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建
北京昌平龍山現(xiàn)存兩處古跡,白浮泉遺址之都龍王廟和九龍池。白浮泉——北京的母親泉,這里才是京杭大運河的北方起點。如今白浮泉不再噴薄,只有靜靜一池水。
元代著名科學家郭守敬為引水濟漕,解決大都城的漕運,勘察了很多水源,發(fā)現(xiàn)了這個位于昌平的白浮泉,它出水量大,水位又高,可以解決元大都生活用水和通惠河的漕運水源問題,隨即上奏元世祖忽必烈引白浮泉水作大運河北端上游水源:“上自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過雙塔、榆河、一畝、玉泉諸水,經(jīng)甕(甕)山泊至西水門入都城?!惫鼐从H自勘測選線,開鑿了一條引水渠道,引水渠沿北京山區(qū)邊沿繞了一大圈,接納了無數(shù)山泉,最終把水引入城內(nèi),進入積水潭。其勘測準確科學,直到今天距離其一公里外的京密引水渠還基本沿襲了郭守敬設(shè)計的路線。
忽必烈當時對這一方案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立即表示:“當速行之?!辈⑾铝艘坏捞厥獾拿睿骸柏┫嘁韵陆杂H操畚鍤倡工”,且“待守敬指授而后行事”,一切還要聽從郭守敬安排。
白浮泉
引水方案有幾個重大的技術(shù)問題:如直奔東南引向大都,有沙河、清河兩條大河擋道,且河谷低下,難以逾越;如向西行,那里是西山,京都西高東低。在一般人眼中,“神山、白浮皆在州之東南,地勢西高東下”,水怎么會逆流而上呢!面對這種復(fù)雜的地形條件,郭守敬運用早年在治理黃河時總結(jié)出的理念,也就是今天的海拔高度理論,經(jīng)過實地測量,得出白浮泉地勢要高于西山山麓的結(jié)論。按今天的測量,白浮泉的海拔為55米,甕山泊的海拔為40米。時人不知道海拔概念,而感嘆:“守敬乃能引之而西,是不可曉?!?/p>
郭守敬在水利工程中最大的功績是提出了以海平面為零點的海拔標準概念,《天府廣記》載:“郭守敬所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延袤五十余里?!焙忧卮蠖急辈康纳侥_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沿途又攔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匯聚西山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再向東南流入高梁河,進入積水潭,并以此為停泊港。積水潭東側(cè)開河(今玉河)引水,向東南流,再經(jīng)金代的閘河故道向東至通州。“全長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堪稱中國水利史上的驚世杰作。
為什么龍山的龍王廟稱作都龍王廟呢?說法很多。有人說:龍山龍王廟位于北京城的正北方向,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神水入京,解決了北京城的飲水問題,所以元世祖及以后歷代帝王都非常重視,所以修建龍王廟時用了黃色琉璃瓦。之所以加了一個“都”字,以區(qū)別于其他龍王廟,說明級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