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玉
【摘 要】
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顫患者的急救護理方法。方法:對30 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顫患者的急救措施與護理要點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9例搶救成功轉入病房,9例搶救成功后轉上級醫(yī)院治療,2例搶救無效死亡。結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早期正確判斷室顫發(fā)生或先兆事件,及時有效處理以及發(fā)現(xiàn)并解除再次引起室顫的危險因素是急救成功的關鍵。急診科護士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熟練的專業(yè)知識、正確的急救技能,掌握心電圖基礎知識,能正確識別各類心律失常尤其是惡性心律失常,及早發(fā)現(xiàn)并及時正確采取措施。能顯著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室顫;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6-203-01
1 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科就診的30例心肌梗死并發(fā)室顫患者,男性20例,女性 10例;年齡28~85歲,其中<65歲19例,≥65歲 11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高血壓10例。30例患者中,主訴胸悶胸痛 20例,胸悶呼吸困難 4 例,頭暈心悸 3例,暈厥 2 例,意識障礙 1例。自入搶救室至第一次發(fā)生室顫時間<1h18例,其中2例剛入搶救室行心電圖檢查過程中即發(fā)生室顫。1h<12h12例。
1.2 結果:28例患者經(jīng)及時有效的電擊除顫和抗心律失常藥物等治療復蘇成功,其中 19例在我科行溶栓治療,9例轉上級醫(yī)院行PCI。2 例死亡,其中 1例因合并嚴重心衰,1 例 85歲男性,在院前行心肺復蘇送入我科,經(jīng)除顫等積極搶救無效死亡。
2 搶救與護理
2.1 基礎生命支持:①立即將患者安置在搶救室,急診分診護士接診胸悶胸痛的患者時,即安排平車將患者推入搶救室行心電圖檢查,疑似或確診心肌梗死者囑絕對臥床休息,一切檢查處置均在搶救室進行。由兩名護士配合快速完成入搶救室處理,一名護士負責建立靜脈通路、采血、快速指尖測血糖,一名護士負責給氧,4~6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緩解胸悶、氣促等癥狀;上心電監(jiān)護,注意電極片貼放的位置要避開電復律的位置,對胸悶胸痛及心?;颊?,常規(guī)將 RA 導聯(lián)電極片貼于右側鎖骨上緣,LL 導聯(lián)電極片避開心尖部。②嚴密觀察病情,給予專人護理。最好由高年資護士負責此類患者的監(jiān)護。心臟危象往往突然發(fā)生,有效的心電監(jiān)護能夠及時提供心臟信息,同時重視患者主訴,鼓勵患者有不適及時告知,如患者出冷汗、胸悶胸痛加重,甚至有瀕死感時,護理人員應守在患者身邊,同時立即通知醫(yī)生。遵醫(yī)囑迅速準確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除顫儀置于患者床邊,導電糊備好置于除顫儀旁。搶救車、呼吸機等推至患者床旁。跟患者及其家屬做好解釋,取下患者金屬項鏈、活動性假牙,解開上衣扣子,以便除顫時能迅速暴露胸部。③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以保證搶救用藥,同時采血完善相關檢查。如果有條件可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以保證抗心律失常藥及血管活性藥的盡快使用。建立靜脈通道時首選靜脈留置針,方便快捷又不易脫出。為保證急救藥盡快顯效,且方便醫(yī)生行急診介入手術,建立靜脈通道時首選左側上肢靜脈(如前臂靜脈、頭靜脈)穿刺和給藥,以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3]。另一 56 歲心肌梗死男性,不聽從醫(yī)護人員及其家屬勸阻,趁醫(yī)護人員搶救其他患者時,自行下床小便致阿斯發(fā)作,雖經(jīng)除顫等積極搶救,終因循環(huán)衰竭死亡。
2.2 室顫時的急救:心室顫動多呈突然發(fā)病,病情急,進展快,處理不及時便危及生命[5]。心室顫動可以直接導致心搏驟停而危及生命。但是早期出現(xiàn)的心室顫動并非血流動力學異常引起,及時給予電除顫治療常可獲得成功[6]。《2010 美國心臟協(xié)會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認為絕大多數(shù)心搏驟停發(fā)生在成人身上,心搏驟停初始心律大多是心室顫動或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在這些患者中,基礎生命支持的關鍵操作是胸外按壓和早期除顫。發(fā)現(xiàn)患者突然意識喪失,心電監(jiān)護示室顫,立即呼救,啟動急救應急系統(tǒng),選擇雙向波 200J 非同步電除顫,如床旁無除顫儀可先心前區(qū)叩擊兩次,本組 2 例,在剛入搶救室行心電圖檢查時出現(xiàn)室顫,經(jīng)心前區(qū)叩擊及短暫的胸外心臟按壓即成功恢復竇性心律。除顫后無須等待觀察是否恢復竇性心律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本組9例經(jīng)一次除顫恢復竇性心律,除顫2~5次18例,>5次3例,最多一例達 20次。首次除顫成功后,可改用粘貼式除顫電極貼于除顫部位,利用除顫監(jiān)護儀進行監(jiān)護,當再發(fā)室顫時可以立即充電除顫,無須再次暴露胸部、取除顫板、涂導電糊等步驟,大大縮短除顫時間。尤其對于轉運途中再發(fā)室顫的除顫特別方便。呼吸停止者,建立人工氣道,呼吸機控制呼吸,本組 30例中僅有5 例發(fā)生呼吸停止使用呼吸機控制呼吸。對于頑固性室顫需迅速成立三人以上搶救小組,一人負責胸外心臟按壓,一人負責除顫,一人負責搶救給藥及記錄。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的嚴重類型,近年來,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發(fā)病年齡日益年輕化。心肌梗死容易導致心律失常,各種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見,室顫是心肌梗死后嚴重的并發(fā)癥,病死率高,預后不良,是成人心臟性猝死的首要因素。心臟驟停為心臟急癥中最嚴重的情況,若搶救不及時或措施不力,常導致死亡。室顫患者復蘇成功的關鍵措施是盡早除顫。為提高救治成功率,要求急診科護理人員不光有精湛的急救護理技能,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冷靜沉著,忙而不亂,熟練掌握 CPR、除顫儀的使用,常見異常心電圖的識別。同時應做好急救物品管理,班班交接,保證搶救儀器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張文博,李躍榮.心電圖診斷手冊[M].4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2:447-448.
[2] 徐敏,葉鳳麗,易芳連.2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室顫的急救與護理[J].北方醫(yī)藥,2014,11(9):184.
[3] 楊華,郝麗.頑固性室顫 32 例搶救與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5):55.
[4] 張廣花.65 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顫動患者的急救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26):2439-2440.
[5] 王巍,趙洪波,邵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策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5):214-215.
[6] 黃睿.系統(tǒng)化心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