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增強新時代下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分析新時代下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 值觀的新問題,以立足新時代解決新矛盾為突破口、依據(jù)總任務以緊抓新目標為舉措、著眼新要求以貫穿新思想 為抓手三方面提出了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突破點。
關鍵詞:新時代;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8)10-0031-0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人了新時代,新時代樹立 農民理想信念,是國家建設的力量之源和精神動力。培 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內涵的應有之義, 也是樹立農民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必要途徑。新時 代下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內容、任務、要求等 方面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這就要求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 價值觀時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 動指南,以培育時代新人為目標。
一、新時代對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 新課題
(一)新時代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臨新問題
當前,我國農民無論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的 需求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也出現(xiàn)了新的矛盾。新 時代下農村存在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民 群眾的物質相對豐富與精神貧乏之間的矛盾。隨著城鄉(xiāng) 一體化的發(fā)展,農民的物質財富與以往相比較有了明顯 的增加,生活狀況大大改善,但鄉(xiāng)風民風并沒有隨之而改 善,反而出現(xiàn)倒退現(xiàn)象,如傳統(tǒng)美德失靈、賭風盛行、婚喪 嫁娶大操大辦、攀比之風和奢靡之風日漸上漲,封建迷信 和邪教勢力蔓延等;二是農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與 物質文化不足之間的矛盾。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農民物質 財富不斷豐富,由最初對解決溫飽問題的渴望發(fā)展到追 求美好生活的向往,Xt物質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更高要求。 在物質方面,農民的衣食住行的需求檔次不斷提升,在物 質享受上追求高大上,在精神文化方面農民需要傾向于 休閑化、娛樂化。但在農村卻存在著教育文化設施落后、 文化內容貧乏、文化形式單一的現(xiàn)象。當真善美一旦缺位,假丑惡必然會乘勢而起;三是利益追求與生態(tài)建設之 間的矛盾。由于農民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不強,在追逐經濟 利益的過程中急功近利,寅吃卯糧,以犧牲當?shù)刭Y源壞境 為代價而發(fā)展經濟,致使一些農村地區(qū)生態(tài)破壞嚴重,生 存環(huán)境惡化。在新時代下強調綠色發(fā)展、構建美麗鄉(xiāng)村 與以犧牲資源環(huán)境盲目最求利益之間的矛盾仍然尖銳; 四是鄉(xiāng)村的人治化與法治化之間的矛盾。當前,農村無 論村干部還是村民都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人治思想,表現(xiàn) 為村干部在村務管理中獨斷專行,缺乏民主決策意識、村 務公開意識,村民缺乏民主、公平、法治、參與、監(jiān)督、維權 等意識,導致村霸黑惡勢力的產生。但鄉(xiāng)村治理走向法 治化和文明化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要求。這一矛盾在農村 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直接影響到農村和諧穩(wěn)定與發(fā)展。
(二)新時代對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新任務
農民群眾是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農民的思想 境界、價值追求、精神風貌是否符合新時代的要求,直接 影響到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新時代下培育具有思 想先進、價值觀正確、目標明確、擔當意識強的農民是新 任務。
一是培育農民的新思想。農民具有強烈的小農意識, 主要表現(xiàn)在思想保守、觀念落后、甘于現(xiàn)狀,對新思想、新 事物難以接受,熱衷于既有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比如 在衛(wèi)生習慣方面就難以改變。而新時代下培育農民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培育農民具有推動農民由傳統(tǒng)小 農向社會主義新型農民“華麗轉身”的過程,思想觀念 的更新成為實現(xiàn)這一轉變的前提;二是培育農民的新價 值觀念。當前農民在價值觀方面存在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深入人心、奢靡之風和攀比之風盛行、集體主義觀念大 幅衰退、共同體意識幾乎耗散、公益精神不斷下降等現(xiàn) 象;三是培育農民樹立新的奮斗目標。以前農民的奮斗 目標是為了解決溫飽,重農民“口袋”,輕農民“腦袋”。 側重于追逐單一的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的整體利益。 在新時代下,不僅要發(fā)展農村經濟,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 設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是新時代農民的階段 性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長遠奮斗目標;四 是培育農民新的精神風貌。新時代下培育農民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塑造農民新形象,革除農民舊思想舊 面貌,在農村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和精神風 貌。
