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伯庸 想象滾動在歷史河流中的“美洲車輪”

      2019-08-27 03:55徐琳玲何沛蕓
      南方人物周刊 2019年23期
      關(guān)鍵詞:馬伯庸小說歷史

      徐琳玲 何沛蕓

      “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里?”——2016年,知乎上有網(wǎng)友提出一個問題。

      著名“文學話題優(yōu)秀答主”馬伯庸呼啦啦地就碼了一個幾千字、充滿電影畫面感的場景,也是高票首贊的回答——大唐長安城,望樓監(jiān)控,突厥狼衛(wèi)進長安,李白,杜甫……

      正兒八經(jīng)把這個一時興起的構(gòu)思向小說發(fā)展時,馬伯庸發(fā)現(xiàn)了一個漏洞——那一年,“詩仙”李白不在長安,正在山東游歷。如此,他和好基友杜甫為長安城安危對決的故事就支撐不下去。

      最后,他把這部歷史架空小說的主角從原本的“大唐文壇雙雄”替換成了兩位少為人知的人物——其一是李泌,自幼有神童之譽,做過太子李亨的伴讀、心腹謀士,好修仙卻先后效力過四朝天子,一號自帶傳奇屬性的“神人”;其一為張小敬。據(jù)唐朝小吏姚汝能所著《安祿山事跡》記載,他是馬嵬驛兵變中射殺楊國忠的陳玄禮部下——一個在野史中留下個姓名、其余一無所知的小人物。

      最終,大兵張小敬和天才少年李泌成為這部大唐版“反恐二十四小時”的雙男主角。

      小說里,馬伯庸還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分身”——靖安司主事徐賓,一個體形微胖、仕途慘淡但精通一門奇術(shù)——“大案牘術(shù)”的小文吏。

      公元2019年,北京城東一家時髦的家居咖啡館里,我和這位著名“業(yè)余文史愛好者”侃起了大唐盛世、李唐宗室秘史、唐傳奇和王小波的《青銅時代》。

      圖/受訪者提供

      歷史想象的規(guī)條——“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天寶三載,兢兢業(yè)業(yè)當了29年皇帝、一手開創(chuàng)“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的人生發(fā)生了微妙的轉(zhuǎn)向——這一年,他納前壽王妃、兒媳楊太真于宮中,并把朝政丟給了宰相李林甫,李的權(quán)勢日益膨脹。

      另一方面,盡管流露出厭于政事的跡象,唐玄宗對太子李亨始終懷有提防之心,對其進行孤立、控制,不允許他培養(yǎng)個人政治勢力。權(quán)相李林甫處心積慮想讓玄宗廢掉這位太子,一直尋找各種機會羅織罪名、陰謀構(gòu)陷。自被立為太子到安史之亂中匆忙登基的22年中,李亨的政治生涯一直如履薄冰、危機四伏。

      這一年,安祿山在平盧節(jié)度使任上又兼任范陽節(jié)度使,玄宗對他的恩寵、信任日盛。

      這些史書上記載得明明白白的各方勢力矛盾和戲劇張力,為馬伯庸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可供翱翔的時空。在虛構(gòu)和真實之間,這位擅長寫歷史架空小說的作家給自己畫上一個圈圈,即“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所謂‘大事不虛,就是說歷史上大的事情,我不能去虛構(gòu)。譬如在《長安十二時辰》里,唐朝還是唐朝,皇上也沒被殺死,因為這是歷史,我沒辦法改變?;蛘哒f像我寫《風起隴西》里,蜀國的北伐還是失敗了,這也是歷史,也是我改動不了的?!?/p>

      “我也必須尊重歷史上的那些人物關(guān)系。譬如,我不能把宰相李林甫寫成是保護太子的,因為他在歷史上的確跟太子是敵對的;我也不能說唐玄宗待太子特別好,這也是李唐宗室的一個宿命——歷代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guān)系都是非常緊張的。”

      “但是在這基礎之上,在構(gòu)想小說細節(jié)時可以不那么拘束。天寶三載的長安城里,唐朝還是唐朝,皇帝沒有被殺,那他們在那一年經(jīng)歷了什么事?有可能那一年真的什么都沒發(fā)生,但我說發(fā)生了一件事情,但是這件事最終對歷史走向沒有造成影響。這是有可能性的?!?/p>

