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潔
今天早晨,我和老公起床洗漱時,廚房的鍋里燒著水。等我們洗漱完,熱水就會沸騰,然后我會把面下到鍋里,把火擰小,在每個碗里放好調(diào)料,撈面、裝碗、端上餐桌。我和老公吃面時一句話也沒說,這些年來,我們共同的話題大多是圍繞兒子。
中午回家時家里很冷清,因為兒子不在家,午飯我用微波爐熱點飯菜對付一下,晚上吃飯時炒兩個素菜和老公一起吃。
突然電話音樂鈴聲響了,是兒子給我打來的,我問他吃得好不好,他說“好”,問他晚上冷不冷,他說“不冷”,問他適應不適應,他說“還好”。我忽然感覺到作為母親的無能為力,隔著幾十公里的距離,我不能給兒子任何實質(zhì)性的照顧。
其實我很想問“你想我嗎,想家嗎”,但我不敢,我怕自己一問,就會忍不住哭出來,也怕我的想念和傷心會讓他不能安心。
放下電話,我忽然忍不住放聲大哭。人世間,父母與子女能夠朝夕相處的日子竟那么少,十幾年的時間倏忽而過,在我人到中年,漸漸地更懂得疼愛孩子時,孩子卻需要有他自己馳騁的天地。此時,為人父母者所能夠做的只是割舍、思念、隱忍和期待每一個團聚的日子。
我知道再過一段時間,我會慢慢適應沒有兒子在身邊的日子,不會經(jīng)常流淚,也不會那么地想念他。只是我不知道這是時光的有情,或是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