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艾祖德
每當思緒飄過故鄉(xiāng)的原野,記憶的屏幕上總會浮現(xiàn)出那條刻劃著歲月痕跡、伴隨著故鄉(xiāng)變化而叫人魂牽夢繞的溪流。
在記憶的盡頭,發(fā)端于深山茂林間的一股股清泉,穿過寧靜的溝壑,在一處處交叉點匯合,伴著叮咚悅耳的琴韻,踏著自由清新的舞步,繞過一座座林木蔥蘢、排列勻稱的山丘,暮然亮相在瀑珠飛濺的“響水灘”前。隨著地勢的開闊,清澈的流水像舞女手中輕盈揮動的彩練,一路婉轉飄逸,向東舒展。沿岸迎風拂動的柳線,往來穿梭的燕影,配襯著倒騎牛背的童趣,在清澈的水光中,留下一個個自然純美的鏡頭。更有那一連串順流匯集、齊腰沒頂?shù)谋烫?,更像珍貴的項鏈上翠色欲滴的一顆顆翡翠,高雅地嵌掛在麗人敞靚的酥胸前。
那是一條童真爛漫的溪流。沿岸綠草如茵,野花點綴,鳥雀呼喚,彩蝶翩躚;松軟的沙灘上,一只只袖珍蚌殼在悠閑地享受著日光浴,淺淺的水凼邊,一群群五彩小魚在波光中自在悠游;和暖的陽光下,一個個頑皮的童稚身影,露著光腚在互相追逐,一團團晶瑩的水花滲透嬉戲的笑聲忘情地潑灑……好一幅引人入勝的圖畫,好一個童真洋溢、自然和諧的游樂園。
那是一條生機盎然的溪流。潺潺流水沐浴著明媚春光,沿著悠長的渠道,歡快地注入層層梯田,鑲成千百面形狀各異的明鏡,盡把天光云影攬入懷中;漫步縱橫阡陌,循著悠揚的山歌覓望,遠處一排排插秧隊伍,正以水田作紙、秧頭作筆,盡情描繪著一幅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山鄉(xiāng)壯錦。在這片鳥語花香的土地上,秀美的自然風光,樸實的風俗民情,豐稔的鄉(xiāng)土物產,厚重的文化積淀……無不為日夜奔流的溪水增添活力與靈氣。
那是一條流光溢彩的溪流。曾幾何時,就在群山環(huán)抱、流水蜿蜒的岸邊,拔起了一幢幢新式樓房,展現(xiàn)出一條條筆直的街道,崛起了一個新興繁榮的鄉(xiāng)間集鎮(zhèn)。漫步岸邊,一座座月牙般別致的小石橋,橫跨在貫穿集市的溪流上,垂柳依依,波光粼粼,形成一道江南水鄉(xiāng)韻味的風景線。晚霞中,三三兩兩的游人,不約而同地聚坐在石橋欄上納涼、閑侃,齊把白天了解的傳聞趣事集中在這里暢敘。時而朗朗的笑聲引來更多的好奇者,期待著分享這份免費的樂趣資源;趕集天,熙來攘往的鄉(xiāng)民,趁著難得的余暇,輕松步上橋頭,乘著柳蔭,扶著橋欄,俯看流水,讓那份辛勞之余的閑情逸致,悄然沉浸在清晰的水色山光中。
那是一條寂靜沉默的溪流。彈指之間,流光歲月暮然逝去。在豐厚的物質財富面前,人們竟漠視山水無私的饋贈,肆無忌憚地加劇對自然生態(tài)的索取和掠奪,導致生態(tài)平衡一度被破壞,清澈明凈、終朝奔流不息的溪水在不經意間漸顯渾濁,時而散發(fā)出刺鼻的異味。小魚和蚌殼在濁浪中突圍,青蛙和鳴蟲啞然失去了笑聲……自然之神有時會對貪婪的人群做出善意的提醒,還好,有鄉(xiāng)親們發(fā)自內心的呵護,生態(tài)意識缺乏的無奈與桑梓歷暑經寒的創(chuàng)痕不斷得到彌合。
那是一條櫛風沐雨的溪流。永遠縈繞在游子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