      最終在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馬伯庸編排出一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張刺激的故事——太子一黨的李泌和前長安“不良帥”張小敬一同聯(lián)手,要在上元節(jié)的12個時辰里,追捕潛入長安城的西域恐怖分子。而在這背后,涌動著皇帝、太子和李林甫之間的高層權(quán)力博弈。

      對熟悉各種敘事套路的暢銷書作家馬伯庸來說,構(gòu)思出一個驚悚刺激、讓讀者欲罷不能的懸疑故事,不是難事。他給自己的挑戰(zhàn),是在小說里還原出盛唐時期的風土人情、市井生活,居住在長安108坊里的百姓們的衣食住行。

      在準備和寫作的一年中,馬伯庸把大量精力花在研讀史料、文人筆記、唐傳奇和考古報告中,光在知網(wǎng)上就下了兩百多篇相關(guān)論文。寫完初稿,他又請熟悉唐代社會史的學者朋友們把關(guān)。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為了讓自己捕捉到大唐長安的氣氛,馬伯庸跑到西安考察,尋訪古跡,在博物館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當看到長安城“東市”舊址留下的車轍印、排水溝,以及古運河的遺跡,他浮想翩翩,由此構(gòu)想出張小敬駕駛裝著烈性炸藥——“延州石脂”(石油)的馬車一路狂奔,帶著已開始燃燒的馬車沖進運河中的驚心動魄場景。

      2005年,25歲的馬伯庸完成了自己第一部歷史架空長篇小說——《風起隴西》。帶著幾分惡搞的心情,他用一群三國人物寫了一部很現(xiàn)代、很西方軍事諜戰(zhàn)風的小說。

      在隴西,蜀國二次北伐前期,蜀魏兩國間諜展開了關(guān)于竊取和反竊取蜀國尖端武器“木牛流馬”的情報爭奪,以及隨后各自的策反之戰(zhàn)。隨著蜀國司聞曹幾位干吏的一路追蹤,一個驚天大陰謀浮現(xiàn)出來——原來丞相諸葛亮才是這一切背后的“大boss”,他借雙重間諜“濁龍”之手,鏟除了自己的朝中對手——反對北伐的蜀國二號人物劉平。

      回顧自己這部十多年前的作品,馬伯庸承認自己當時是故意的,“就想用些現(xiàn)代的詞匯來造成一種違和感和錯位感。因為最初是發(fā)在網(wǎng)絡,也不算正式寫作,就是覺得好玩,千方百計想出一些新奇的方式來反復刺激大家的神經(jīng),讓他們看到一個從來沒見過的東西。你可能覺得不舒服,但覺得很新奇、很有趣?!?/p>

      十多年間變著法子地折騰,他陸續(xù)寫完幾部小說。2016年,36歲的馬伯庸感覺自己到了“需要沉淀下來”的時候,以寫出內(nèi)容更凝煉的東西,“在表達上更不留痕跡”。

      盡管費了不少心血試圖還原、逼近真實的大唐,馬伯庸自認為《長安十二時辰》只是看上去像一個古代故事,“它只是比《風起隴西》藏得更深。如果你仔細回想,會發(fā)現(xiàn)里頭的觀念、人物的意識都是很現(xiàn)代的?!?/p>

      譬如有關(guān)生命平等的價值觀,譬如張小敬關(guān)于“出賣一人而拯救長安城”的道德抉擇。后者讓人聯(lián)想到哈佛大學“公平和正義”公開課上那個著名例子——當你駕駛一輛剎車失靈高速行駛的列車,發(fā)現(xiàn)前面的鐵軌上有五個工人正在工作,而你也可以把列車轉(zhuǎn)到旁邊一條鐵軌上,那條鐵軌上只有一個工人,你是選擇撞五個還是轉(zhuǎn)軌道撞一個?

