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成
無意間,在網(wǎng)上看到一首小詩,其中有這么幾句:“這六月不尋常/讓我又夢一場/這六月不尋常/在我心里飛起了霜。”
“六月飛霜”,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劫難啊,讓詩人如此心傷!
一想才知,是高考啊。
提起高考,可謂是五味雜陳,說不在乎是假的,畢竟這算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說刻骨銘心吧,又言重了,畢竟人生路有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
記得我高考那年,下著大雨,我和同學們披著雨衣,騎著自行車去一二十里地外的縣城考試,考完了再騎自行車回來,一路歡笑一路歌,哪有“六月飛霜”的恐怖?
如今高考的學子們幸福了,要么住在高級賓館里,要么車接車送。
但壓力也大了,看看他們的考前宣言吧:
“我不是天生的勇士,可我知道,我必須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p>
“高考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證明爸媽在我身上砸的錢,不是打水漂?!?/p>
“要么掐死昨天的自己,要么坑死明天的自己,而一切的決定都在今天的自己?!?/p>
五花八門,看得讓人心驚肉跳!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高考,它始終扮演著決定人生命運的角色。
在我高考的那個年代,有人因高考過關(guān)而吃了國庫糧當了干部,有人因一分之差落榜成了泥腿子。
而今機會雖然多了,但很多家長還是把寶壓在這一個骰子上,實在是讓孩子無法輕松應戰(zhàn)。
其實,高考只是人生中要經(jīng)過的一站,在這兒打拼不出來美麗,不代表在它處奮斗不出輝煌。
臺球名將丁俊輝小學都沒畢業(yè),他仍然可以笑傲世界。
高考,成功了,我們喜,失敗了,也沒啥,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坎,當成劫。
上周遇到一考生,和他聊天,他很淡然,說:“高考只能算是人生的一次經(jīng)歷,考上了是大學,考不上是體驗。”
這話說得漂亮,最差不就是落榜嗎,不就是另覓他途嗎?它途有它途的風景。
木心先生在《素履之往》說:“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何況,落榜絕不是什么深淵。
六月尋常,不必慌張。要知道,高考后的每一天,照舊日出日落,美輪美奐。
來到世界,我們會聽到父母或長輩的教導。年少時,不以為然,甚至還對著干,把父母氣得不行,恨鐵不成鋼,父母總會說:長大了,你就會明白這些事理。
長大?年少時覺得長著呢,可時間總是這么快樂地偷偷溜走,剛上完初中,一晃就進了高中, 一晃就要高中畢業(yè)了,進了大學,一晃就出來工作了。工作了,壓力就來了,沒有以前那么暢快了,說不完的煩心,說不盡的苦惱,向誰說去?向父母吧,總覺得不太好,長大了便要獨立,給父母一個好好的交待才行,假裝笑容,向父母報喜不報憂,哄得父母開心無比。
私下呢,自己還是比較痛苦。細細想來,小時候沒有養(yǎng)成的好習慣在工作中總是吃虧。不聽父母的話,今天的惡果產(chǎn)生了,心里總有絲絲作痛。后悔吧?后悔,當然后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