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芳
清末,安徽安慶府有一才子名孟昭暹,詩文書法具臻完美,尤善屬對,11歲即補博士弟子員,當時名噪一時,有神童之稱。而他的成名與他的一個對子有關,當時有個上聯(lián):
盤庚;
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卻是極為難對的絕對,因為這“盤庚”兩個字是我國殷商王朝一位君王的名字,同時“盤”是一種器皿,“庚”又屬于天干,有了這些講究,這下聯(lián)就很難對了。
孟昭暹對以:
箕子。
下聯(lián)“箕子”是商末的名臣,以臣對君,“箕”也是一種用具,與“盤”相對,“子”為地支,與天干“庚”相對,天衣無縫。
一次,曾國藩駐守安慶,聽說孟昭暹的盛名,特意召見,在攀談中得知孟的祖父也為諸生,曾國藩特別高興,于是口占上聯(lián):
孫承祖志;
這上聯(lián)其實非常平淡,只是表彰孟氏書香門第而已,其中“孫、祖”兩字為人的輩分稱謂。孟昭暹對以:
孟受曾傳。
聯(lián)中“孟”本指孟子,此處正好指孟昭暹自己。“曾”本指曾子,聯(lián)中借指曾國藩,字面意思是指孟子學習曾子以弘揚儒家的學說,借以表明自己愿意做曾國藩的門生,同時“孟”在古人輩分中與仲、叔等字用于同輩間的稱謂,而“曾”恰恰也是表示輩分的稱謂,與“孫、祖”可謂的對。本來一個普普通通的上聯(lián),經(jīng)孟昭暹處理后變得珠聯(lián)璧合,一時間傳為儒林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