      一名“業(yè)余文史愛好者”的自我修養(yǎng)——“起死尸,肉白骨”

      盡管有“博古通今”之名,馬伯庸一直自謙為“業(yè)余文史愛好者”。

      2016年底完成《長安十二時辰》的書稿后,他在修改、出版純文學色彩的奇幻小說《草原動物園》之外,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搜集、整理明代的地方歷史檔案上。

      2014年從一位喜愛明史的朋友那里,馬伯庸聽聞了一起發(fā)生在明萬歷年間的徽州稅案騷亂。一時好奇,他搜索相關(guān)資料,隨后被原始檔案里大量豐富到可以“起死尸,肉白骨”的細節(jié)吸引。自覺知識儲備不足,他又陸續(xù)參考了相關(guān)學術(shù)論文,斷斷續(xù)續(xù)寫成了一篇三萬字長文發(fā)在了微博和知乎號上,題目叫——《徽州絲絹案始末》。

      在朋友“和菜頭”的推薦下,這篇三萬字的文章被羅振宇用10萬元買下,拿到“羅輯思維”和“得到”上做內(nèi)容分享。

      “純粹是憑興趣寫的,原以為很冷門,沒想到有這么多讀者有興趣?!蹦玫?0萬稿酬后,馬伯庸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整理者和轉(zhuǎn)敘者”,一轉(zhuǎn)身就讓助理把這筆錢分送給他寫作時參考過論文的四位學者。

      從2017到2018年兩年間,馬伯庸干脆把原本的寫作出版計劃丟在一邊,完全沉迷在對舊事的尋訪和解讀上,陸續(xù)完成講述民間廟產(chǎn)爭奪案的《楊千院律政風云》、反映基層政治平衡術(shù)的《婺源龍脈保衛(wèi)戰(zhàn)》、講述基層小吏如何進行精細貪腐操作的《胥吏的盛宴》等反映明代基層社會政治生活的六篇長文。

      2019年初,他將之整理出版為歷史紀實作品——《顯微鏡下看大明》。為了推廣這部書,他寫了一篇也許是個人歷史上最長的廣告文案,并說自己的這次推薦“比之前寫的任何一本書都有底氣”。

      從事出版業(yè)的余林認為:對一個像馬伯庸這樣已很有名氣和市場號召力的小說作家,去寫這種純粹的歷史非虛構(gòu)作品,其實特別費力不討好。“一方面選題小眾、冷門,耗時漫長,投入和產(chǎn)出嚴重不成正比。另一方面,因為內(nèi)容涉及古代的財政、稅收和官制等專業(yè)領(lǐng)域知識,對資料的把握要求非常之高,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專業(yè)人士抓到破綻,鬧出笑話來?!?/p>

      之前,馬伯庸曾寫過披著考據(jù)外衣的歷史小說——《三國配角演義》,仍有“不明真相”的讀者拿著某本史書和他就曹睿封侯的具體時間對質(zhì)。

      “這就是我一直想寫的,沒有考慮任何套路,沒有按當紅暢銷書的考慮,也沒有考慮過市場會怎么反應?!瘪R伯庸向我解釋說:“出了《長安十二時辰》之后,我就沒有急著去玩各種套路。我還是希望在各個方向都能探索一下,找一些新的東西。雖然有些可能比較小眾?!?/p>

      今年4月,馬伯庸受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邀請,到“思勉人文思想藝術(shù)節(jié)”做專題演講。

      到高校做活動,對馬伯庸并不是新鮮事。作為擁有高人氣的“著名青年作家”,他時不時會到大學搞個講座,配合新書簽售,講一些大學生會感興趣的話題,“一般都是來自學生會或校團委、黨委方面的邀請?!?/p>

      但這次顯然有些不一樣。在歷史學科實力排名中,華東師大歷史系近年來被公認位居前列,擁有一批精于某一領(lǐng)域的權(quán)威學者和有實力的中青年骨干,而以史學大家呂思勉命名的“思勉高研院”則是國內(nèi)思想學術(shù)研究頗有聲望的研究機構(gòu)之一。

      這是否可以解讀為“學院派”對這位“業(yè)余文史愛好者”的某種認可呢?

      在采訪中,思勉高研院的一位學者笑著證實了我的猜測——“我們都覺得他很好,不但有流量,而且歷史小說寫得確實好,所以請他來做分享?!?/p>

      在思勉人文藝術(shù)節(jié),馬伯庸以自己寫作《顯微鏡下的大明》一書的心得,作了《歷史中的“大”與“小”》的演講——談如何通過“以小見大”的方法,細微解讀明代文人的筆記小說,研究不同地域的文人特征及心態(tài),并通過“檢驗一滴血、一個細胞的變化,來判斷整個人體的健康程度”,以接地氣的方式探析整個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

