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云
滾滾而來
“老媽,你說這些樹為什么是圓滾滾的,不,更像是圓錐形的?”散步時,我看著遠處群山上的樹林,腦袋里止不住地蹦出問號。
“這位同學,你說的應該是這些柏樹的樹冠吧?”老媽一如既往地“挑刺”。
“何止樹冠,你看它們的樹干,雖然大體上是圓滾滾的,但是樹干上細下粗,也像被拉長了的圓錐體呢!”我指了指面前的柏樹,開啟了復讀機模式,“為什么,為什么……”
似懂非懂
“復讀機同學,你先停一停。聰明如你老媽,我掐指一算,這事兒一定跟自然選擇有關系?!崩蠇屒辶饲迳ぷ樱八械纳餅榱松?,總是會主動去適應環(huán)境,植物也是如此。我猜圓柱形,或者你所謂的圓錐形的樹干,應該是出自樹木自身生長繁衍的需要?!?/p>
這么兩句話就想把我打發(fā)了?我急切地要過老媽的手機,開始請教萬能的搜索引擎。不一會兒我就在上面查到了答案,可惜就是有點看不懂。
“還以為有了搜索引擎這個法寶,你就不認老媽我這個百事通了呢!”老媽停下了腳步,接過我呈上的手機,小聲讀了出來:
從樹干的橫截面來看,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比其他任何形狀的面積都大,樹干中導管和篩管的分布數(shù)量就更多,所以,圓形樹干輸送水分和養(yǎng)料的能力就越強,有利于樹木生長。
圓柱體的支撐力比棱柱的大,可以支撐高大而沉重的樹冠。
狂風大作時,圓柱形的樹干更有優(yōu)勢,風會沿著圓柱體表面的切線掠過,樹干受到的影響就大大減小,同時也能減少其他外力帶來的傷害(如動物的剮蹭)……
“快打住,我已經(jīng)聽得云里霧里啦,”我抗議道,“能不能翻譯翻譯呀?”
“聽不懂?聽不懂就對嘍,不然本先生就失業(yè)了。”媽媽有點得意,然后左顧右盼,在路邊的花壇掰了一塊拳頭大的黃泥攥在手中。
“你干啥?”我很好奇。
“天機不可泄露。”
原來如此
回到家,媽媽拿出草稿紙,一條一條向我解釋剛才找到的答案:“圓柱體的樹干能輸送最多的養(yǎng)分這條,其實通過簡單的計算就能找到答案,比如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周長同為4米的正方形、圓形和正三角形的面積分別是多少?!币环嬎悖拇_,圓形的面積是最大的。
“所以各種管道做成圓柱體,也是為了盡可能多地運輸物質啰?”
“反應真快!”老媽難得地表揚了我,“關于圓柱體的支撐力這條嘛,現(xiàn)在跟你解釋起來太困難了,不如一起眼見為實?!崩蠇岦c開了左邊二維碼里的視頻,只見里面的主持人正向高度相同的圓柱體、三棱柱和長方體上面放置一模一樣的木板,最后,只有圓柱體承載的木板是最多的?!罢媸遣坏昧税?!”我不禁發(fā)出了贊嘆,“難怪好多高架橋的柱子也是圓柱體?!笨墒?,圓柱體抗風這條該怎么解釋呢?
老媽看出了我的疑問,起身將帶回家的黃泥加水和得稀稀的,再捏在一根筷子上??粗鴭寢屝⌒囊硪淼刈o著搖搖欲墜的泥團,我幸災樂禍地叫道:“掉,掉!”
“快把吹風呈上來!”老媽有點著急。
只見她將吹風對著泥團,變著方向使勁地吹。慢慢地,稀軟的泥團變成了圓柱體,再過了一會兒,圓柱體慢慢變得上粗下細,有點圓錐體的樣子了。哈,甚至跟迪拜的哈利法塔還有點相似!
“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了嗎?”
“是風和重力讓樹干變成了這樣!”我開心地喊道。
“不,是樹在適應風!這就叫自然選擇,這就叫適者生存!”
厲害啦,我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