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丫
聽聞日本有這樣的傳統(tǒng),女兒18歲長大成人了,母親會送女兒珍珠首飾作紀念。可在我看來,珍珠這種寧靜、圓潤之物,還是待到女人褪去了身上那份青澀之后戴起來,才登對。
30歲之后,女人有了些許戴珍珠的資格。電影里,無論是希區(qū)柯克懸疑劇里穿戴優(yōu)雅的女郎,還是熱門美劇《紙牌屋》《傲骨賢妻》里行事或雷厲風行或含蓄溫婉的女人們,經常會在她們的脖頸間看到一串圓潤、靜美的珍珠項鏈。
30歲之前,提起珍珠,最先想到的是那些長長短短的假珍珠鏈子,以為那才是時髦。至于金貴的天然珍珠,更像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去追求的東西。我現(xiàn)在看懂了這種寧靜背后的時髦。你瞧它,總是不溫不火的,以不變應萬變。而這,也成就了專屬于它的萬千寵愛。
在我看來,單排小顆珍珠項鏈是入門的首選。隨意地戴在高領衫外,或者藏在襯衫里面,別人不經意間就會被這份精巧擊中。我最近窩在家里看《廣告狂人》第六季,四十開外的中產主婦將一根珍珠項鏈與吊墜金項鏈疊著戴,好摩登。這也是如今很流行的珍珠的戴法,假如你覺得單戴一串珍珠太普通了,那么這種珍珠配金的混搭會很對你的胃口。
當然了,你還可以選擇兩排的珍珠項鏈,我熱愛的是項鏈的長度,搭在襯衫衣領外,悠悠的,很有女人味,又不張揚。珍珠本是內斂之物,即便戴兩排,你也還是那個含蓄之人。
說到珍珠中的大塊頭,大顆的珍珠其實并不會顯得有多么夸張。我愛極了那種大顆珠的項鏈,在正式場合戴起來,比寶石文雅,比水晶更有書卷氣,絲毫不減身上的華美。澳洲產的珍珠以大著稱,有著圓潤的光澤,即便只戴一顆,其隨性中的精美,就比鉆石高雅許多。要我說,“鴿子蛋”再璀璨,總難免有俗艷之嫌。大顆的珍珠則不會,我尤其愛那種孔雀綠顏色的大珍珠,產自法屬大溪地的它,做成戒指,戴在手上,不經意間撥弄時,手指都會跟著靈動起來。
行事低調的人們,多愛來自日本阿古屋的珍珠。日本皇室專用的Mikimoto是當中翹楚,而其他一些日本品牌的珍珠也以那個民族精致、細膩的風格而著稱,精小的顆粒,不急不躁,襯得女人纖細又精巧。
歐美人與亞洲人不同,她們很愛一種大顆粒的異形珠,造型上是天然的、隨意的,契合了她們熱愛自由的靈魂,搭裙子或者配襯衫,都有一股子瀟灑勁兒。你瞧,珍珠也并非一成不變啊,有時候,她竟像個灑脫的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