      等一站到講臺上,他才發(fā)現(xiàn)下面坐著好多歷史專業(yè)的學者,“嚇得差點不敢往下講”。

      華東師大歷史系教授、青年學者瞿駿讀過《風起隴西》、《三國機密》等幾部小說,新近又翻過《長安十二時辰》一書,對馬伯庸的細節(jié)設置,及趣味性和歷史感的結(jié)合,流露出相當?shù)男蕾p——“他寫的是小說,但涉及到歷史事實,能做到基本都有出處??吹贸觥R親王做過很多功課,其實這是很不容易的?!?/p>

      “馬伯庸最吸引我的是:他常能建造一個讓歷史上演、故事發(fā)生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那些出場人物是有著一連串的‘不的。他們不知道很多事情,他們被時間催逼著走,他們的行動有很多限制,他們有欲說還休的難言之隱,他們經(jīng)常被無常的命運‘調(diào)戲。有了這個舞臺,有了這一連串的不,就有了歷史感。他不像有些電視劇,服裝、人物、史事也許都大致不錯,但卻好像洞悉了歷史的發(fā)展方向,可以不吃不喝地為之努力,經(jīng)常是他們‘操控著命運。”

      面對馬伯庸這樣的歷史寫作者,“學院派”的瞿駿說自己常常反思一件事:“專業(yè)研究越深入,何以想象力越來越匱乏,何以胸中之‘溝壑越來越被填平,何以娓娓道來講故事的功夫越來越稀松?!?/p>

      站在思勉高研院的的講堂里,面對一干學者教授,馬伯庸說自己感到很惶恐,但很愿意在有著隔閡的學界和大眾之間充當“一座知識的橋梁”——把學者的最新學術(shù)成果匯總,從中發(fā)掘出大眾感興趣的點,用大眾能理解的、相對輕松的方式講給他們聽,讓他們高高興興地來讀、來看,理解這些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這就是未來幾年我對自己的一個定位和心愿。”他態(tài)度嚴肅地向我宣稱。

      少年Ma的歷史、文學漂流

      在親王粉心目中,馬伯庸最擅長的是“一本正經(jīng)地胡說八道”。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劇照

      恣意汪洋的想象力、扎實的文史功底和廣博的知識面,將這數(shù)者融會貫通再加上幽默感和自由變換的文風,讓馬伯庸很早就有“鬼才”之名。有人以“博,趣、奇”三字概括馬伯庸作品的特色。

      他講故事的能力,部分來自基因。馬伯庸的父親是一名民航系統(tǒng)的工程師,但卻是個“講故事很厲害”的好手。馬伯庸童年時,父親經(jīng)常根據(jù)早年在草原當兵的經(jīng)歷,繪聲繪色地編些有關(guān)草原的故事、神話傳說,并用磁帶錄下來。每當小馬一個人在家感到無聊,就可以隨時自己放錄音機聽。

      因為父母的工作性質(zhì),自打讀幼兒園起,馬伯庸就跟著父母工作地點的更換不斷轉(zhuǎn)學。這造成一個后果——整個成長期,他幾乎沒有什么玩得熟的朋友。班上同學組織生日會,約著一起旅游、玩游戲,他常常落單。這讓他鍛煉出一種自娛自樂的能力——“自己給自己找樂子,看書、瞎想,玩一些想象的實驗?!?/p>

      譬如,他會想象一本世界上從來沒有存在過的書:它的封面是什么樣,書名是什么,上面的腰封是什么樣,里面大概多厚。這本書怎么產(chǎn)生的,它又怎么落到他的手里的?!拔視褔@這本書的故事都想得非常仔細,然后再到書里面的內(nèi)容,慢慢地補充細節(jié)。等想得差不多了,就把書放到書架上,再換下一本。”就這樣,他在腦海里給自己搭建了一座小小的神奇圖書館。

      他也經(jīng)常雜七雜八地看些書,連環(huán)畫版的《三國演義》、科幻小說、漫畫和各類文學名著。偶爾,他也會在上課時偷偷寫點故事。

      “看了什么喜歡的漫畫或者動畫片,就寫一個和那個主題差不多的小說。只能算是自娛自樂,也沒啥讀者,頂多也就是給一兩個班上同學看,因為不敢傳閱太多,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

      直到網(wǎng)絡時代興起,這個有些寂寞的少年才真正開始試手寫作。19歲到上海讀大學,他開始泡學校附近的網(wǎng)吧,在各種小眾論壇發(fā)東西,有了一批和他互動頻繁、會給他即時反饋的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想寫什么寫什么,沒有什么題材限制:鬼故事、西式的推理小說、科幻小說、中國古典的歷史小說都寫過。”

