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鏞
Shi Enzhao is a representative painter of the new northern landscape style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rn in Jinan, capital of East Chinas Shandong province in 1947, Mr. Shi moved to Beijing the next year and later lived in Inner Mongolia, Hebei and North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He has travelled through many well-known mountains and river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creating landscape paintings throughout the journey. He has also devoted himself to the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s of the northern landscape style, appealing to rejuvenate the golden age of the Northern Landscape style.
師恩釗是當代中國新北派山水的代表畫家。
清代沈宗騫《芥舟學畫編》說:“天地之氣,各以方殊,而人亦因之。南方山水蘊藉而縈紆,人生其間得氣之正者為溫潤和雅,其偏者則輕佻浮薄。北方山水奇杰而雄厚,人生其間得氣之正者為剛健爽直,其偏者則粗礪強橫,此自然之理也。于是率其性而發(fā)為筆墨,遂亦有南北之殊焉?!?/p>
師恩釗是北方人,1947年生于山東濟南,翌年遷居北京,曾長期在內蒙古、東北、河北生活,又返回北京定居,幾十年來走遍太行山、燕山、陰山、長白山、華山、祁連山、天山等名山大川采風寫生。北方山水奇杰雄厚的正氣,養(yǎng)成了他剛健爽直的性格,也造就了他博大雄強的畫風。他多年潛心研究傳統(tǒng)北派山水,呼吁“重振北派山水雄風”,不僅從事山水畫創(chuàng)作,而且培養(yǎng)了大批學生,多次舉辦個人或師生新北派山水作品展,在中國山水畫壇掀起了一股雄風。師恩釗的新北派山水究竟新在哪里?它與傳統(tǒng)北派山水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是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傳統(tǒng)北派山水通常是指唐末五代荊浩開創(chuàng)的北方山水畫派,包括五代關仝與北宋李成、范寬、郭熙、王詵、王希孟諸家。五代“荊關董巨”并稱。荊浩、關仝屬于北派,擅長描繪北方山水,風格雄奇壯偉;董源、巨然屬于南派,擅長描繪江南山水,風格平緩溫潤。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評論李成、關仝、范寬三家山水,稱贊“三家鼎峙,百代標程”,李成的山水“氣象蕭疏,煙林清曠”,關仝的山水“石體堅凝,雜木豐茂”,范寬的山水“峰巒渾厚,勢狀雄強”。
南宋以降,北派山水逐漸衰微,南派山水逐漸興盛,這也與院體畫的衰落和文人畫的興起相關。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以禪宗南頓北漸為譬喻,推崇南宗文人畫,貶低北宗院體畫。雖然董其昌的南北宗與山水畫的南北派概念不同,但人們卻經常把南北宗與南北派混為一談。董其昌《畫旨》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寬為嫡子”,把南派山水的董源、巨然與北派山水的李成、范寬都歸為南宗文人畫嫡系。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贊賞范寬、李成的山水:“范寬山川渾厚,有河朔氣象,瑞雪滿山,動有千里之遠。”“營丘作山水,危峰奮起,蔚然天成。”可見董其昌貶低北宗院體,并不排斥北派山水,只不過董源、巨然的南派山水更符合南宗文人畫的審美趣味,這大概也是人們容易把南北宗與南北派混為一談的原因。
師恩釗的新北派山水,力圖“重振北派山水雄風”,顯然繼承和發(fā)揚了傳統(tǒng)北派山水的精神,而他倡導新北派山水是有現(xiàn)實針對性的,針對的就是當代中國山水畫千篇一律、缺乏生氣的弊端。新北派山水在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北派山水精神的同時,也繼承和發(fā)揚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特別是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精神,繼承和發(fā)揚了新中國建國初期與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畫變革精神,這正是新北派山水區(qū)別于傳統(tǒng)北派山水的新的精神所在,這種新的精神恰恰符合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精神。根據(jù)師恩釗的山水畫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我們可以看出新北派山水之新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反對因襲程式的摹仿,提倡回歸自然的創(chuàng)造。
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徐悲鴻就主張以寫實主義改良中國畫,重視師法造化,批評文人畫的因襲摹仿。直到1947年徐悲鴻還指責“董其昌為八股山水之代表”(《中國山水之精神》)?!敖袢瘴娜水?,多是八股山水,毫無生氣,原非江南平遠地帶人,強為江南平遠之景,惟摹仿芥子園一派濫調,放置奇麗之真美于不顧?!保ā妒澜缢囆g之沒落與中國藝術之復興》)徐悲鴻指出“我所謂中國藝術之復興,乃完全回到自然師法造化”(同上)。師恩釗從小受到徐悲鴻藝術思想的影響,在他近年撰寫的文章《回歸自然與新北派山水》(2016)中,他發(fā)現(xiàn)當代許多山水畫作品依然偏重因襲摹仿文人畫的筆墨程式,遠離自然之美與時代精神,而范寬等宋代山水畫家極為注重觀察自然、師法造化,以寫實畫風描繪出自然美的神韻。因此他呼喚“回歸自然”,引用徐悲鴻的話“中國藝術沒落的原因,是因為偏重文人畫”,說明“如果我們繼續(xù)將文人畫的理論奉為中國畫藝術的唯一模式和準則,則勢必要制約甚至阻塞中國畫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道路”。他提倡回歸自然的創(chuàng)造,“并非以自然主義的手法描摹物象的外在形態(tài)”,也并非西畫式的對景寫生,而是“將自然美景重新剪裁、變幻并組合,使自然之美更強化而具神奇之魅力,即營造出一種‘第二自然,這也就是傳統(tǒng)中所謂的‘胸中丘壑。這種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壯美的山水畫作品會更貼近我們這個時代”。例如,師恩釗的巨幅山水畫《北國歲月》(2011),就是重新剪裁、變幻并組合以寫實筆墨描繪的自然景觀,大膽突破了傳統(tǒng)山水畫四條屏的框架,把春夏秋冬四季山水納入一圖,營造了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四維空間(包括時間一維)山水的壯美意境。
