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趙智 北塔)
王金明 / 見 君 / 海 城 / 王永純 / 彭生茂 / 楊俊林 / 許厚全 / 恬 淡 / 代紅杰
(組詩)
王金明
知道所有人世的秘密
守口如瓶
在任何一個地方,活成家
并排躺下,墊結(jié)實的路
站進墻里
擋住苦澀的風
蹲在灶臺
攏住溫暖的火
鑿成老磨
磨自己
風、陽光、鳥鳴、花朵
都在上面
它們活在下面
每一塊石頭
都在苦難里修行
用最硬朗的骨頭
扛起最柔軟的善意
村東墓地,那些石頭
有自己的名字
都是我熟悉的父老鄉(xiāng)親
我用村里習慣的稱呼喊他們
用清明、中秋和香火聊天
并坐下來舉杯同飲
看著一塊石頭
慢慢喝醉
麥子、小米、大豆、玉米
差不多所有的糧食
都喜歡曬太陽
長在地里的時候仰著頭
收到場院中,攤開
好像曬太陽就是它們一生中
最重要的事
種莊稼的人跟糧食一樣
秋收了,糧食進倉
農(nóng)人開始曬自己
有些心急的候鳥已經(jīng)啟程
脫掉青紗帳的大地,一點點變涼
只有村中小賣部前和幾個臨街的門邊
看起來有點暖洋洋
種地的人閑下來
就像安靜的糧食
他們習慣靠著墻,抄手蹲著
抽煙,或者有一句沒一句地扯閑篇
更多的時候瞇著眼打瞌睡
像念經(jīng)的和尚,曬太陽
是他們流傳了千百年的法事
很多人曬著曬著臉就像核桃一樣
皺巴了,頭發(fā)也越來越像棉花
隔一兩年會有個人水一樣
被陽光蒸發(fā)了
一年中有些日子是必須晾曬的
糧食曬好了,噴香,不會發(fā)霉
窮人的命曬一曬
至少干爽些,少點霉運
無論陽光從哪邊斜過來
挪動的只是他們的影子
遠遠看去,他們也像一片影子
沒有人,只有人影
這會兒,影子朝東
應該是黃昏了
她沒法告別父親,父親
在另一個城市掙錢
曾經(jīng)掙的只是欠條
她只能告別母親,母親病了
需要更多的錢
她離開時,狗都沒有叫
狗沉默著,像街邊那些無語的老人
那座越來越遠的山也沉默著
像一只蒼老的狗
她不知道城市為什么這么忙
就連發(fā)呆都比較奢侈
她也會偷著發(fā)呆
她寄出的那些紅彤彤的票子
代表她,每月回家一趟
她聽見母親的咳嗽像一把鋸
鋸著院里那棵柿子樹
那些變軟的疼痛在樹上一抖
又一抖,窮地方的柿子
甜得一錢不值
經(jīng)理昨晚跟她撕扯了半天
她掙扎著,守住了瘦弱的自己
她像一顆青澀的柿子
在城市的樹上瑟瑟發(fā)抖
隨時可能,跌落塵埃
山里的秋風正緊
樹上的紅柿子
血一樣醒目
你只能看見樹在搖動
你只能看見準備成熟的谷穗
晃來晃去,竊竊私語
像十里堡大集上熙熙攘攘
簇擁而來的鄉(xiāng)親,他們低著頭
都弓著腰
父親弓著腰在地頭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他看見土地慢慢裂開口子
直立的青蔥的禾苗慢慢變黃
也像父親一樣弓下腰
雨水來的時候,一切已經(jīng)結(jié)束
老天替他大哭了一場
那年姐姐已經(jīng)嫁到十里堡
五哥偷了鄰村半袋紅薯
被反銬著押走,走的時候
低著頭弓著腰
像去地里干活
父親站在死亡的莊稼中間
他本來伸直了腰,仰頭張開嘴
接受那場遲來的大雨
但很快低下了頭
雨水打得他睜不開眼睛
緊接著他弓下腰
像習慣了接受審判的犯人
后來,他干脆一頭撲在泥水里
這時候一個炸雷經(jīng)過
他似乎被擊斃了
父親趴在泥水里
看起來要舒服一些
他終于伸直了腰
和憋屈的一生
王金明,
1958年出生,山東煙臺人,現(xiàn)居北京。作品散見于《星星》《青春》《散文》等文學期刊和多種詩歌選本。(組詩)
見君
這是夜,
眼睛的夜。
