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日子過得狼狽不堪又敷衍潦草,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不好好吃飯。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如果連好好吃飯都做不到,還談什么生活品質(zhì)呢?
我們身邊有多少人不重視吃飯?他們以忙為借口,隨便吃點外賣或者零食,就算打發(fā)了一頓飯。有的人吃一頓飯就在路上或者電梯里解決,他們一邊啃著漢堡或者煎餅,一邊匆匆忙忙趕時間,好像馬上有扭轉(zhuǎn)乾坤的大事等著他去做一樣。在這些“大事”面前,吃飯算得了什么?不吃又能怎樣?
可是,吃飯這件事,是萬萬不能隨隨便便的。隨便吃點敷衍自己的腸胃,是對自己惰性的放任和對生活的忽視。不好好吃飯,相當(dāng)于生命的后花園沒有了水的灌溉。如果連吃飯都不重視,又怎能擁有豐潤飽滿、鮮活靈動的生活?
好好吃飯,是一種修行。我們常說,生活中要重視儀式感。儀式感能在平淡生活的幕布上投射絢麗的光彩,能給漫長的人生之旅設(shè)置溫暖的驛站。尋常生活中,要重視吃飯,把吃飯當(dāng)成一種儀式。好好吃飯,是我們凡夫俗子抵達幸福殿堂最直接的路徑。
好好吃飯,并不是說一定要吃美味珍饈,而可以是最簡單的家常便飯,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有生活味道的美食。當(dāng)熱氣騰騰的家常美食端到你的面前,你會真切地感到溫暖和幸福。美食與愛一樣,暖胃的同時也暖心。有多少愛與歡喜,都是從美食里流淌出來的,粒粒溫情,滴滴香濃。
好好吃飯是一種修行,能夠讓愛綿延,讓情永駐。美食可以把我們與最親最近的人牢牢地牽系在一起,當(dāng)我們共享美食時,溫情暖意就在繚繞的飯菜香中彌散開來。
佛家的打坐誦經(jīng)、參禪悟道,都是在修行。而煙火凡塵中的我們,應(yīng)該把好好吃飯當(dāng)成一種修行。好好吃飯,是對自己以及家人的尊重。我的一個朋友,每天都會為一家人精心準備午餐。哪怕再忙,她也不會在飯菜上敷衍。她的廚藝不見得有多好,但每頓飯都照顧自己和家人的不同口味。簡單的飯菜擺上桌,陪最愛的人吃頓飯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事。即使生活中有煩惱,即使心情不夠好,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頓飯,所有的負面情緒全都煙消云散。好好吃飯,積蓄的是正能量。美食不可辜負,人生不可辜負,善待自己的胃,也善待自己的心,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呢?
好好吃飯是一種修行,體現(xiàn)的是我們對生活的敬意和熱愛。能夠好好吃飯,懂得享用美食的人,一定是樂觀主義者。哪個熱愛美食的人,不是對生活充滿敬意和熱愛?蘇東坡仕途坎坷,一路波折,可他無論走到哪里,都不忘烹制美食。東坡肉、東坡魚,美美地吃上一頓,生活的風(fēng)雨便都付之笑談中。人生如夢,唯有美食才是真滋味。我們尋常百姓也是如此,無論遇到多少磨難,先好好吃頓飯再說。暖暖的飯菜吃下去,頓覺渾身有了力量,眼前的煩憂又算得了什么?只要還能好好吃飯,就有的是希望。生活再難,好好吃飯,也一切都會好起來。歲月安穩(wěn),更要好好吃飯,品得酸甜苦辣的滋味,人生方得圓滿。
錢鐘書在《吃飯》中說:“這個世界給人弄得混亂顛倒,到處是摩擦、沖突,只有兩件最和諧的事物算是人造的:音樂和烹調(diào)?!泵朗呈巧罱o我們最大的賞賜,無論何時,別忘了好好吃飯!
(摘自《河池日報》2018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