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寧波九龍湖田顧村,提起村民楊玉安一家,那是人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4口人,上有一位老人,還有一個兒子,楊玉安十幾年如一日,悉心照顧著家里的老人,家庭和睦,父慈子孝,關(guān)心鄰里,樂于助人,在村民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追溯到1991年,楊玉安經(jīng)人介紹嫁給老實巴交的丈夫王光明。因婆婆早年得病去世,婚后楊玉安就與太奶奶、公公住在一起,小小的房子里擠了四口人,平時兩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楊玉安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后來太奶奶因年老生病癱瘓在床,這副擔子就自然落在楊玉安身上。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太奶奶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楊玉安默默地每天為太奶奶洗澡、梳頭、捶背、剪指甲,精心伺候,從不厭煩。太奶奶生前常說:這輩子我遇見這樣的孫媳婦是我的福氣,如今太奶奶已故。現(xiàn)在公公年老又一直癱瘓在床,楊玉安更加細心照料,一日三餐送到床前,公公時常大小便失禁,她不間斷地給公公擦身換洗衣褲,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兒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時對媽媽說:媽媽您的一言一行是我最好的榜樣,以后等我娶了媳婦我們也會像您一樣孝敬您和爸爸。媽媽您看您,衣服破了就補補,從沒見您給自己添件新衣服,您總是為我們考慮,從不吝惜把錢花在我們身上。等我掙錢了,我也要好好犒勞犒勞您,讓您下半輩子享享清福。今年兒子響應黨的號召去當兵了,楊玉安教育兒子在部隊里要好好鍛煉,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2014年9月,楊玉安公公病情突然惡化,醫(yī)生告訴家屬老人因長期糖尿病并發(fā)成了尿毒癥,需要長期住院做血透治療,這個噩耗不但給這個經(jīng)濟本不富裕的家庭當頭一棒,長期在醫(yī)院照看老人的重擔也落到了楊玉安的身上。公公因為長期癱瘓在床,四肢肌肉萎縮,后背皮膚上也長出了厚厚的繭瘡,天氣一熱,公公身上的繭瘡開始部分潰爛發(fā)炎,傳出陣陣惡臭。楊玉安一聞到這氣味就反胃,頭幾天一想到這氣味她就吃不下飯,隔床的病友來一個熬不到二天就紛紛換病房了。大家看在眼里都勸楊玉安戴上口罩,楊玉安心想如果我戴著口罩給公公做按摩,公公看到了一定會不開心覺得我嫌棄他,這個想法被楊玉安果斷拒絕了。因為公公肌肉萎縮,楊玉安就要幫他一日做四次肢體按摩,一天下來她前前后后要給公公翻身8次,每次按摩翻身完楊玉安都感到腰酸背疼,兩手發(fā)酸無力,但她咬著牙從不說累。她常說,“只要公公活著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楊玉安日日夜夜守在公公的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和他聊天談心,醫(yī)院已經(jīng)成了她的第二個家。楊玉安說,只要公公還有一口氣,我就有義務(wù)服侍他到最后。
這些年來她所做的一切鄰居們都看在眼里,人人豎起拇指夸她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媳婦。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靦腆地一笑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呀!”她用最簡單的話語,表達出的卻是崇高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