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志愿服務動機研究

      2018-11-06 10:45趙思齊王新宇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7期
      關鍵詞:大學生

      趙思齊 王新宇

      摘 要:在需要層次理論視角下,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對大學生志愿服務動機作出基于六個維度的深入分析,從而把握大學生志愿者的動機特征;研究發(fā)現大學生志愿服務動機與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跨度和性別相關,參與過與未參與過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在動機水平上也存在顯著差異?;诖?,為高校有關部門和組織提出建議,以促進有效激勵措施的建立。

      關鍵詞:志愿服務動機;需要層次理論;大學生

      隨著我國社會志愿服務事業(yè)在高校深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社會志愿服務工作中,已然成為我國志愿者隊伍中的主力軍[1]。盡管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整體進展理想,但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存在的發(fā)展空間仍值得關注。其中,對大學生志愿服務動機的把脈尤為迫切。本研究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角出發(fā),依據對北京8所高校學生的問卷與訪談結果,分析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特征,以供有關組織和部門深入推進高校志愿服務體系的發(fā)展與完善。

      需要層次理論下志愿服務動機的闡釋

      動機是行為的原因,是人類行為的內在動力。需要作為引發(fā)動機的內在條件,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個人的某種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就會推動個體去尋找能夠滿足其需要的對象,從而產生行為的動機。由于動機與需要相互關聯,我們按照個體需要層次將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進行區(qū)分:采用由克拉里(Clary)等人將志愿者動機所劃分的六個維度,即自我保護(Protective function)、職業(yè)生涯(Career function)、社會交往(Social function)、自我增強(Enhancement function)、學習理解(Understanding function)和價值表達(Values function),[2]分別對應著人需求的五個層次,即自我保護與職業(yè)生涯對應“安全需要”層次、社會交往對應“歸屬與愛的需要”層次、自我增強對應“自尊需要”層次、學習理解對應“認知需要”層次、價值表達對應“自我實現需要”層次。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選擇了北京8所大學各個專業(yè)隨機抽取的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共回收有效問卷1,297份,并與8名不同高校的主要志愿服務組織負責人或資深志愿者進行了半結構式訪談。

      1.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基本情況

      在1,297名受訪學生中,1,089人在大學期間參與過志愿服務工作,占總受訪人數的83.96%;未參加過的學生占比不足兩成,且人數隨年級增長而顯著減少,佐證當前大學生群體志愿服務參與度極高。

      學校公益團體或社團組織等專職統籌學生校內外志愿服務活動的高校組織及社團是多數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渠道(70.16%)。由此可見,高校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及社團在組織、促進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工作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印證了推進高校志愿服務組織及社團發(fā)展的必要性。

      2.志愿服務動機受不同動機維度的影響程度

      受訪大學生在六個維度的平均評分值在3.764至4.508之間,均分自高到低排序??梢姡瑢Ω咝W生而言,在志愿服務中接觸并學習新事物、新方法以提升自身多方面能力,普遍被認為最重要;此外,在志愿服務中實現自我價值,滿足自身內在價值認同的需求對大學生而言也頗具意義。將受訪者自評價值表達等六個動機維度因素對其參與志愿服務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以參與志愿服務時間跨度為分類依據,得到如下結果(見表1):

      對穩(wěn)定參與志愿服務時間為1年及以下、1年~2年、2年~3年和3年及以上的受訪大學生在六個動機維度上呈現的態(tài)度分別進行數據分析,發(fā)現:自我保護、職業(yè)生涯和社會交往三個維度的動機,隨穩(wěn)定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增長而整體減弱;學習理解和自我增強兩個維度動機,隨穩(wěn)定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的增長呈現先加強后減弱的趨勢;價值表達動機,對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影響逐漸增強。根據需要層次理論,以上六個動機維度在需要層次劃分中屬于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的關系;高層次需要的出現建立在低層次需要得到相對滿足的基礎上,低層次的需要實現并達到高峰后,高層次的需要將會產生優(yōu)勢作用。[3]參加志愿服務時間較短的大學生,動機主要來源于低層次的個體需求,即自我保護與職業(yè)生涯等“安全需要”層次的體現;隨著參與志愿服務的時間增長,個體的安全需要得到滿足,自我保護和職業(yè)生涯兩方面的動機作用就會相對降低,更高層次的“歸屬與愛的需要”和“自尊需要”成為志愿服務動機的主要來源;此后,“學習理解”和“價值表達”分別成為大學生堅持參與志愿服務的主要動機來源,即在需要層次上尋求“認知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

      3.性別因素對動機的影響

      對比男生、女生在六個動機維度上表現出的受影響程度差異,進行差異性檢驗分析,以探究性別因素對動機維度所呈現出的差異影響(見表2):

      在“自我保護”維度上男生與女生呈現顯著差異,男生相比于女生受到“自我保護”維度下產生的動機影響更大。而在其余五個動機維度上,男生、女生并未存在顯著差異。由此說明,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只在“自我保護”這一個維度上有著性別差異,男生比女生更加認可志愿服務具有幫助解決自己的問題、減輕孤獨感和愧疚感、緩解壞心情的作用。