(三)新時代對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新要求
新時代下對農民的思想政治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與此相應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應加強對黨的 新理論的教育。一是要求農民全面理解新時代內涵,立 足于這一實際爭做新時代的農民,重塑農民新形象;二是 要求農民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 的重要內容;三是要求農民明確國家的發(fā)展方向和奮斗 目標,把自身的發(fā)展與國家的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克服農民在 發(fā)展自身時偏離方向和目標,讓農民增強四個自信,積極 響應黨在農村實施的一些列改革政策;四是要求農民增 強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意識;五是要求農民認識到農村文化 建設的重要性,尤其對民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也是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內在要求,發(fā)動農民積極參加農村 文化活動,夯實治理基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不僅要重視外 在形象建設,更重要的是注重農民內在的思想道德、精神 風貌建設。
二、新時代下制約農民群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 育的現(xiàn)實困境
(一)農民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形勢認 識不清
新時代下存在農民對新形勢認識不清的現(xiàn)象。一是 對國際形勢缺乏了解和認識,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意識形 態(tài)斗爭十分激烈,由于農民思想政治素質不高,思想政治 敏銳性不強,沒有認識到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的重要 性,以致當外來文化傳播到農村時,許多農民盲目跟風, 理想信念喪失,比如邪教在農村的蔓延;二是對國內形勢 認識不清,存在一些農民對黨的方針政策不理解、不支 持、不擁護的現(xiàn)象,在農村改革過程中為了自身的一己私 利而公然詆毀政府、對抗政府,缺乏大局意識、前瞻意識。
比如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要是傷及到自己的土 地,會千般阻撓,漫天要價,拒不執(zhí)行政府的決議,甚至會 群體圍攻政府。
(二) 農民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任務不明確
新時代下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任務是 增強農民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意識,爭做時代新人,把實 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長期奮斗目標。調查結果顯示, 78%的農民認為民族復興與自己關系不大,這應該是國 家領導人操心的事情,自己只有多掙錢把日子過好就行, 對村干部調查結果是21%的村干部認識到實現(xiàn)國家富 強和民族復興與自己是緊密聯(lián)系的,而67%的村干部認 為自己不會考慮那么長遠,只要把上級交給的任務完成, 把村里的事情解決好就行。這反映出絕大多數(shù)村干部和 普通農民群眾都沒有認識到“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 新人”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新任務。出現(xiàn)這一 結果的原因是無論村干部還是普通農民文化素質普遍不 高,思想觀念復雜,對新任務難以明確,致使農民在思想 認識上難以和中央提出的宏偉目標保持高度一致。
(三) 農民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要求難 以達到
新時代下深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蘊和要求。 以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側重于意識形態(tài)教育 和思想道德教育,而在新時代下,不僅要加強意識是形態(tài) 教育,更重要的是培育全體人民形成共同的價值追求,進 而“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價 值導向和精神指引” [1],這種價值導向和精神指引具有 永恒的傳承性,將會激勵一代代中華兒女不斷勇往直前, 但同時也為現(xiàn)階段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 新要求。由于農民思想保守,觀念陳舊,價值觀多元、享 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色彩濃厚,思想政治的敏銳 性和鑒別力不強,整體素質低下,導致思想認識難以統(tǒng) 一,正確價值觀較難形成,力量較難凝聚,因而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新要求難以達到。
三、新時代下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突破點
