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徐苗
看點
TYPOGRAPHY——活版印刷術
SMALL PRESSURE ROLLER——小型壓力滾軸
RULER AND RAIL——尺規(guī)和軌道
作為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有著現代激光照排無法取代的溫度,卻經不住現代科技發(fā)展的沖擊,逐漸凋敝?!耙粡埫钡脑O計者想要讓更多人以一個現代、更日常的方式認識與收藏,讓它成為一項能“帶著走”的工藝。
活版印刷文化發(fā)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對于近代知識的傳播有相當大的貢獻。每一字、每一句經過排版,并以油墨印刷而成的活版印刷品,有著數碼排版無法取代的溫度與手感。對于這項有智慧、細致的老工藝,“一張名片”的設計者想要讓更多人以一個現代、更日常的方式認識與收藏,讓它成為一項能“帶著走”的工藝。因而,團隊希望開發(fā)一項產品,通過簡化活版印刷操作方式,減小機臺的體積,讓人人都能輕易的在家擁有一臺活版印刷機,也能很快速地上手活版印刷,讓活版印刷這項工藝重新回到你我的日常中。
運用臺灣檜木舊建筑原料制成的隨身活版印刷機,改良傳統(tǒng)大型印刷機臺,縮小至可攜帶的尺寸,不做多余的處理,讓機身與名片都帶著淡淡的檜木清香。套用傳統(tǒng)大型印刷機滾軸的施壓原理,特殊設計的小型壓力滾軸能作用出持續(xù)且穩(wěn)定的壓力,讓印刷品可以達到接近活版印刷機的效果與品質。
紙匣的特殊設計,巧妙運用尺規(guī)和軌道的相互配合,讓紙張于每次作動后會自動從壓力蓋吐出,讓印刷品不會重復壓印而產生殘影。創(chuàng)新設計的排版版型,運用雷射切割技術,將設計好的名片版型制作成專用的字版,使用者只需填入鉛字即可印刷,簡化了傳統(tǒng)排版的流程,同時也少去鉛角的重量,大幅減少了產品整體的重量。
金點獎的評審對“一張名片”給出了這樣的點評:“不同于現在市面上透過大量印刷的名片,此件作品最大特色在于加入手感的溫度,透過操作簡易、輕便可攜帶的設計,讓每個人都能制作屬于自己的名片?!?/p>
設計 顏宏霖
《設計》:“一張名片”這個產品是時候開始做的?
顏宏霖:大概三年前。我在臺灣大學念研究所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實習課剛好是去研究臺北市那個老產業(yè),我們這個團隊去參與這個項目,就是在“日星鑄字行”。
去做他們研究的時候大概是五年前,因為我本身是空間的,有一些設備老了,空間老了,需要做一些調整的時候,我就會幫忙,時間久了就變成好朋友了。慢慢就發(fā)現其實這些東西都很珍貴,但是并沒有一個讓消費者去使用它的機制。我覺得這個傳統(tǒng)工藝真的很好,很珍貴,但我們沒有工具去使用這個東西,如果要去使用那個可能需要一兩萬人民幣,甚至十幾萬人民幣,這種大的機臺一般人可能是不會去使用的。那我們就簡化它,使用它的功能跟效果。
《設計》:你在研究所是研究什么專業(yè)?
顏宏霖:我本身是做空間設計,建筑背景。早期都是做住宅或商業(yè)類的項目。做了產品之后發(fā)現,當你去為一個業(yè)主設計,這家店是你的,你只為一個人服務,只是為你一個人設計。但我如果做產品的話,是可以解決很多的人問題的,所以我們就轉型成去發(fā)展這些有趣的東西。
《設計》:這是一個“印刷機”和鉛字的套裝嗎?
顏宏霖:這個盒子是一臺機器,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你去使用鉛字。這種鉛字現在已經快要沒有人去使用它了,它算一個古老的技術,從雕版誕生至今它已經在一千多年的歷史。近年來鉛字被電腦,被數字印刷所取代,我們?yōu)榱艘ケ4嫠隽诉@個機器,讓用戶去運用它。鉛字就來自“日星鑄字行”。鑄字就是做這個鉛字,它其實不是臺灣最大的,但那個老板有一種使命感,它現在已經是全世界唯一一間繁體兼中文的鑄字行,他如果他再收起來,這個東西就沒有了。
《設計》:那他現在靠鑄字足以為生么?