瞳仁里的黑,
在咯咯地笑著。
那束光
失手打碎了它的燈盞。
光的手,
伸出到笑聲之外,
去探視生命中,
每一個想哭的時刻。
這是夜,
年久失修,破敗不堪,垂垂老矣的夜。
在微弱的,
閃爍不定的光的
主持下,
在這個夜里,
笑聲和哭聲,
握手言和。
那一團團火苗,
背叛了
它發(fā)出的光。
它的光,
就成為黑暗的
揪心的疼。
那一團團火苗,
它們一起
出逃。
它們必須在熄滅前,
逃到黎明。
黎明之湖?。?/p>
湖里的魚自此
看透了水,
開始
懷疑生命。
長眠于此。
花:
大地長久沉默后,
說出的,
彩色的話。
它開滿山崗,
它在我死去的地方,
活著。
你們不懂我,
我不懂我自己。
風刮過,
呼呼啦啦地刮過。
山崗上掛滿了衣服,
隨風搖擺的,
紙做的衣服。
穿過它的人,
長眠于此。
鐘表,
開始冷落
它自己的滴答聲。
一根根白骨,
便脫掉陳舊的衣裳,
衣裳的嘆息,
一聲低似一聲。
那些舊的,
被削去了皮的微笑,
咳嗽著,
溺死在水中。
冷漠的火,
冰涼的火,
把射傷往事的箭簇,
燒得通紅。
來,一二三,
我們開始一起哭,
對著掛在墻上的照片,
照片上,
無數(shù)個黑洞洞的槍口,
在瞄準眾生。
見君,
1970年出生,本名溫建軍,河北永年人,現(xiàn)居河北邯鄲。著有詩集《隱秘之罪》《無望之望》《莫名之妙》等多部。(外一首)
海城
西郊的秋色,
用最豐富的筆觸,
畫著鄉(xiāng)俗,
我被感染了,成為它的隨從。
小徑一旁的野菊,
猶如前世的知音,
終于被我找到了,
用芳菲語,與其言歡。
柿子樹也像是故交,
將一顆顆紅心掛在枝頭,
仿佛已決定了什么,
用激動的觸須,試探著初秋。
遠處的峰巒猶如英雄,
在天空下站崗,守護著家園。
那些裸露筋骨的山石,
年復一年,變成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的小卒。
一路行吟的澗水,
浮動著陽光的胎跡,
我學習它的樂觀,
它的決絕,及奔向大海的態(tài)度。
我漫游于鄉(xiāng)野間,
朝拜山水,淤在心湖里的雜質(zhì)不見了。
幾只畫眉鳥的脆鳴,
直入襟懷,這驚艷的口語,足以銷魂。
在最新的夢里,
燕子的舞蹈高于勞動者,
低于煙火之心。
怎么返回?記憶的跑馬場是空曠的,
往事全部匍伏,
在一嘆間,觸到舊幻象。
而下沉的現(xiàn)實,
裸露一張陰郁的臉,
你看著它,絞盡腦汁想著,
如何為它化妝。
海城,1
962年出生于北京,本名侯瑞文。作品散見于《天津詩人》《詩刊》《中國作家》等文學期刊和多種詩歌選本,著有詩集《永遠的守夜者》。(外一首)
王永純
和這些花朵相比,你更像
它們的姊妹,你的微笑
用風的語言
用鳥的聲音,用河流的音樂
用蜜蜂的親吻,用蝴蝶的翅膀
用燕子的喉嚨,用布谷鳥的叫聲
用你的眼睛和鮮花的嘴唇
和這些花朵一起歌唱
在這個春天里,你
和鮮花開在一起,你笑
花朵就笑,你哭
春天會和你一起流淚
這些枝頭張開翅膀的葉子
這些大山里讓月亮受孕的山石
以及山石下面被壓彎的野草
這些被枯樹扭曲的藤蘿,這些
被寒風撕碎的溪流,這些
被白雪掩蓋的笑聲,以及
笑聲中丟失的鳥鳴
遲來的夕陽截取一張微笑的圖片
然后
拿到餐桌上,成為這個春節(jié)里
最難以下咽的年夜飯
王永純,
1970年出生于遼寧鐵嶺,現(xiàn)居河北秦皇島。作品散見于《星星》《詩刊》《鴨綠江》等文學期刊和多種詩歌選本。彭生茂
呼嘯的三月裹挾陣痛
分娩在此一舉:杏、桃和匍匐的油菜田
同時喊出內(nèi)心的焦灼和隱秘
盛開的余干。原野遼闊
信江是趔趄的漢子,一個閃身
遁入影綽而起伏的淺灘
明媚的春日我見到了
