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yuǎn)(北京)
劉志永先生漫畫《小哲理》(《雜文月刊》2018年6上原創(chuàng)版),畫面中,上下兩組畫,都有趣味、有意義,且發(fā)人深思。
上組畫中,一只花公雞,回頭凝望著自己的足跡,得意洋洋。題曰“過度迷戀自己的足跡,就會失去高飛的夢想”。的確,陶醉于自己以往的成績,是向后看,難免驕傲自滿,或見好就收,知足不前,哪還有什么高飛的夢想可言?
下組畫中,一小兒,可能用石塊擊破了窗玻璃,無論故意,還是無意,反正他都嚇出滿頭大汗,好在一旁的成人正在和他交談,原諒了他。題曰“原諒比指責(zé)更有效果”。無疑,指責(zé)會令人惱怒,影響知錯改錯,而原諒使人心平氣和,有利于痛改前非。
這漫畫,可能是作者自謙,題為《小哲理》。但深想想,哲理是不分大小的,一個“小”字,框不住哲理恣肆馳騁的天馬行空,也擋不住其激濁揚(yáng)清、破舊立新的鞭策威力。
其實,不止是《小哲理》,每期《雜文月刊》到手,我都會從到到尾,包括4個頁面的漫畫,一篇不落地認(rèn)真讀完,然后掩卷想想,總會覺得,心里踏實、充實且亮堂。
有的漫畫,一時難以看懂,便和老伴一起琢磨,或讓兒子、孫子伸出援手,集體攻關(guān)。常常是,兒子尤其孫子最先開竅,詮釋其寓意所在,接下來,便柳暗花明,舉家大笑。進(jìn)而,由此及彼,從畫里到畫外,想得很廣、很深,也很遠(yuǎn)。
可以說,每幅漫畫都是一篇雜文,而且是帶諷刺、幽默意味的好雜文,形象生動,有情、有理、有趣,讓人喜聞樂見,使人精神愉悅,又潤德啟智,受益頗豐。
●喬國政(河北石家莊)
《雜文月刊》2018年6上原創(chuàng)版佳作多多,令我受益匪淺。
讀楊福成先生的《無奸才成商》,方知俗語“無奸不成商”原本是“無尖不成商”,源于古代米商做生意,讓斗里的米不僅裝滿還要冒尖兒。在古代達(dá)不到這個境界就沒資格經(jīng)商。由此讓筆者想起爺爺給我講的一個真實故事:某城有張王李三家米店,米和價相同,服務(wù)態(tài)度都很好,故利潤均沾。某天李家老板找星秤師傅說:“您把我家的秤每斤少半兩(當(dāng)時16兩一斤,少半兩即15兩半算1斤),我多給您一兩銀子?!钡人吆?,他的小兒媳走來說:“我公公歲數(shù)大,把話說反了。您把我家的秤每斤多半兩(即16兩半算1斤)。不過,別讓他知道,事成后我再給您加二兩銀子?!倍罄罴颐椎晟馊找婕t火,最終全城只剩李家米店。李家發(fā)財后,老公公拿著秤向家人炫耀他的“聰明”時,小兒媳道出實情。老公公沉默半晌后,拿出賬房鑰匙交給小兒媳,宣布以后由小兒媳當(dāng)家,后來生意越做越大。竊以為,今日商家若都能將“無尖不成商”學(xué)以致用,定能圓他們的“發(fā)財夢”,社會文明水平定能大幅度提升。
最后還有重要的事要辦,就是認(rèn)個錯。筆者《從孩子的一道數(shù)學(xué)題中感悟人生哲理》一文有筆誤:“只看到40000千米:1米”應(yīng)為“只看到1米:40000千米”(下文亦同,將鐵絲與地球表面的“微小空隙”與“地球半徑”比值的前項和后項位置顛倒了,與文中的“微乎其微”相悖)。在此認(rèn)個錯,特向廣大讀者深深致歉!
●張良漢(安徽馬鞍山)
看了《雜文月刊》2018年6上原創(chuàng)版《永遠(yuǎn)和人民“一個樣”》這篇文章后,完全贊同張桂輝先生觀點(diǎn)。但細(xì)嚼慢咽之后,頗有些不盡之意。
永遠(yuǎn)和人民“一個樣”是對“公仆”二字極好的詮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干部都能稱之為人民公仆的。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自稱“公仆”的人,實際上卻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眼里根本沒有群眾,十足的官僚主義;有些自稱“公仆”的人,實際上個人主義膨脹,憑借著手中的權(quán)力營私舞弊、中飽私囊;還有些自稱“公仆”的人,只是口頭上夸夸其談關(guān)心群眾疾苦,實際上根本沒有想到為人民辦一點(diǎn)實事,解決一點(diǎn)實際問題。對于這些人,群眾背后稱他們?yōu)椤肮拧薄?/p>
公仆與“公婆”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它們卻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其實,公仆與“公婆”是可以轉(zhuǎn)化的,只要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到基層去,和群眾交朋友,為群眾實實在在辦些實事,“公婆”還是能夠轉(zhuǎn)為公仆的。愿我們所有的領(lǐng)導(dǎo)干部都能成為真正的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永遠(yuǎn)和人民“一個樣”!
●張小華(甘肅靖遠(yuǎn))
六月,中國的高考季。在赴聞名全國的長征會師地——會寧監(jiān)考時,我在行李包中裝上了《雜文月刊》5月上、下和6月上等幾本雜志。短短兩三天時間,我在工作之余詳細(xì)品讀了所帶三本《雜文月刊》?!峨s文月刊》原創(chuàng)版6上《說“勢”》一文給我很多聯(lián)想和通感。6月7日下午,會寧夏雨淋漓。偌大一大考點(diǎn),各色人等恪盡職守,每個考場內(nèi)莘莘學(xué)子或思索或奮筆。天地之間,似乎只有雨滴的滴答聲和筆底的刷刷聲。一兩個月后,不知會有多少英才脫穎而出,圓滿青年的夢想,奔赴理想的大學(xué),啟動人生的征程。此時此刻,難道不正是成語所說的“蓄勢待發(fā)”嗎?此情此景,難道不也是巨大的勢能嗎?“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qiáng)則國家強(qiáng)?!笨荚嚱Y(jié)束后回到住處,重拾雜志,再讀《說“勢”》,感慨良久,寫幾句讀后感寄“三人行”以記之。
●王老實(安徽安慶)
《雜文月刊》原創(chuàng)版2018年6上原創(chuàng)版的《貪多必失》一文,由物及人地講述了兩個因貪婪而招致的不堪教訓(xùn)。
南朝梁人殷蕓的《殷蕓小說·吳蜀人》一文,頗值得人深思:“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揚(yáng)州刺史,或愿多資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yáng)州’,欲兼三者?!庇纱?,蘇東坡題詞點(diǎn)評:“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揚(yáng)州鶴?”此人“志氣”可謂真大,既想當(dāng)官,又想發(fā)財。還想有一好坐騎——仙鶴。這世間的好事,皆讓此人想盡了。如此縱欲之人,一旦為官一任,必定會禍害一方的。
老子說:“見欲而止為德?!惫伯a(chǎn)黨人的“見欲而止”,就是焦裕祿的以身作則,就是楊善洲的秉公用權(quán),就是方志敏的舍己為公,就是王大年的科技報國、殉身不恤……“欲如野馬不可縱?!睙o論是人民公仆還是普通百姓,駕馭好自己的欲望,堵戒貪婪,是培德之本,更是興業(yè)之基,是一種節(jié)操,一種堅守,更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