顏宏霖:前幾年還一直很難以這個為生,但最近幾年來開始有了文創(chuàng)活動,有一些新的使用方式,讓他至少不會賠錢那么多。老板現在五十多歲了,也是傳承他的父親的,他的小孩也在接著這個做,所以應該是不會消失了。所以有了新的經營模式,把他的這個古老的東西跟新的使用方式相結合,反而是更好,讓這個東西更能跟得上這個時代。
《設計》:相比實用性,這個產品實際上還是趣味性更多一些?
顏宏霖:對。因為通過印名片這個過程可以拉近兩個陌生人的關系。一般兩個陌生人坐在一起不會有交集,就是玩手機,如果硬要介紹也是說這是我的名片,拿了也不知道會放哪里,也不會記住這個人。想象在一個開會的場合,一個人可能一次就會收到好幾十張名片。但是如果你使用這種方式呢?你做這個動作的過程,對方可能就會被你吸引住了。然后馬上就想知道你是誰。
《設計》:它的排版格式是固定的嗎?你們設計了幾個模版?
顏宏霖:我們運用了激光切割技術去設計這個版型,一般的活版印刷它就是空的,它沒有邊界,木板的地方全是這種鉛腳,就是戮們打字的這種空格,都是用鉛塊去填充。因為這個技術沒有那么簡單,所以對于對印刷技術完全陌生的人來說,第一次上手會有一點難度。因為它是鏡像的,左右顛倒上下反轉。
目前的版式有二十多種,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有橫的,有沒有l(wèi)ogo等。用戶可以快速地去挑一個喜歡的設計,再用這種最古老的技術去完成這個填空,填完之后就會獲得一個自己獨有的限量定制版活版印刷名片。
《設計》:這個機器上市了嗎?
顏宏霖:我們六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在臺灣完成了募資,大概將近600萬的新臺幣,目標是100萬。大概1500多件,已經發(fā)貨了,零退貨。募資價分為兩種,一種是臺灣檜木,它耐用,有香氣。臺灣檜木是全世界最好的檜木。臺灣檜木材質的4000多新臺幣,一般的松木材質的要3000多新臺幣,但募資的時候都有打折。因為有一些人反映說還是買不下手,所以我們現在嘗試也用塑料來做,價錢大概300多人民幣。缺點就是會沒有這種木頭的質感,優(yōu)點就是可以快速地去體驗這個東西。
《設計》:在接下來產品的迭代方面,你們還有什么新的設想嗎?
顏宏霖:現在的尺寸是以名片的尺寸做設定,讓它大小是一個名片,機器后部是一個放名片的位置。剛開始會用這個設置是因為十個人中九個人都有名片,它是一個大家還會期待的紙張,雖然很多東西都被手機取代了,雖然拿到電話號碼也都會輸入手機里面,但是交換名片的動作一直傳承了下來,所以我們才會想以“名片”來做第一次產品的嘗試。
以后我們會做大一點尺寸的產品,比如做成明信片。圖片的話我們會結合凸版印刷的技術去做,所以你只要有電子文本,我們就可以幫你做數碼版,把數字轉成實體。
《設計》:還要加一些新的技術嗎,比如3D打???
顏宏霖:3D打印技術也會做,我們有和臺灣的3D打印合作,已經用ABS塑料做出了字例。
《設計》:但是如果放棄了鉛字的使用,是否有違你們做這個產品的初衷?
顏宏霖:初衷一定是希望推廣這個鉛字,讓大家可以真正利用這個技術,但我們也考慮順便帶動印刷的一些周邊產業(yè)和產品。
《設計》:你做這個產品最難的最有挑戰(zhàn)的是哪一步?
顏宏霖:第一個挑戰(zhàn)就是,純手工的活版印刷需要一次成功,多印一次的話就會有疊印,所以就需要做到只印一次就讓成品彈出,不然就造成疊印。第二個比較難的是壓力。不要小看這個面積,壓印會需要使用非常大的力氣,所以我們改用這個滾軸,把受力中心集中在這個滾軸上,它就會把力量集中傳遞到每個字上。
《設計》:油墨和紙張必須用你們定制的嗎?
顏宏霖:我們的油墨調過比例,會比較容易干,這是專門做墨的廠做的。因為如果印出來的名片需要等很久才干,就會不小心出現一些問題。紙張也是特別選的,每一個都是要定制的,只不過現在都是量產的。當然客戶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紙張,也可以用手工紙張、彩紙等。只是我們怕你買回去自己印不出來,怕你失敗,所以我們實現選好了一種紙。
《設計》:你們最初的夢想是想把這個手藝和文化傳遞出去?
顏宏霖:對,尤其是繁體字。很多人都覺得繁體字很美,我們想借助這一技術、這個機會,不要讓它消失,讓繁體中文被更多的人知道和使用,更好地傳承下去。也是在傳遞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