      整體來看,男生受低層次需要而產生的動機影響要強于女生受到的影響,女生受高層次需要而產生的動機影響要強于男生受到的影響。根據需要層次理論,男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更多處于低需要層次階段,女生相比男生在“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上從志愿服務活動中已獲得更強的滿足感,女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主要來源于更高層次的個體需求。男生更希望通過志愿服務調節(jié)自身心理情緒與狀態(tài),助力自身未來職業(yè)發(fā)展,獲得他人的認可;女生參與志愿服務動機更傾向于滿足自我需要,接觸并學習新事物、新方法,并實現自身內在的價值認同。

      4.有無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動機差異

      通過對受訪大學生在動機因素上的對比分析可以發(fā)現,在量表涉及的六個動機維度上,參加過與未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均表現出顯著性差異。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大學生比未參加相關活動的大學生,在價值表達等六個維度上均表現出更明顯的動機激勵,對通過志愿服務實現一定的個體需求有更為強烈的愿望。這為高校有關部門和學生志愿服務組織在如何調動學生志愿服務積極性上提出了要求,即重視從認識上提高大學生群體對志愿服務的理解,從需要層次理論出發(fā)引導學生在志愿服務中實現個體成長。

      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

      一是促進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工作的最為重要的動機因素是學習理解,即通過志愿服務活動接觸并學習新事物,從而提升自身能力與見識。二是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動機也與其參與時間長短相關。隨著參與志愿服務時間的增長,激勵大學生志愿服務的主要動機發(fā)生轉換,從滿足低層次需要轉換為滿足高層次需要。三是男生、女生在參與志愿服務時只在“自我保護”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且男生更易受此動機影響。男生普遍更易受低層次需要而產生志愿服務動機,女生普遍更易受高層次需要而產生志愿服務動機。四是參與過與未參與過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在價值表達、學習理解、社會交往、職業(yè)生涯、自我保護、自我增強六個動機維度上均存在顯著差異。未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大學生明顯動機認同偏低。

      2.建議

      根據研究結論,我們對高校今后發(fā)展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提出一些建議:

      第一,做好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科學規(guī)劃。政府、高校和學生組織應各司其職,建設志愿者組織網絡體系。政府要當好舵手,把握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的大方向,優(yōu)化志愿服務人力、物力配置,形成全方位的大學生志愿服務法律保護體系。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組織體系、智力資源等優(yōu)勢,建立符合校情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機制。學生組織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特點,廣泛了解大學生的發(fā)展需要,設計并開展符合大學生群體個體發(fā)展需要的志愿服務項目。

      第二,完善志愿服務體系以滿足參與者多元動機。高校志愿組織及社團應對志愿服務活動進行多元化設計,使志愿者通過參與相關活動能獲得能力與見識的提升,自我價值認同的滿足及其他符合個體發(fā)展需要的、有助于自身成長的動機激勵。

      第三,激發(fā)大學生志愿者的主體意識與情感共鳴。志愿服務活動要將社會需要與志愿者個體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另外,要強化志愿者的情感體驗,深刻的情感體驗可使志愿服務精神得到內化。高校志愿服務組織應嘗試激發(fā)大學生志愿者的主體意識與情感共鳴,從而充分調動起大學生較為強烈的學習理解與價值表達層面的動機和發(fā)展需求。

      第四,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激勵、保障機制。高校志愿服務管理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激勵保障機制。對動機源于自我保護等低層次需要的志愿者可加強外在激勵,對其個體發(fā)展予以肯定和助力;對動機源于價值表達等高層次需要的志愿者可強化內在激勵,使其產生內在認同感、獲得感與滿足感。

      第五,開拓志愿服務新領域與新模式。為大學生志愿者提供多元化的平臺實現自我需要。高校志愿服務工作要在現有基礎上豐富志愿服務活動涉及的領域,充實志愿服務工作的內容。高??筛鶕陨碣Y源優(yōu)勢和文化特征創(chuàng)新服務項目,打造活動品牌。此外,服務模式應更豐富靈活,以滿足不同情況、需要的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為社會奉獻力量的愿望。

      參考文獻:

      [1]胡凱,楊欣. 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9-22.

      [2]張春興.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327-328.

      [3]Clary, E.G.,Synder, M., Ridge, R., Copeland, J., Stukas, A.A., Haugen, J., &Miene;, P.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the motivations of volunteers; A functional approac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74):1516-1530.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責任編輯:苑聰雯]

      猜你喜歡
      大學生
      微信使用對大學生親子關系的影響
      淺議大學生國家認同的培養(yǎng)路徑
      淺析大學生校園兼職
      暑期近萬名大學生兼職送外賣
      第29屆世界大學生 冬季運動會精彩掠影
      大學生就業(yè)趨勢
      大學生“雙創(chuàng)”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個村級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園
      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揭曉
      佳木斯市| 临沂市| 当阳市| 金阳县| 会同县| 衡东县| 商水县| 黄浦区| 石柱| 柘城县| 阿巴嘎旗| 绵竹市| 如东县| 本溪| 南安市| 合水县| 泗洪县| 治多县| 阜宁县| 简阳市| 宁蒗| 太原市| 大荔县| 凌海市| 襄樊市| 大丰市| 江陵县| 页游| 杨浦区| 拉孜县| 焉耆| 乌拉特后旗| 景谷| 平定县| 昌邑市| 长沙县| 从江县| 子洲县| 科技| 贡山|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