擺脫小情小景的局限,追求大山大水的氣勢。
徐悲鴻在《法國藝術近況》(1926)中談及中國山水畫的南北派:“至于中國畫品,北派之深更甚于南派。因南派之所長,不過‘平遠瀟灑逸宕而已。北派之作,大抵工筆入手,事物布置,俯手即是,取之不盡,用之無竭,襟期愈寬展而作品愈偉大,其長處在‘茂密雄強‘,南派不能也。南派之作,略如雅玩小品,足令人喜,不足令人傾心拜倒。……世之令人傾心拜倒者,唯有偉大事物之表現(xiàn)耳?!毙毂檶Ρ迸缮剿耐瞥?,與他重視師法造化、反對文人畫因襲摹仿的藝術主張是一致的。在師恩釗的文章《回歸自然與新北派山水》中,也非常推崇五代北宋時期荊浩、關仝、李成、范寬、郭熙等巨匠,他們的大山大水全景式構圖的作品氣勢宏大。但隨著宋室南遷,文人畫漸成主流,山水畫由大山大水的恢弘全景變成了小情小景的淡逸之境。他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北派山水的大山水畫風與我們今天的時代訴求有著可以相通的契合之處,認為“泱泱的國度,盛世的年華,總要有鴻篇巨制、黃鐘大呂般的作品問世”,“以新的審美圖式創(chuàng)作大山大水是我們這一代山水畫家的使命”。師恩釗的新北派山水追求大山大水的雄渾氣勢,不僅境界奇?zhèn)?,而且筆墨精微,正如蘇軾所說“始知真放本精微”。與文人畫筆墨淡雅而簡約的疏體不同,他的山水畫傾向于筆墨濃重而精微的密體,構成傳統(tǒng)北派山水崇尚的茂密雄強的奇?zhèn)ゾ辰?。在五代北宋名家中,關仝、范寬的山水更富有典型的北派特征。師恩釗的山水意象也更加接近關仝的“石體堅凝,雜木豐茂”與范寬的“峰巒渾厚,勢狀雄強”。他的山石風骨剛健,渾厚峭拔,或如犬牙交錯,或如巨筍插天,有力地支撐起整個畫面結構。他的煙云元氣淋漓,翻涌如潮,與崇山峻嶺虛實相生,極盡大壑風云變幻之態(tài)。他的雪景山水尤其呈現(xiàn)出一派北國風光的壯麗景象。
避免單一樣式的重復,進行多種風格的探索。
師恩釗反復強調“新北派山水不應當是某一種風格或樣式,應當具有多種多樣的不同風格”(2015搜狐記者《師恩釗訪談錄》)。“為了尋找北派山水在今天的全新樣式,作為一個畫家應當進行多種形式的探索?!保ā痘貧w自然與新北派山水》)新北派山水探索多種風格形式,既可以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筆墨技法,又可以吸收外來藝術精華。師恩釗的山水畫廣泛采用了中國畫傳統(tǒng)的線條、皴擦、點染、潑墨、破墨、積墨、留白等技法,在水墨暈染中融入了淺絳或青綠設色,同時汲取了西畫的素描、色彩、體積、明暗、光影、空間層次、形式構成等元素,把筆墨技法與西畫元素融合得相當自然。師恩釗擅長攝影,他的山水畫俯瞰式的全景構圖可能參考了航拍印象,局部輪廓清晰、周圍景色模糊的峰巒樹木可能借鑒了聚焦的特寫鏡頭。這種中西古今融合的表現(xiàn)語言,是新北派山水區(qū)別于傳統(tǒng)北派山水的特點,而山水畫題材從中國拓展到世界,也是新北派山水對傳統(tǒng)北派山水的超越。當代中國畫家的國際視野空前開闊,我們的山水畫不僅可以“為祖國河山立傳”,而且可以“為世界名山寫真”。師恩釗的“世界名山系列”,諸如《初雪落基山》《歐洲屋脊》等佳作,氣勢雄偉,筆墨氤氳,空間層次分明,明暗光影閃爍,營造了異國情調的壯美意境,豐富了新北派山水的畫廊。
Shi Enzhao is a member of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Director of the Northern Landscape Style Art Center, Chairman of China Huadu Northern Landscape Style Society, Deputy Dean of China Landscape Painting Academy, supervisor of the advanced training class of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supervisor of the advanced training class of the School of Arts,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His works have been displayed and received awards at a variety of national art exhibitions hosted by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His solo art exhibitions have been held home and abroad for some 20 times and he has created more than 30 large paintings for 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museums.
師恩釗,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北派山水藝術中心主任,中國畫都北派山水研究會會長,中國山水畫研究院副院長,清華美院高研班導師,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高研班導師。
多次參加中國美協(xié)等主辦的各種美展并獲獎,先后在浙江美術館和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畫展,為國家重要場所創(chuàng)作大型作品30余幅,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20次。出版《大紅袍》等專著畫冊數(shù)十種。師恩釗多年來致力于研究和弘揚傳統(tǒng)的“北方山水畫派”,在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交匯中走一條自己的路,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新北派山水畫風,并以極大的熱情呼吁對北派山水的研究和關注,組建新北派山水的創(chuàng)作隊伍,開創(chuàng)了當代北派山水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