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靜
韓靜與隊員們在一起
山東省濟陽縣濟北小學建校14年,有80多個中隊、3800多名隊員。在這所學校里,大家都叫我“韓大隊”。
在我的眼中,隊員們就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引導他們在少先隊組織里快樂生活、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是我的責任。因此,與紅領巾已相伴12個春秋的我,一直在寒來暑往中默默耕耘。
2018年上半年,我就和隊員們一起開展了不少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少先隊活動。
我們乘著改革的東風,以《少先隊改革方案》為依據(jù),以落實改革精神為主線,以全面服務少先隊員成長為目標,開啟了特色活動——“伴花期,育花蕊”行動。
我們著力打造“育花”的“能工巧匠”,加強中隊輔導員隊伍建設。每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兩次校級中隊輔導員培訓,注重對中隊輔導員進行少先隊基礎知識教育 ;學期末,我們還會開展少先隊知識考評,檢測中隊輔導員理論學習成果。每學年,我們組織中隊輔導員開展優(yōu)秀少先隊活動交流展示,注重對中隊輔導員專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他們專業(yè)水平的提升。
首次學校少代會召開后,我們成立了學校少工委,使少先隊工作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少先隊四位一體的工作格局,更好地服務少先隊員健康成長。
自主管組織,爭當小主人。學校各中隊設立了紅領巾禮儀監(jiān)督崗、失物招領崗、愛心服務崗等紅領巾小崗位。隊員們自主上崗、定期輪崗、相互評崗,增強了小主人意識和服務精神。
自主搞活動,爭當小先鋒。三年級各中隊將太極拳的學習融入“紅領巾小健將”活動中。隊員們自主訂計劃,自主開展中隊、小隊之間的友誼賽和成果展,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自主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自主去爭章,勇當小標兵。各中隊鼓勵隊員們通過自主設計、自主評選,產(chǎn)生“服務章”“百靈章”“先鋒章”等特色紅領巾獎章。隊員們自主設計評價標準,形成星級指標,每月還評選出“星級隊員”,逐步建立起人人可為、天天可行的少先隊員激勵體系,在隊員們身邊樹起了一個個小榜樣。
在學校少先隊大隊組織開展的“動感小拍客,童眼尋發(fā)展”系列尋訪活動中,隊員們通過“小記者訪變化”“小拍客尋變化”等環(huán)節(jié),用文字抒發(fā)家鄉(xiāng)濟陽舊貌換新顏的感悟,用鏡頭記錄家鄉(xiāng)翻天覆地的變化。
隊員們還來到老紅軍武爺爺家,聽他講革命故事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在“童言童語說變化”尋訪分享會上,隊員們將自己的感想制成心愿卡,以此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家鄉(xiāng)新變化,從而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中國共產(chǎn)黨產(chǎn)生了由衷的熱愛。
怎樣創(chuàng)新入隊儀式,讓一年級的“小豆包”們牢記少先隊的知識,并給他們留下終身難忘的記憶?
在大隊委的集思廣益下,學校少先隊大隊組織開展了“爭章、闖關入隊”游戲,增強新隊員們的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在入隊儀式后,各中隊進行了“五小”活動成果展示,讓“小百靈”“小健將”“小書蟲”“小創(chuàng)客”“小主人”們大放異彩。
作為濟陽縣少先隊名師工作室成員,我沐浴在新時代的陽光下,成長在少先隊改革的春風里。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充分發(fā)揮少先隊組織的優(yōu)勢,為隊員們營造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激勵他們如花兒般競相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