      其間,他寫了第一部完整的中篇小說——披著懸疑、破案外皮的網(wǎng)絡鬼故事《她死在qq上》。

      這段時間的網(wǎng)絡碼字很快樂。除了論壇上幾百號人,沒有太多人知道他,寫到一半擱置了,是常有之事。如今的馬伯庸有了沉重的“偶像包袱”,深知如果挖了個大坑沒填上,等待他的是什么結(jié)局——“會被唾沫星子淹死的?!?/p>

      早年,他曾寫過一部意在惡搞武俠主流敘事套路的小說《我在江湖》,洋洋灑灑地鋪陳了武林世界和各路出場人物后,小說忽然就中斷了。停更兩年后,他讓天上降下來一塊大隕石,把小說中正反兩派人物一起打包砸死,主角劫后余生后也自刎。他以百來字強行完結(jié)了這部惡搞小說。

      這就是馬親王“黑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隕石遁”。哭笑不得的書粉們送了他一個名號——“花式太監(jiān)”。

      面對粉絲們的笑罵,他也厚著臉皮耍了一段花式嘴皮子——說自己寫的這個結(jié)局其實有著“深刻寓意”,可惜大家只看到了皮毛,它實則“代表了江湖世界的瞬間幻滅以及現(xiàn)實主義批判的終極關(guān)懷”云云。

      寂寞和無聊,是催生想象力、培養(yǎng)作家的最佳土壤。馬伯庸自己相當認可這一說法 ,“因為有太多事情比寫作好玩了。如果當時有那些好玩的事,我可能就不會去搞寫作了。”

      大學畢業(yè)后,他到地廣人稀的南半球大陸留學四年。一不玩沖浪二不愛打牌,唯一的消遣是把周邊圖書館里的中文書架掃蕩個干凈。因為可選擇的不多,于是把《三國志》讀了不下十幾遍。

      這段反復精讀《三國志》打下的底子,讓馬伯庸對東漢至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關(guān)系熟稔于心。這成為他寫作歷史架空小說、考據(jù)式小說反復借用的時空背景和人物關(guān)系,從《風起隴西》、《三國機密》到《三國配角人物演義》皆如是。

      對古典作品的反復深讀,也讓他掌握了文言和古典白話文的表達方式。他后來效仿金庸武俠小說的情節(jié)設置和手法,用古典白話文創(chuàng)作了講述歐洲中世紀“游俠”故事的《歐羅巴英雄記》,自成一派又無違和感。

      2005年回國后,馬伯庸當了一名外企職員,一蹲就是十年。白天躲在格子間里,低調(diào)本分地做著重復性事務工作。一到晚上和周末,他就精神抖擻地坐在電腦面前十指飛揚,各種奇思妙想噴薄而出,雜文、段子、小說,題材范圍涵蓋科幻、奇幻、歷史、武俠、靈異、推理、動漫等多個領(lǐng)域。

      十年上班族生涯里,馬伯庸創(chuàng)作不斷,逐漸積累起一大票讀者和粉絲,知名度和影響力漸漲。除《從機器貓看階級斗爭的殘酷本質(zhì)》《陌生人的情人節(jié)》等惡搞的網(wǎng)絡“爆款”和各種段子,他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一兩部中長篇小說,并陸續(xù)拿下幾個文學獎項:2005年科幻文學獎“銀河獎”,2010年人民文學獎散文獎,2012年朱自清散文獎。

      猜你喜歡
      馬伯庸小說歷史
      愛擠地鐵找靈感
      奇妙的默契
      “中二”奶爸馬伯庸的親子時光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馬伯庸:我沒覺得自己紅了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麻江县| 磐安县| 五莲县| 友谊县| 沈丘县| 大邑县| 宁都县| 玉龙| 哈密市| 普安县| 衡水市| 民丰县| 晋州市| 日喀则市| 鹿泉市| 蓝山县| 米泉市| 车险| 绥滨县| 红安县| 宝山区| 留坝县| 无锡市| 吉木乃县| 玉树县| 滨州市| 河源市| 黑河市| 深圳市| 靖边县| 化州市| 绥江县| 新绛县| 方山县| 宁强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原县| 东乡| 灵璧县| 隆林| 龙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