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庶
楊柳松,作家、旅行家、探險家,并被譽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探險家,是第一個完整探索世界第二大洞穴系統(tǒng)的中國人,曾穿越艱險的大羌塘無人區(qū)和世界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出版著作《北方的空地》和《結,起點亦是終點》,后者成為雅魯藏布大峽谷探險旅行的經(jīng)典指南。
“一個沒有探險的時代,不能沒有探索,對自然,對自我?!睏盍烧f。他一口地道的南方口音,很健談,笑點很低,像個爽朗的孩子,全然不像一個探險者。
大羌塘涵蓋了藏北無人區(qū)、可可西里無人區(qū)、阿爾金無人區(qū)、昆侖山無人區(qū),四個無人區(qū)連片成原,形成世界巨級無人區(qū)。因為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類無法適應這里的生存環(huán)境,也被稱為“生命的禁區(qū)”。
為了穿越大羌塘無人區(qū),楊柳松足足準備了兩年:了解大羌塘環(huán)境地貌,學習戶外生存知識,準備設備器材。盡管如此,當時的他對大羌塘的認識只限于想象,因為他從未置身于如此廣袤的曠野,他不知未來將會面臨怎樣的考驗。只是在心底默默給自己鼓勁:無論如何,這次穿越一定要進行下去。
楊柳松給自己準備了一輛越野自行車,一個大馱包,里面裝滿生活必需品及露營設備,3月初的時候乘火車到達西藏,在西藏停留了幾日,4月中旬搭車前往界山大阪,楊柳松打算從這里進入大羌塘無人區(qū)。
選定日期,楊柳松推著自行車進入一個岔路,接著翻越大丘陵。他邊推邊騎,走了32公里,途經(jīng)此程的最高點——坡頂海拔達5275米,風很大,利用“傘帆”測試了一下,順風走能快一點。下午兩點楊柳松抵達西藏阿里地區(qū)的窩爾巴錯,他打算在此宿營。
晚上九點半,天已黑透,楊柳松先去北側山谷里找水。這是一片寬闊的沙地,連條溝也沒有。他取了GPS查看等高線,發(fā)現(xiàn)南側沙地離山勢較近,便一路尋找。終于在一條溝壑里發(fā)現(xiàn)了一大片冰面,用鐵鍬將冰塊砸碎,用了40分鐘才將冰融成水。
進入大羌塘不到一周,楊柳松手上出現(xiàn)了三個裂口,腳掌上的一個裂口有四厘米長,腳趾有一半磨破皮了,走路時扎心地痛。他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已如此狼狽,但也更加堅定了繼續(xù)探索神秘大羌塘的決心。
在近兩周后的某日,楊柳松遠遠看見前方有一團黑影沿著土埂跳躍閃爍。他揉揉眼睛,仔細一看竟是一只巨狼!狼時而橫切,時而直行,時而撲騰,朝他直奔而來。楊柳松內心一驚,緊緊靠著自行車注視著狼,狼在離他幾米遠的地方停下。楊柳松按捺住內心的緊張和恐懼,冷靜地用余光掃射周圍環(huán)境。相互僵持了十多分鐘,狼開始左右徘徊。為了給自己增添氣勢,楊柳松朝狼呵斥:“送上門來的兩塊肉,過來啊,爺正缺吃的呢?!敝挥兴雷约河卸嗝葱奶?,但竟起了效果,狼后退了兩步,跑開了。
雖然逃過一劫,但楊柳松還是冒出一身冷汗。
