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暢
可是,年復一年,慕名而來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印度,有2000多萬名孤兒,他們中大多數(shù)剛出生就被遺棄。夏卡真正見識到了這個數(shù)字的可怕。
一次,她在火車站唱了一天歌,卻一分錢都沒有討到。她到常去的餐館去刷碗,老板卻告訴她,因為有客人投訴,擔心健康問題,請她以后不要來了。夏卡兩手空空地往“家”走,一天沒吃飯的她腳底像踩了棉花。遠遠地,看到孩子們,她沒有勇氣走過去,無邊的絕望把她整個人都掏空了。等到她有意識時,看到自己已站在火車站旁最高的辦公大廈的樓頂上。
跳下去,便是一了百了。可是,她想看孩子們最后一眼。站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她看到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翹首等她歸來,她再次忍不住奔向孩子。
那天晚上,她帶著孩子們去河邊,唱了一夜的歌。那一夜,她把這輩子的眼淚都伴著歌流盡了。餓了,她和孩子們就喝河里的水,她對孩子們說:“明天一定會好起來的?!?/p>
令夏卡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她收留的第二個孩子金都居然出現(xiàn)了。陪他一起來的,還有他的新婚妻子。金都告訴夏卡:“我結婚了,以后我們會和你一起,養(yǎng)活弟弟妹妹們?!?/p>
金都不僅在經濟上不斷支援夏卡,還將朋友閑置的房子借了過來,讓夏卡帶著孩子們住了進去。他所有的休息日都用來幫夏卡,給弟弟妹妹們洗衣服,教他們讀書。如今,金都已經52歲,有了兩個孫子,但他依然是夏卡最得力的長子。
有了金都的反哺,孩子們變得懂事了許多。每天爭先恐后地將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他們在夏卡的鼓勵下,努力成為自食其力的人,有的去學擦皮鞋,有的去撿廢品,有的回到了學校……
曾經,這個世界于他們而言,是冰冷生硬的。而今,他們有了房子,有了共同的媽媽,必須用全部的愛去珍惜。
1998年9月17日,夏卡50歲生日。她從生下來就沒有過過生日,可那一天,孩子們把她帶到離新德里40公里的鄉(xiāng)下,當“夏卡孤兒院”這幾個字落在夏卡的眼里時,孩子們唱起了《生日快樂》歌。原來,這是所有的孩子集資建起來的。他們知道,讓孩子們有家可回是夏卡此生最大的心愿。
夏卡坐在嶄新的孤兒院里,哭了笑,笑了哭。她對孩子們說:“你們從來都不是我的負擔,沒有你們,我這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媽媽要謝謝你們。”當天,300多個孩子圍在她的身邊。世界之大,他們都曾孤苦無依,如今踏實而溫暖。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夏卡的故事,人們將涓涓善意建成四座孤兒院。
偉大、光榮、大愛無涯……越來越多的贊譽向夏卡涌來,但每一次獲獎感言,她都說:“希望大家有機會,去我的孤兒院看一看,尤其是那些棄嬰,還有一些被家庭暴力驅逐的婦女。也許,你會重新審視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p>
印度著名演員阿米爾·汗曾經為夏卡頒獎,并參觀過她的孤兒院。他是笑著去的,哭著離開的。他說:“身為印度人,我對印度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而夏卡,則讓我真正開始觀察我的國家,讓我覺得有責任提醒政府與人民,慢下來,等一等靈魂?!?/p>
之后,阿米爾·汗在電視臺做了一檔《真相訪談》節(jié)目,每期揭露一種社會現(xiàn)象,比如性別歧視。過去十幾年間,印度約有800萬名女嬰被墮胎,甚至剛出生的孩子被活埋。印度每年遭受性侵的女性多達30萬,相當于平均每20分鐘就有人被侵害。有些女孩10歲就被嫁人,更確切地說是被賣了,還沒成年可能就已經生了好幾個孩子。這些社會現(xiàn)實一次次顛覆了我們的世界觀,卻讓世界了解了更真實的印度。
最后一期節(jié)目,阿米爾·汗請來了夏卡,對觀眾們說:“今年69歲的她百病纏身,卻依然為孩子們的明天而努力,她不僅養(yǎng)育了1400名孤兒,更滋養(yǎng)了我們這個國度,她是一個偉大的人。”
如今,在印度,夏卡的故事廣為流傳。這是那個當年被驅逐出家門的夏卡無法預料的事情,因為愛,她有了如此傳奇榮耀的一生。
若不想被世界改變,那么就去改變世界——這是夏卡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