(一)立足新時代以解決新矛盾為突破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 史方位,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體基 礎、所處的社會背景和坐標象限”。[2]對農民進行社會主 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不能脫離這一坐標象限,而要立足于 新時代,深入研究、分析農村出現(xiàn)的新矛盾、新問題,進而 以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為突破口,保障農民的合法利益,實 現(xiàn)正當訴求,滿足物質文化需要,農民就會自覺認同社會 主義核心價值觀。但這對基層工作隊伍調查研究、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調查全 面深人了解和認識農民的生活狀況,針對農村地區(qū)存在 著發(fā)展不平衡、同一地區(qū)農民的生活狀況呈現(xiàn)多樣性的 現(xiàn)象,在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必須要緊 密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分階段地進 行;再次要以解決農村中出現(xiàn)的農民物質相對豐富與精 神貧乏之間的矛盾、農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與物質 文化不足之間的矛盾、利益追求與生態(tài)建設之間的矛盾、 鄉(xiāng)村的人治化與法治化之間的矛盾為突破口。
(二) 依據(jù)總任務以緊抓新時代的奮斗目標為舉措
新時代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宏偉目標關鍵在于人民群眾。農民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人 群,他們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系 到這一偉大奮斗目標能否實現(xiàn)?!芭囵B(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 任的時代新人成為對農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 要任務”。[1]新時代的奮斗目標給中國人民指明奮斗方 向,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凝聚力和感召力。由于廣大農民 群眾自身素質的原因,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 奮斗目標并不能深刻理解,沒有認識到這一宏偉目標與 自己的關系,不知自己在這一宏偉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的角 色定位,新時代奮斗目標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并沒有在農 民身上顯現(xiàn)出來,因此在對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 育過程中必須依據(jù)總任務以緊抓新時代的奮斗目標為舉 措,培養(yǎng)農民的新理念、新思想,不斷增強農民的認知能 力,認清新形勢,明確新目標,爭做時代新農民。
(三) 著眼新要求以貫穿新思想為抓手
新時代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內容和承載方式 提出了新要求。在內容方面一是要把新時代的奮斗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布局、四個戰(zhàn)略布局、四個自 信、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等內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的培育有機融合;二是要把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美麗”作為 國家層次價值目標對農民進行培育。新時代下培育農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把“美麗”作為價值理念貫穿 其中,不能讓農民在發(fā)展經濟時,破壞鄉(xiāng)村原有的青山綠 水,背離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目標,要讓農民認識到生態(tài)建設 對鄉(xiāng)村發(fā)展的重要性;三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 入到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過程中,實現(xiàn)鄉(xiāng)村治理的文明化 和法治化。針對農村村干部和村民都普遍存在民主意識、 法治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強化民主法治教育;四是要“弘揚 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 求精的敬業(yè)風氣” [1]。由于有些農村務工青年脫離土地, 長期在城市生活,滋生了惰性思想和享樂主義,喪失了農 民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精神,因此弘揚“兩個精神”也 是時代要求。以上這些內容的宣傳與教育將會大大増強 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效果。在承載方式方面一 是要大膽運用微媒體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培育,因為微時代下絕大多數(shù)農民玩手機微信、微博,廣 大農民對微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二是要聯(lián)系實際, 找好載體。尤其要以優(yōu)秀的民間文化活動為載體融入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當?shù)氐木駜r值。
明確新時代下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內容 和新要求,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新時代的內涵,把新思想、 新發(fā)展理念貫穿在培育過程中,從而實現(xiàn)農民在精神上 的徹底革新。
參考文獻:
[1] 新華網.十九大報告(全文)[EB/OL], http://news.sina.com.en/o/2017-10-18/doc-ifymyyxw3516456. shtml.2017-10-18.
[2] 人民論壇網.王學儉,新時代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EB/OL].http://politics.rmltcom.cn/2017/1222/506737.shtml. 2017-12-22.
作者簡介:高志輝(1979—),男,漢族,甘肅西和人,碩士,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 想政治教育和“三農”問題等。
(責任編輯: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