第32天傍晚,楊柳松到達勝利湖北側的勝景河,這里全是堿水和泥沼,無法穿行。次日早晨,泥沼上凍,楊柳松咬牙過了河。然而前路一片荒蕪,沒有任何水源。渴得厲害,楊柳松艱難地推著自行車前行,一直向朝陽湖南側湖區(qū)尋去。在進藏前,他特意研究過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所以隨身帶了一段導管和噴霧瓶,利用這些簡單裝置可將鹽水提取純化成淡水??墒浅柡蟼群^(qū)依然是一片鹽場,他癱坐在地,口腔因缺水引起潰爛,黏在一起。他只好用尿液漱了一下口,口腔才好了些。他拍了當天的唯一一張照片,寫了張留言紙條,“我是旅行者,去找水了,如果有神人路過,請不要隨意動東西。請留下些補給給我,最好有大量的水。”他將紙條夾在拖鞋里。他明知道這是火星撞地球的概率,還是抱有希望地試一試。
夜里,楊柳松多次醒來,口腔黏在一起,每次咽唾液,喉嚨都撕裂般的痛。他擔心早晨醒來口腔會張不開,便把一個長尾夾放在嘴里,既是物理隔絕也是刺激唾液分泌,再用一根紅繩子拴在長尾夾上,以免不小心吞咽。
半夜,楊柳松迷迷糊糊聽見帳篷外有沙沙聲,以為又是風沙作祟。天色放亮,他發(fā)現(xiàn)竟然下起了鵝毛大雪。雪越下越大,楊柳松喜出望外,趕緊扒了些雪,融成水。終于喝上了救命的雪水,吃飽喝足,在帳篷里聽音樂,覺得人生至美。
行至第70天,楊柳松的身體出現(xiàn)了新問題:小腿起滿紅斑,龜裂,腫脹,走路時碰著內衣都很痛。第73天,他決定棄車,手解脫出來了,他拍了不少照片。美麗的風景和錐心的疼痛,伴隨著他迷迷糊糊往前走著。一輛越野車在后面慢慢地行駛著。此時的楊柳松興奮極了,趕緊迎上去,敲車窗求救。
車里四個人緊張起來,楊柳松急切地解釋說:“我是從西藏過來的,車丟在鯨魚湖,旅行的……”車上的人都以為“車”是汽車,最后才知道是一個人推輛自行車在荒原里晃了70多天。趕緊打開車門讓他上車,并給他一袋方便面和一瓶礦泉水。這些對于此時的楊柳松來說,簡直太奢侈了,他趕緊擰開瓶蓋狂喝了幾口水。然而,過了白石山后,車子便陷在泥坑里動不了了。第76天,車子沖出泥坑,一整天才走了9公里,隨后又陷死在沼澤,車上的三個工人一直蹚在水里挖車、挖路。第77天,終于等到救援車趕來,楊柳松才跟著他們一同逃生。
此次穿越從青藏高原的西端至高點界山大阪開始,一路向東經(jīng)邦達錯、羊湖、若拉錯、崗扎日,橫穿整個藏北無人區(qū)后改由北上進入新疆若羌縣阿爾金無人區(qū),經(jīng)可可西里山脈、昆侖山脈、鯨魚湖……在阿奇克庫勒湖絕境逢生遇人,再3天車程至花土溝鎮(zhèn)。77天,楊柳松歷經(jīng)磨難,終于成功走出了無人區(qū)。
其實在臨行前,曾有三個朋友勸楊柳松不要進入大羌塘,怕他死在那里。楊柳松還是毅然決然踏上獨自探險的道路。
他說,如果準備嘗試一次艱苦的旅行,不要完全相信善意的嚇唬,這樣會抹殺探索精神,但并不說明就可以沖動地踏上旅程,那是冒險。嘗試一次艱苦的旅行前,首先要問自己兩個問題。一、為什么要去?如果熱愛那個地方就去,如果想證明什么那還是好自為之。二、準備好了沒有?如果只是買了一堆昂貴的裝備,那只能說明你很有錢或有贊助,如果你花很多時間了解那片熱愛的土地,裝備配置才會有實際意義。
是什么力量促使楊柳松這次前往?楊柳松給出的答案是:“年輕的時候賺過錢,也曾迷失過,過了一段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生活,卻越放縱越空虛。終有一天,有勇氣背起行囊離開城市,開始在大自然中行走,在一次次旅程中,找到了內心的充實與安定?!迸笥褑査骸澳銣蕚溥@樣走到什么時候?”他脫口而出:“沒有答案,等到某一天走膩了,走不動了,回到城市生活,也會有很多開心的回憶?!?/p>
楊柳松低調的為人,就像他登過的一座座山峰、穿過的一條條河流,默不作聲,卻充滿了爆發(fā)力。他瀟灑面對外界的評論,不為約束所牽絆,在物欲橫流中,尋得一方凈土,成為行走在探險道路上一個名副其實的獨行俠。