路之下,朱重八來到皇覺寺,剃度為僧,每天干些掃地、上香、打鐘擊鼓、燒飯洗衣的活。不久,當?shù)佤[饑荒,寺里也沒有啥香火收入。這樣,朱重八只好離開寺院云游化緣。
元至正五年(1345年),17歲的朱重八邊走邊乞討,他從老家鳳陽到合肥,然后再進入河南,再回到了皇覺寺。在這乞討的三年里,他走遍了淮西,見了世面,開闊了眼界,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
生活的艱難鑄就了朱重八堅毅、果敢的性格,所謂潛龍在淵,他已經(jīng)初具逆襲的內(nèi)在條件了,只差一個機會。幾年后,回到皇覺寺的朱重八收到兒時伙伴湯和的來信,邀請他參加濠州郭子興的義軍。
此時,朱重八在皇覺寺好歹有口飯吃,本來犯不著去摻和這種誅九族的事(盡管他家人差不多死光了),但師兄告訴他說,寺內(nèi)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重八只好去投奔紅巾軍。這一年,他25歲。
朱重八入伍后,打仗時總是第一個往前沖,獲得的戰(zhàn)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元帥;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還把賞賜分給大家。不久,朱重八在部隊中的好名聲傳播開來。
朱重八作戰(zhàn)勇敢、處事得當?shù)男袨?,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把他調(diào)到帥府當差,任命為親兵九夫長。郭子興也把他視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總是和朱重八商量。
從乞丐到元帥侍衛(wèi),還被元帥招為女婿,這只是朱重八逆襲之路的開始。從此,軍中改稱他為朱公子,朱重八另起了正式名字元璋,字國瑞。
朱元璋,取自諧音“誅元璋”,璋是一種尖銳的玉器。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把元朝滅掉。
在當時的濠州城中,紅巾軍有五個元帥。郭子興只是元帥之一,在權(quán)力斗爭中,自己都朝不保夕。朱元璋見濠州城諸將爭權(quán)奪利,決心依靠自己的力量,開創(chuàng)新局面。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鄉(xiāng)募兵,少年時的伙伴徐達、周德興、郭英等和同村鄰鄉(xiāng)的熟人聽說朱元璋做了紅巾軍的頭目,紛紛前來投靠效力。
聽到朱元璋歸鄉(xiāng)后進擊的小伙伴們
朱元璋很快就募兵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興十分高興,提升朱元璋做了鎮(zhèn)撫。升官后的朱元璋離開了濠州城,南略定遠。在去定遠的途中,又招募了幾千人,統(tǒng)率著這支隊伍,朱元璋攻破了定遠的元軍營地。
本欄目選自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權(quán)力臉譜—金鑾殿內(nèi)的游戲規(guī)則》,由鏟史官編繪,本刊被授予選載權(quán)。鏟史官微信號:chanshiguancomic。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