另一種盛開。那些兒童
他們有著相似的名字和經(jīng)歷——
杏兒、桃兒、花兒,散落鄉(xiāng)間
寂靜地生長和開放
陽光在他們的枝丫涂上一層淺淺的憂傷
我?guī)缀趺磕甓紩渡砘ê?/p>
領(lǐng)略自然之美。只是今年
我更愿意在懷舊的身體里聆聽
鄉(xiāng)愁與花開
彭生茂,
1972年出生,江西余干縣人,現(xiàn)居北京。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作家》《散文詩》等文學期刊和多種詩歌選本,著有散文集、小說集、報告文學集六部。楊俊林
徹骨的冷撕裂勇氣
掛在霧霾里示眾
破碎的身軀
悄悄掩藏住溫暖和陽光
像混沌種子落進土壤
萌芽,只需要一個驚雷
禁不住疼得呻吟
生長,義無反顧
從隱匿的根系穿透蔓延
我走出土壤的時候
從線裝書升起的情緒
把古老的文字
按風花雪月排版
從一見鐘情到生死相許
從明眸皓齒到白首相攙
故事的蟬蛻發(fā)酵成肥沃的泥土
宛如一個春天又在河流里潺湲出
細膩的馬蹄
楊俊林,
1968年出生于天津靜海。作品散見于國內(nèi)報刊和多種詩歌選本,著有詩集《詩意天堂》。許厚全
一泓秋水,在大地上
請遠行的白云駐足
請南飛的候鳥梳妝
請月亮,在波紋間
掠過有些暗黑的影子
一片回歸寂寞的秋水
有鴻雁南歸,好風細吟
一面明鏡
看慣了繁華凋落時
波面上一閃而過的時光
許厚全,
1965年出生。祖籍山東,現(xiàn)居天津。作品散見于《今晚報》《天津日報》等報刊,有多篇文章被《讀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說選刊》及《人民網(wǎng)》等文摘類期刊和網(wǎng)媒轉(zhuǎn)載。(外一首)
恬淡
大地問天空
今冬至今無雪的原因
天空給出四個選項
風清
氣正
人心暖
烏云散
今冬的潮白河
寶坻釣魚人非常多
他們都不是自信的姜太公
等魚上鉤
而是因為
祛除滋生腐爛的葉根后
冰面特別清澈
讓狡猾的魚
紛紛上岸了
恬淡,
1971年出生,女,本名竇傳榮,天津濱海新區(qū)人,現(xiàn)居寶坻。作品散見于國內(nèi)報刊和多種詩歌選本。(外一首)
代紅杰
還是一個初生者預留的棺???
它是這樣的慘白……
像是失去羊水后,又失去了淚水和血液
它在草葉間打滾
任由無休無止的風吹奏靈魂的悲愴!
“它放走了生
卻沒能收回死……”
一個下午,我站立、靜坐、走動
我用三種方式看流水
據(jù)說這流水在夏天沖垮了橋,死了三個人
據(jù)說,這流水養(yǎng)活了很多魚和水蛇
現(xiàn)在是晚秋,山中的果子摘完了
很多的葉子落下,山體裸露
這流水的身份顯得格外突出,但小巧
我看到很長一段安靜的流水
安靜的流水清粼粼
它載著草葉,白云藍天沉在水底
我突發(fā)異想,流水的上游
會不會有一只山羊在洗腳
它的下游,會不會
有幾個女子在揮臂洗衣,時而嬉鬧
時而沉默。會不會有一個小人兒
向流水中射水
而流水并不總是安靜的
在前方不遠處,它遇到了跌坎
發(fā)出很大的聲音
竟然超過我在黃河岸邊聽到的
只是我分辨不清是歡呼還是嗚咽
天黑了下來。流水留到了更遠的地方
流水上空飄著彌久不散的水霧,像傳說中
的魂魄
親愛的,不要告訴我,站立在流水一邊的
我們,一部分已隨流水而逝
代紅杰,
1963年出生,現(xiàn)居河北邢臺。作品散見于《天津詩人》《詩刊》《星星》等文學期刊和多種詩歌選本,著有詩集《秋天是個詞》《小獸的腳印》《風吹著風景》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